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鹭门林烈宇,次徐闇公韵 其一

虎溪曾眺望,旱识此翁贤;勒石岩栖迹,悬壶市隐年。

奇方能却老,好句或堪传。茗碗静相对,烦襟一洒然。

卢若腾,又字海运,号牧洲;文号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县金门贤厝人。1598年(明神宗万历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祯庚辰十三年)与潘湖黄锡衮同榜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道。驻宁波,兴利除弊,遣爱在民,有“卢菩萨”之称。他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并于1664年赴台投郑,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舆互考》、《岛噫诗》、《与耕堂随笔》、《岛居随录》等。
  猜你喜欢
见梅惊笑,问经年何处,收香藏白。似语如愁,却问我、何苦红尘久客。观里栽桃,仙家种杏,到处成疏隔。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
且与管领春回,孤标争肯接、雄蜂雌蝶。岂是无情,知受了、多少凄凉风月。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後,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

风撼柴门夜不关,黎明琼玉遍人寰。举头寒掩东隅日,纵目高疑西域山。

朝路昔宁飘袂上,禅房今喜点炉间。亦知尘雾难撄拂,万径行踪绝往还。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内重嘉声。雪飞梁苑操奇赋,
春发池塘得佳句。世业相承及我身,风流自谓过时人。
初看甲乙矜言语,对客偏能鸲鹆舞。饱用黄金无所求,
长裾曳地干王侯。一朝金尽长裾裂,吾道不行计亦拙。
岁晚高歌悲苦寒,空堂危坐百忧攒。昔时轩盖金陵下,
何处不传沈与谢。绵绵芳籍至今闻,眷眷通宗有数君。
谁见予心独飘泊,依山寄水似浮云。

弓矢之作,爰自曩时。乡射载礼,招命在诗。妙称颜高,巧发晋师。

不争之美,亦以辨仪。

簷鹊声前拆雁书,双材有底到蜗庐。
洁樽几梦沾膏露,下筹于今荐腹腴。
仙府流霞端伯仲,徐州秃尾但台舆。
寒人醉饱何缘静,径搅诗肠撚白须。

少年岂知有死别,悠悠归人竟长绝。毕生庸行击人思,不待高文写冰雪。

事亲何殊膝下儿,三载作妇未展眉。九原纵化望夫石,应念人间失耦悲。

明灭疏灯鉴薄帷,谁家?练夜迟迟。惊回短梦千门月,不断秋风万里思。

岁晚江城还自急,天寒闺阁最先知。高楼人静星河烂,正是霜华欲下时。

旧岁花残今又开,去年人去几曾来。不知明岁花时节,人在天涯回未回。

岂不闻北海鹏。扶摇一夕起,抟击九万程。又不见渥洼驹。

朝饮东海水,暮宿昆崙墟。古来磊落奇男子,变化腾骧亦如此。

英风激烈干云霄,伟绩轩轰冠青史。我昔年少天下游,大河南北西梁州。

望远将登岱岳顶,观澜欲泛溟渤流。尔来战艺梁园日,秋月离离桂花实。

更随春水到龙门,一跃风涛生霹雳。中间敛翼就閒居,峨冠且复歌唐虞。

半载悠悠客京索千钱,僦得城南庐。城南之庐绝萧洒,开门直见南山下。

南山朝青暮亦青,人情谁似山光者。陈夫子,儒之豪,早年独步亨衡高。

雄文应不让班马,清词真可追风骚。籍籍才名三十载,到处菁莪秀而蔼。

春生杖屦乐薰陶,霜吼金钟共倾骇。众人视我同众人,先生视我情何真。

乃悟知音古来少,伯牙独与钟期亲。先生剩注樽中绿,我为先生歌一曲。

老天生才既有需,岂向尘埃长碌碌。一歌既竟还复歌,歌长此意将如何。

残冬便须终日酩酊醉,春来喜见万里风云多。

日边俪景同翻,千年高际风云会。堂堂大节,中流砥柱,狂澜横制。黄阁归来,英姿飒爽,故家房魏。甚是中却有,东山雅量,经纶尽,金华事。总道丹心为国,要春满、人间桃李。诗坛风月,清时钟鼓,不妨游戏。一点台星,五云萦绕,凤池佳气。为相君满泛,金盘仙露,枕秋蟾醉。

酷暑避脩竹,繁阴侵短楹。形骸方枕簟,车马忽柴荆。

对酒情无极,哦诗韵更清。昏鸦催别急,天末片云横。

春晖陶宇内,万物皆化生。顾兹寸草微,感时亦敷荣。

春晖母恩深,寸草儿心短。母恩苦未报,岁月忽成晚。

朝焉采其荣,暮焉掇其芳。百拜谢春晖,天地恩难忘。

惆怅当年使酒来,娼楼红粉夜相催。可怜明月三分在,不见琼花半朵开。

谁复醉翁堂下柳,更堪从事阁中梅。扬州一片青青草,谁信春来无雁回?

己卯去白下,同行凡五人。迄今十八载,我与君独存。

君衰我差健,尚觉能步奔。赴省送儿试,不独为儿勤。

一道秦淮水,数峰钟阜云。云水娱人意,时时萦梦魂。

与君暂言别,好自安朝昏。兰衰菊初秀,棹归当兹辰。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三月前头二月天,湖亭雄绝富韶妍。
石形卓砌虎蹲岸,樯影浸波龙卧渊。
向日鲜明花曝锦,随风零乱柳飞绵。
春来此地堪行乐,谁共赏心张雅筵。
无雨若还过半夏,和师晒作葫芦巴。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