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扬越。
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
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
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
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
行路难,行路难,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

鉴赏

  《行路难》为乐府旧题,古辞不存。《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续晋阳秋》说:“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可见《行路难》词多悲哀之音。

  此诗由三个层次构成。首四句为第一层,写游子思妇,两个方面同时着笔,而以秋夜闻雁声贯串。以孤雁哀鸣写游子思妇,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如曹丕《杂诗》:“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又说:“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此诗颇有化用曹诗的地方,而曹诗又是从借鉴《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来。诗的首句以“君不见”起,是《行路难》乐府题的常格。从孤雁发于“关外”,远度“扬越”,由北而南,知此时正是深秋节令。“孤雁”一语虽已成为这类题材的凝固意念,但它对游子或思妇说来,仍是一种心理反射。而“酸嘶”与之呼应,也是从人即游子、思妇的感受说起。第三句“空城客子心肠断”,第四句“幽闺思妇气欲绝”,都从夜闻“孤雁”而来;一个“心肠断”,一个“气欲绝”,一种相思,两处相关,而雁声则为传情之物。

  以下两层分写思妇、游子。第五句至第十句写思妇。思妇因怀人夜不能寐,一个人孤独地在庭前踱着步,不知不觉,已过了深夜。忽然低头看见罗衣上已结满霜华,便用衣袖轻轻拂了几下,可是仍无意回房。她抬眼望望天空,许久天上连一颗星星也看不见,这工夫却见浮云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轮满月,洒下遍地清辉。人说月圆是亲人团聚的吉兆,以前她自己也总是盼望月圆时,可是月亮一次次圆了又缺了,征人却始终未归;多少年过去了,“夜夜遥遥徒相思”。尽管如此,思妇的一片痴情终不歇。“望望”,是望了又望,望了又望,望穿双眼。此篇写思妇怀人之苦,情境、意蕴并没有什么特别。它与传统不同的地方,在于表现技巧。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其意象有某种集合性,其表情方式也基本是直接抒发,不假缘饰。此篇则有所不同。其情感则是从景物的变化及人的具体行为中见出。此种情况,以“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为特著。这样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更含蓄蕴藉。第九句和第十句“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更显得情意深长。青铜镜在匣中珍藏多年,本是为待游子的归来,可是游子总不见归来,这青铜镜留在匣中就没有什么作用。青铜镜本是为照青鬓朱颜,可如今,他大约已添了白发了,于是想到寄镜。不言悲凉之意,自是悲从中来。“倩人为君除白发”,表现思妇对游子的体谅之情,细意委曲。这两句诗意紧扣上句的“情不歇”三字。

  第十一句至第十四句为第三层,写游子。“行路难”三字,用乐府点题之法;重复之,加重感情的抒发。“行路难,行路难”,如一声声悲怆的叹息。以下二句是“行路难”一语的落脚点。“夜闻”“汉使度”,表明游子流落胡中。因多年羁留异国他乡不得回归故土,闻汉使而遽兴故国之悲思。结尾句著“忆长安”一语,与第二层呼应,以见出两情如一,上扣第一层闻鸿“肠断”、“气绝”。

  释宝月,南朝萧齐时期诗僧。生卒时间及生平不详。俗姓康,一说姓庾,胡人后裔,善解音律,颇有文名。《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五首。
  猜你喜欢
叨尘四十年,静计所得禄。
十分才二三,清饿似饥鹄。
中昨守义扬,一时苦穷促。
忽闻柏台长,表苈彻聪目。
不惟免罪戾,英游许追逐。
接武宪漕间,寒庖见梁肉。
从兄逮两载,种种荷推彀。
容我数百辈,大矣空洞腹。
为怜昔同升,相看日不足。
芳时木芙蓉,唱酬动成轴。
烧香每开奁,惠茗屡倾簏。
青青阅冬夏,高视松柏独。
顾我如碔砆,讵敢比良玉。
而兄不我鄙,步骤俾继躅。
是行集霰候,霜威日增肃。
解维在朝夕,离绪可堪触。
恋恋重掺袪,移庖过吾屋。
紫囊出巨编,还我海陵录。
全家被燕衎,日尽继以烛。
何人鱠红鲜,想见鳊项缩。
腹腴愧偏劝,佐此一杯绿。
实筐出越罗,币帛更加束。
酒阑儿女曹,起舞应歌曲。
殷勤药石诲,美疢肯滋毒。
新诗追古作,高义激颓俗。
临岐沐宠贶,固陋敢虚辱。
但惭水底蛙,勉趁丝与竹。
正尔无足道,聊用资报复。
谦谦古君子,厚德卑自牧。
请歌伐木篇,敬谢酾蒍速。
平湖遶舍山无盗,官事长闲俸有金。
安得终身为御寇,不辞儿女作吴音。
蛮乡俟天形,畏蠚复惮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哪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闢,未信遡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吴醑。
夕阳低户水当楼。风烟惨淡秋。乱云飞尽碧山留。寒沙卧海鸥。浑似画,只供愁。相看空泪流。故人如欲问安不。病来今白头。

