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吴松江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太阳西斜,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
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它们不时地弯起一只脚,静静地单足站在船窗边,似乎在聆听着吟诵。
注释
①吴松江:又名吴江,即今流经苏州、上海等地的苏州河。
②孤吟:独自吟咏。
③鹭鸶(lùsī):又叫鸬鹚,一种水鸟。
④我意:作者心中所想的心事。
⑤翘足:举足,抬起脚来。

赏析

  这首小诗遣词用字极为平易简淡,状物抒情活泼生动。它出现在“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的宋初,尤为难得,也传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精神情趣。

  第一、二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斜照,江面上飘着一只搭有苇蓬的小船,“半日”说明小船已经飘荡很久了,坐在船舱里的诗人通过蓬顶透下的日光,也知道天色已晚,时近黄昏。从江面的吟诵声中可以看出,此刻诗人既无意过江又不急于返岸。这吟诵声在这风平浪静、薄雾降临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晰。无人欣赏与唱和,是那样的孤寂,从而看出江面只有作者一人一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有声的图画,画面孤寂而冷清。

  第三、四两句,写尽诗人孤独之感,那一只只单足翘立、曲颈对窗的鹭鸶,仿佛理解人情、通晓事理。他们静静地伫立着,不时伸头探脑窥视者船舱里的诗人,似乎在聆听诗人吟诵。伴随着诗人泛舟,诗人于是对它们倾诉衷肠。诗人之“意”就是直道而行及“成败观千古,施张在思维”(《滴居感事》)的抱负,“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三黜赋》)的决心,以及“薄宦苦流离,壮年心更衰”(《春日官舍偶题》)的苦闷等,诗人的“意”是复杂的,而这里用“唯有”二字重重勾勒,则他人不知“我意”,不言而喻。愤懑之气、寂寞之心见于言外。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寻味余地。同时鹭鸶便是诗人的知音,所以他逗留船上半日孤吟未过江,他要把所有的“意”向鹭鸶倾诉。“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诗人的这种写法正符合此刻他的心境。后两句通过写鹭鸶对他有情,从而表现他对鹭鸶的喜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正反映了人世对他的无情以及孤独的处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奇趣”之所在。

  此诗以动静结合的特点着力渲染写景,人与野禽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使诗意与画意相互生发,趣味隽永,引人无限想遐思,风格朴素而饶有风韵,自然而颇见情趣清新悦目。

创作背景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第二次遭贬。浮沉的仕宦生活使作者对险恶、黑暗的官场产生了厌恶。诗人怀着“宦途日日与心违,人世纷纷任是非”(《言怀》)的心情来到大自然中,有感于此,写下这首充满孤舟泛江、自得其乐的情趣的诗,以寻求精神安慰。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你喜欢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仙人食罢唤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真租只在南山南,我欲从之不惮远。
无方煮石何由软。佳名锡我何敢辞,
但愁自比长苦饥。囊中只有转庵诗,
便当掬水三咽之。

方握丹毫经两考,已悲青冢送三归。黄花明月秋来好,醉却胸中是与非。

循涧辟芳园,结亭对虚壁。澄潭俯幽鉴,空翠仰寒滴。

主人心事远,妙寄尘壤隔。岂为功名期,而忘此泉石。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
古来尧舜有巢由。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心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独障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樊楼月满四弦高,小部交弹凤尾槽。白草黄沙行万里,红颜未损郑樱桃。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少负青云志,同鸣白玉珂。建旄天著象,持宪海无波。

尊对千峰启,人怜万里过。离筵漫惆怅,春向使君多。

泷西雨雪寒羁孤,静观物理知盈虚。特来问取滋庄去,门前有树青阴敷。

凌寒独立见天倪,高高枝叶深根株。拳挛屈曲远绳墨,匠石不顾樵不苏。

何由得此老古橛,岂是散木还大樗。主人云是拗春木,当春落叶冬生荂。

不宜城市宜山谷,多生盘石嫌沮污。我闻斯语深叹息,草木何智人何愚。

宇宙之大含万有,繁华零落皆虚无。至人槁心若槁木,任运辗转同辘轳。

大尽三十小廿九,六丁六甲乘隙驹。造物小儿太轻薄,假立名字欺凡夫。

安知彼春者不以为冬,荣者不以为枯。春拗木乎,木拗春乎,春与木两不能相知也,其待彼也夫。

桃李春场一閧空,暮年心事只青松。饱知桤木三年大,绝厌花枝百日红。

岁晚风霜桤屈蠖,夜深笙鹤度天风。他时愿结鸡窠伴,为问岩前十八公。

郭外渔樵径,丘中隐遁居。闭门三伏日,堆案数函书。

俛仰岁过半,登临兴有馀。赏心案不惬,物色画难如。

高阁云峰丽,横塘水镜虚。回风摇绿箨,落景敛红蕖。

满眼多情在,双眉一笑舒。壶觞祗自酌,鱼鸟尽相于。

衰疾宜调护,纷华更扫除。永辞朝市客,高枕卧田庐。

元黄绣羽,未到炎荒先见汝。与汝何干,闻道飞时尽向南。

軥辀不息,人自欲行空费力。叫断江风,细雨寒烟苦竹丛。

露白葭苍问水滨,命宫牛斗可能神?此身拚向田间老,历劫看扬海底尘。

幸有十千沽美酒,不劳百万买芳邻。床头周易閒来读,梦寐羲皇以上人。

竟日掩柴门,翛然无俗尘。
幽花殊得意,老树不知春。
风月临淸夜,江湖忆故人。
西房老禅伯,潇洒亦吾贫。

春风起蘋末,旅雁尚回翔。乳鸭娇同睫,新蒲短可藏。

应怀洞庭水,非避塞垣霜。客路频怀旧,题诗寄帝乡。

玉京长夏里,画省五云边。终日身无事,清时职是仙。

缥瓷分马乳,银叶荐龙涎。细草烟笼罽,垂杨雪妒绵。

客怀天外鹤,农事雨馀田。染翰逢歌扇,挥金向酒船。

鳌峰孤绝处,閒坐似当年。

溪馆相逢日,荒山独吊时。文章传旧业,泉石负幽期。

反陨慈亲泪,空遗幼女悲。交游今满眼,题墓欲烦谁。

万古神山入盛谈,而今真得对晴岚。
禅门邂逅能留客,茶泛磁瓯酒欲酣。
我心如蘖苦,他见如荠甘。火未到身者,痛楚难共谙。
但言贫者拙,不言富者贪。谁知苦寒女,力尽为桑蚕。

如组。如舞。卑枝伏蠖。高枝蹲虎。夕阳楚楚。画出影儿相赌。

笔力空今古。公孙剑舞张颠墨,堪相匹。千载成三绝。

烟如萦。云如迎。一更钟定野魈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