先秦·佚名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周厉王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诗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做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注释

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卒瘅(cuìdàn):劳累多病。卒通“瘁”。
不然:不对。不合理。
犹:通“猷”,谋划。
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管管:任意放纵。
亶(dǎn):诚信。
大谏:郑重劝戒。
无然:不要这样。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
蹶:动乱。
泄(yì)泄:通“呭呭”,妄加议论
辞:指政令。辑:调和。
洽:融洽,和睦。
怿:败坏。
莫:通“瘼”,疾苦。
及:与。同寮:同事。寮,同“僚”。
嚣(áo)嚣:同“聱聱”,不接受意见的样子。
维:是。服:用。
询:征求、请教。刍:草。荛(ráo):柴。此指樵夫。
谑谑:嬉笑的样子。
灌灌:款款,诚恳的样子。
蹻(jué)蹻:傲慢的样子。
匪:非,不要。耄:八十为耄。此指昏愦。
将:行,做。熇(hè)熇:火势炽烈的样子,此指一发而不可收拾。
懠(qí):愤怒。
夸毗:卑躬屈膝、谄媚曲从。毛传:“夸毗,体柔人也。”孔疏引李巡曰:“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尔雅》与蘧蒢、戚施同释,三者皆连绵字。
威仪:指君臣间的礼节。卒:尽。迷:混乱。
载:则。尸:祭祀时由人扮成的神尸,终祭不言。
殿屎(xī):毛传:“呻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殿,《说文》作念;屎,《说文》作吚。”
葵:通“揆”,猜测。
蔑:无。资:财产。
惠:施恩。师:此指民众。
牖:通“诱”,诱导。
埙(xūn):古陶制椭圆形吹奏乐器。篪(chí):古竹制管乐器。
璋、圭:朝廷用玉制礼器。
益(ài):通“隘”,阻碍。
辟:通“僻”,邪僻。
立辟(bì):制定法律。辟,法。
价:同“介”,善。维:是。藩:篱笆。
大师:大众。垣:墙。
大邦:指诸侯大国。屏:屏障。
大宗:指与周王同姓的宗族。翰:骨干,栋梁。
宗子:周王的嫡子。
戏豫:游戏娱乐。
渝:改变。
驰驱:指任意放纵。
昊天:上天。明:光明。
王(wǎng):通“往”。
游衍:游荡。

赏析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据《毛诗序》记载,是凡伯“刺厉王”之作。西周从夷王起,即衰落不振。厉王执政,朝纲大坏,民不堪命。《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诗即是为讽刺周厉王而作。

  猜你喜欢
长短裁浮筠,参差作飞凤。高楼微月夜,吹出江南弄。
笋舆咿哑来,路转此歇脚,
长内挟秋下,深意满万壑。

疏山缘熟岂无由,暂到人人识故侯。临别慇勤语禅子,秪来托宿不来游。

杏园千树欲随风,一醉同人此暂同。 ——群上司空
老态忽忘丝管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李绛
曲江日暮残红在,翰苑年深旧事空。 ——白居易
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丛。 ——刘禹锡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

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

君子之马,六辔如丝。言念君子,如璋如圭。其德不爽,敬慎威仪。

巫峡乘轺去,涪江拥节还。
方来赴京兆,又出领潼关。
髀肉川涂瘦,颠毛案牍斑。
音容今遂已,清血为公潸。

数间冷屋苍山觜,忠孝功名万载师。曲俗佞神惟畏祸,停舟祗谒小姑祠。

闻道麒麟斗海东,亲令白日蚀当中。牛肠鳞甲知何物,干犯天光半夜红。

一江九曲虎龙奔。意雄雄。气融融。匝转昆仑,霹雳震乾坤。

喷出金沙光的烁,明明相,混虚空。

法身缥缈性恢弘。变无穷。体无踪。常应常静,法界显圆通。

境摄一心空色混,无分别,契真风。

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粉翠沉埋岂自由,空房独守几时休。
风凋叶落宫墙内,知是人间又报秋。

连岁矜离心,今兹幸良集。信宿穷晨暮,开颜披所戢。

未尽欢娱怀,已伤歧路及。舳舻引江介,飞旌背尔邑。

悄扰徒旅戒,团栾流景入。迟迟分手念,泫泫登路泣。

儒贤不自居,远慕六一翁。洞岩天下奇,超出滁山峰。

郁积秀和气,钟我盖世公。冰玉相辉映,盛事古无同。

公今忽乘箕,而我来自东。列炬照幽远,扪萝扣玲珑。

阳崖能夺景,阴岫自藏风。巉绝异状至,淙激洑流通。

须臾钟磬发,乃得梵王宫。亭制亦云旧,远日增凭空。

禅老霜颠毛,历历记前踪。名儒天一涯,怅仰无欢悰。

诸友命之赋,万象骄莫从。异时怜湛辈,名托岘山崇。

谷中草木几经春,敕额犹存古隶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炉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
太守若贤神自感,夜来入梦雪缤纷。

暑雨初晴夏五辰,买舟沽酒穗城滨。停桡漫泊珠江晓,弹板高歌玉树春。

竟日遨游经别墅,凌风摇曳过通津。碧花细柳盈归路,尽属扁舟适意人。

饱啖槟榔不是贫,无分妍丑尽朱唇。颇嫌水族名新妇,却爱山蕉号美人。

剧演南腔声调涩,星移北斗女牛真。生憎负贩犹罗绮,何术民风使大淳。

惶恐滩名熟几年,今朝也自到滩前。死生未必能惶恐,惶恐微诚未格天。

今朝四月一,春去无踪迹。
衲僧拄杖子,依旧光黑漆。
看看,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尽情抛掷太湖里,
下载清风熟与俦。

一室空明压镜天,不须杯渡竟逃禅。水光入户杯高下,人影落波身后先。

卜筑近连湖上宅,过门长见雪中船。每闻避地多佳客,曾道归来有赋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