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宛

先秦·佚名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那个小小斑鸠鸟,展翅高飞在云天。忧伤充满我内心,怀念已故我祖先。直到天明没入睡,又把父母来思念。
聪明智慧那种人,饮酒也能见沉稳。可是那些糊涂蛋,每饮必醉日日甚。请各自重慎举止,天恩不会再降临。
田野长满大豆苗,众人一起去采摘。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蠃会把它背来。你们有儿我教育,继承祖先好风采。
看那小小鶺鸰鸟,边翻飞呀边欢鸣。我天天在外奔波,我月月在外远行。起早贪黑不停歇,不辱父母的英名。
交交啼叫青雀鸟,沿着谷场啄小米。自怜贫病更无依,连遇诉讼真可气。抓把米去占一卦,看我何时能吉利?
温和恭谨那些人,就像站在高树上。担心害怕真警惕,就像身临深谷旁。心惊胆战太不安,如踩薄冰恐沦丧。

注释

宛:小的样子。鸠(jiū):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俗名斑鸠。
翰飞:高飞。戾(lì):至。戾天,犹说“摩天”。
先人:死去的祖先。
明发:天亮。
有:同“又”。
齐圣:极其聪明智慧的人。
温克:善于克制自己以保持温和、恭敬的仪态。
昏:愚昧。
不知:愚昧无知的人。
壹醉:每饮必醉。
富:盛、甚。
敬:通“儆”,警戒,戒慎。
仪:威仪。
又:通“佑”,保佑。
中原:即原中,田野之中。
菽(shū):大豆。这里指豆叶。
螟(míng)蛉(líng):螟蛾的幼虫。
蜾(guǒ)蠃(luǒ):一种黑色的细腰土蜂,常捕捉螟蛉入巢,以养育其幼虫,古人误以为是代螟蛾哺养幼虫,故称养子为螟蛉义子。负:背。
尔:你、你们,此指作者的兄弟
式:句首语气词。
榖(gǔ):善。
似:借作“嗣”,继承。
题(dì):通“睇”,看。
脊令:鸟名,通作“鶺(jí)鸰(líng)”,形似小鸡,常在水边捕食昆虫。
载(zài):则、且。
斯:乃、则。
迈:远行,行役。
征:远行。
忝(tiǎn):辱没。
所生:指父母
交交:鸟鸣声。一说是往来翻飞的样子。
桑扈(hù):鸟名,似鸽而小,青色,颈有花纹,俗名青雀。
率:循、沿着。场:打谷场。
填:通“瘨(diān)”,病。寡:贫。
宜:犹“乃”。岸:诉讼。毛传:“岸,讼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与“犴”通,犴,狱也。
温温:和柔的样子。
恭人:谦逊谨慎的人。
如集于木:像鸟之集于树木,惧怕坠落。
惴(zhuì)惴:恐惧而警戒的样子。

赏析

  此诗虽然不是什么“刺王”之作,但却反映了混乱、黑暗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还是有其认识意义的。

  首章直述怀念祖先、父母之情,这是疾痛惨怛的集中表现,也暗含着今不如昔的深切感慨。二章感伤兄弟们的纵酒,既有斥责,也有劝戒,暗示他们违背了父母的教育。三章言代兄弟们扶养幼子,教育他们长大继承祖业家风。四章述自己操劳奔波,以慰藉父母在天之灵。五章说明自己贫病交加,又吃了官司,表现出对命运难卜的焦虑。最后一章,总括了自己诚惶诚恐、艰难度日的心情。各章重点突出,语意恳切;全诗组织严密,层次分明。即使从语言的使用上来看,质朴而又整饬,在雅颂作品中是颇为别具一格的。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时,虽然是以诉说为主,但并不是平铺直叙、直来直往,而是采取了意味深长的比兴手法,使读者感到作者的每章诗意都是在因物起兴、借景寄情。第一章以斑鸠的鸣叫、翰飞、戾天来反衬他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忧伤;第二章以“齐圣”之人的“饮酒温克”来对比自己兄弟的“彼昏不知,壹醉日富”;第三章以“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来比喻自己代养兄弟们的幼子;第四章以鶺鸰的“载飞载鸣”来映衬自己“夙兴夜寐”地“斯迈”、“斯征”;第五章以“交交桑扈,率场啄粟”来象征自己“填寡”而又“岸狱”的心态和心情,都写得那么生动形象,贴切真实,耐人咀嚼和回味;至于第六章连用三个“如”字,更把自己“惴惴小心”、“战战兢兢”的心境描绘得形神兼备,真切感人。作者的感情是沉重的,但表现得却十分活脱、鲜明和生动,这在雅颂作品中也是别具特色的。

