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红花多姿,绿叶茂密,是何处的花神前来呈献这一派祥瑞啊。(花草)那鲜明的衣服,真像是从织女那里割来了一织机的锦缎。
拥有真正馨香、美妙资质的花草,不能忍受人世间的风吹与日晒。(我)尽力遮拦围护花草,不想让春天的风光这样匆忙地归去。
注释
减字木兰花木:《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简称《减兰》。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
红、翠:借代修辞,代指红花与绿叶。
何许:何处。
花神:掌管花的神。
献瑞:呈献祥瑞。
粲粲:鲜明的样子。
裳衣: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天孙:指传说中巧于纺织的仙女,即织女。
机:织机。
妙质:美的资质、才德。
不耐:不能忍受。
遮围:遮拦,围护。
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造次:仓促,匆忙。
归:归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唱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的词作。写得艳丽浓郁,光采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意。

  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中,前句使用代称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不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后一句是对眼前花繁叶茂的美景充满惊奇地赞叹,“何许”,即何处;“献瑞”中的“瑞”是祥瑞、吉祥之义。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千朵万朵的红花在翠绿的枝叶映衬下明艳照眼,这是何处飞来的花神为点缀人间作出的精心奉献!“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二句,仍然着意写花态之美,前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径直以穿衣着裳的“花神”指花;“粲粲”是鲜明的样子。后句中的“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中有“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的记载,在这里则指神话中精于织锦的织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花神们身上色泽鲜艳、光华夺目的衣裙,都是用从天上手艺最高的织女的织锦机上割下的锦绣制成。这般景象只应天上才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到!这是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下阕四句写花的内在质地与对春光的爱惜。“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中,以纯“真”写花的香,以美“妙”写花的质,真可谓玉质天香,它们怎能经受得住浊世间的狂风吹与烈日晒的摧残!“着意遮围”之句承上启下,要小心翼翼地为百花遮风挡雨,不使它受伤害,只这样做还不行,要使百花常开不败,关键的是“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这是词人发自心底的呼声,写尽了对盛开的充满生气、携着春光的繁花的缱绻之情。

  若沿袭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来看,词人显然是以香花喻君子,“真香妙质”之句可见;而摧残香花的“风”、“日”则隐喻朝中奸佞的权臣。这便给予该词以深刻的社会含义。据该篇后记文字“绍兴壬申春,芗林瑞香盛开,赋此词。是年三月十有六日辛亥,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可知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瑞香盛开”的春天;因词人自号“芗林居士”,可见“芗林”系指其所居之处;是年三月十六日词人要执意挽留的“春光”尚未归去,而词人却辞世而长去了,这首留世词作,便成了他向世人向春光告别的绝笔了。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你喜欢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去年永州逢七夕,今年衡州逢七夕。往来不敢怨道路,迎送但知惭吏卒。

年年七夕有定时,我行属天那得知。东西南北会逢汝,但愿强健无所苦。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自来恩怨本无端,爱即如珠在玉盘。妾命久知飞絮薄,郎心新作落花看。

红笺未许传方胜,绣带空教破合欢。谁信栖鸳春梦稳,等閒平地有波澜。

衮衮群芳已失真,超然奇秀始离伦。夜游说与雕栏客,费尽天机老却春。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胜轺车驾边地。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
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

一帘萧飒梧桐雨。秋色与人归去。花底双樽留薄暮。

云深千里,雁来寒度。客有愁无数。

片帆明日东皋路。送别恨重重烟树。越水吴山知何处。

舞移灯影,筝调弦柱。且尽杯中趣。

半晌无言却敛眉,玉簪斜堕翠鬟欹。
相逢莫说伤心事,才入深宫自得知。

妖媚园中花,岂不当春荣。孤高陵上柏,严霜厉坚贞。

匠氏来相求,藻绘升栋楹。固知君子人,特立以成名。

自君之出矣,闻道戍凉州。思君如明月,夜夜向西流。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过了矶头尚有湋,长江万里此为稀。怅予何可数乘此,宜尔山禽频劝归。

当年搆华居,权燄倾卫霍。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唯闻丞相焕,肯后天下乐。

我来陵谷馀,山意已萧索。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回首耒草碑,荒烟掩馀怍。

闻君报一餐,远送出平野。玉标丹霞剑,金络艳光马。

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曙星海中出,晓月山头下。

岁晏坐论功,自有思臣者。

苕花蘋叶绕林扉,独立苍寒见紫微。夜久长庚随月上,天清高鸟带霜飞。

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烈士暮年心未已,无言思解白登围。

尺水走庭除,花木皆周匝。双亭正相值,仅能容一榻。

公馀时独来,隐几聊嘘嗒。典谒或通名,东荣有宾閤。

重城放钥玉签疏,四百银袍拜殿除。
白日禹门三级浪,一声雷雨花鲲鱼。
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自是灵襟空洞,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
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随我一觞一咏,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宽。富贵傥来事,天道管知还。
异类中行得自由,须知千圣亦难收。
和光日照溪山晓,笑指乾坤那一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