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

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诈言奉太后,行间犯霜露。

屠毒我民人,豺狼宁有数。疾攻广德城,相公肆虓怒。

太守抗凶威,矢石下如雨。为国诛元憝,众心恐不固。

勖哉为国殇,有身白如瓠。腐肉何芬馨,乌鸢俾含哺。

七尺即金汤,作气无朝暮。畿南股肱郡,死守非无故。

颈血直射天,贼臣亦崩惧。亦以死吾民,代之齿力锯。

至今旄与倪,涕泣犹缟素。与彼梅花岭,衣冠两封树。

上邪。我欲与君同心,乐以不可禁。相思绍缭,谗言罔极,大驾六龙处天侧。

日月出入沧海中,妒人之子难为工。

画楼织暝,恁蘅芜艳绿,秋色催换。凤小鸾攕,记那夕、十二春灯屏扇。

梦荡嫣云,衾浮攕水,静极生幽惋。晶帘无月,一蛩隔竹啼缓。

偏又苦调樱桃,筝弦曳出,是谁家庭院。想亸蝉鬟泥烛影,一息兰丝吹怨。

细入花心,轻摇酒力,响抑听微断。如歌回纥,相思水远山远。

小城春物已阑珊,病肺朝来强自宽。疲苶未堪随骥尾,高明空想到龙蟠。

日烘栏楯花枝卧,风滚阶除柳絮团。索笔题诗待回驭,肯将尘语累清欢。

朦朦淡月映窗纱,坐听严城动鼓笳。自是归期难准信,生憎银烛又开花。

我本山中人,何意纡紫绶。空怀恋主心,莫措医国手。

大哉乾坤内,囿此人物薮。汨汨九衢尘,萧萧五门柳。

炎凉逐时好,宠辱多颜厚。别来几经年,衰发等樗朽。

何处寻草堂,兹山拓松牖。虽无谷口田,赖有墙头酒。

坐望白衣人,慰我停云友。明月满前川,相过独邻叟。

庆历丙戌夏,早气蒸如焚。行路尽婴暍,居人犹中瘟。

堕鸟不收喙,游鱼几烂鳞。絺绤亦难御,更值成雷蚊。

骄阳断雨脉,焦熬逾五旬。农塍坐耗裂,纵横龟灼文。

众目血坼眦,日睇西郊云。守臣恤民病,心乱千丝棼。

祈龙割舒雁,纵阴开北门。古法久弗验,群祠益致勤。

遍走于境内,神兮若不闻。或时得泛洒,濛濛才湿尘。

丰年望既绝,节候俄秋分。忽尔降大澍,霄冥连日昏。

垂空状战戟,入霤疑倾盆。田禾十九死,强渍枯槁根。

萧稂贱易活,势茂如逢春。蛙黾渴易满,泥跃嬉成群。

济物乃容易,应时何艰辛。辙鲋骨已坏,徐激西江津。

谷黍霜已厚,始调邹律温。天意执可问,对之空气吞。

白日展摇落,暮山疏郁天。风云战清夜,江汉幻残年。

我屋蓬蒿熟,谁家世界圆。忽思浮海叹,千古万缘牵。

芃芃秋草闭门深,世事年来口欲喑。
文欠官衔谁著眼,命无时彩自劳心。
收书只原儿能读,得酒惟须客其斟。
幸有无弦琴挂壁,不容声处是知音。
不能相见见人传,rv岸山中岱岸边。
颜貌只如三二十,道年三百亦藏年。
短鬟一如螓,长眉一如蛾。相共棹莲舟,得花不如他。

才擅风骚体,名传翰墨场。经年空想象,远道各苍茫。

暮雨江潮急,春阴驿路长。白沙官舍里,计日喜升堂。

伤心最是好人亡,林下高风想大方。回忆支期云惨绿,怕思梦境月昏黄。

生儿育女俱烟散,搜画寻诗剩墨香。白酒数杯同泪奠,九原酸苦要分尝。

今日生,来日死。
千年田,八百主。
郎当屋舍没人修,火官头上风车子。
衲僧照彻千差眼,缁素浅深毫发分。
分处莫非全正令,法王那得独称尊。

收拾从来古锦囊,今知老将敌难当。囊中尚有毛锥子,花底樽前作战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