  总之,《小雅·小宛》在内容主题上是今人比较难于索解的,但在艺术技巧上,却是比较优秀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父母离世后劝告兄弟小心避祸的诗歌。作者恪守着父母的教诲,终日为国事或家事操劳奔波,力图维系着家门的传统。但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邪恶势力的威逼和迫害,已力不从心。思前想后,感慨万端,因而写出了这首忧伤交织的抒情诗。

  猜你喜欢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李益
露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法振

朝来倾耳得街谈,颇说尘容亦可惭。从事未知三尺守,醉心空向六经酣。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神轩红粉陈香罗,
凤低蝉薄愁双蛾。微光奕奕凌天河,鸾咽鹤唳飘飖歌。
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阤.平明花木有秋意,
露湿彩盘蛛网多。

石遗失其偶,孤吟成老鳏。故山愁独归,岂如寄朝官。

下笔不自休,神伤赋萧閒。江郎才未尽,晚景犹悽酸。

别来肆于诗,皮陆可跻攀。鳏夫与冷宦,气味极相关。

流传悼亡作,微之何足言。

都卢小儿歌且舞,口吹鸣笛手击鼓。日落群游尘土中,噭咷不分巴与楚。

年年送腊迎春光,家家相随夜开户。嗟汝儿曹舞更歌,及尔不为如老何。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
春事已如许,客愁空自多。
梅花成莫逆,樽酒付亡何。
楚楚邢郎子,眈眈老伏波。
定应容我醉,耳热更高歌。

险阻思安土,乐天安可忘。念彼同怀子,暌别令心伤。

天地尚回转,日月会有常。咫尺乃千里,何况道路长。

滁云耿悬榻,婺雨暗山房。摩挲旧题句,中夜梦连床。

裔夷倭奴氏,僻分带方东。顽嚚罔率化,不与中国通。

椎结斑斓衣,习俗相剽攻。轻生蹈巨浸,出没如熛风。

爰止崇明里,掠虏肆奸凶。桓桓张将军,擐甲登蒙冲。

手中三尺剑,紫电明霜锋。追北海门右,杀戮无遗踪。

执俘仍献馘,锡爵酬厥功。拜命赤墀下,进秩佐元戎。

四明古句章,海水青浮空。山川既佳丽,人物亦豪雄。

感别意恻恻,怀古心忡忡。南薰吹旆旌,小队罗刀弓。

长途驿马疾,远浦渚莲红。勉旃同前烈,策勋铭景钟。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昨辞金华殿。
今次鴈门县。
寝卧握秦戈。
栖息抱越箭。
忍悲别亲知。
行泣随征传。
寒烟空徘徊。
朝日乍舒卷。
谁言日向暮。
桑榆犹启晨。
谁言繁菜实。
振藻耀芳春。
百炼或致屈。
绕指所以伸。

字直千金师智永,句称八米继卢郎。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得,世间痴汉吸西风。

鞍马风尘苦,关河岁序深。远钟出烟寺,残月堕枫林。

人倚孤筇健,松围众壑阴。旅怀消不得,日日短长吟。

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

大无外,小无内。一即三,三即一。路逢道伴交肩过,一生参学事毕。

寒涛一夜来广陵,望江楼外波层层。晓看失却瓜步市,雨丝织作千鱼罾。

金山濛濛化空翠,一塔烟际浮觚棱。沙头老树高百尺,袅袅忽若风中藤。

我舟欲渡不得渡,如鸟折翼思惊腾。江豚得意颇轩怪,肩背突出冀可乘。

心知此夕是重九,眼有高处谁能登。石尤定厌往来数,中道阻绝聊取憎。

只今健在尽何益,满头华发愁鬅鬙。拾来肥蟹乏钱买,暂守杀戒同枯僧。

谬传京口酒可饮,直疑辨水尝淄渑。催租喜乏俗吏扰,诗成急向篷窗誊。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闲,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