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岑寂契心赏,栖迟幸身闲。却扫味道腴,未厌藜藿悭。
久绝子公书,羞访季主关。肯为空际尘,起此胸中山。
历翁推始生,邂逅杯酒间。自今半运中,且作尺蠖跧。
萧萧两鬓发,已白不复斑。功名日以疏,落落难强颜。
譬如坐稳人,正苦步作艰。夸毗付馀子,彼哉谢追攀。
偶从物外识人豪,鸣鹤求声出九皋。自是欲閒閒便得,不妨烟雨一停篙。
有皇大晋,时文宪章。规天有光,矩地无疆。神笃斯祜,本显克昌。
载生之隽,实惟祈阳。哲问宣猷,考茂其相。
于铄祈阳,诞钟天笃。清辉龙见,玄猷渊嘿。沈机响骇,幽神广觌。
和以同人,归物时育。有大恶盈,谦以自牧。思我懿范,万民来服。
吴未丧师,天秩有庸。渊哉若人,弱冠休风。俯翼黄门,以德来忠。
端秀蕃后,正色储宫。徽音铄颖,邈矣遐踪。
皇维南终,旧邦匪歆。委弁释位,如龙之潜。考槃穷谷,假乐丰林。
子虽藏器,钟鼓有音。惠风往敬,庆问来寻。
济济元公,相惟天子。明明辟王,思隆多士。帝曰钦哉,有命集止。
我咨四方,令问在尔。以朕大赍,乃膺嘉祉。聿来胥步,观国之纪。
惟皇建极,缉熙清曜。我有畯民,明德来照。大观在上,王假有庙。
显允顾生,金声玉振。之子于升,利见大人。龙辉绝迹,有肃清尘。
清尘既彰,朝虚好爵。敬子侯度,慎徽百辟。予闻有命,德礼不易。
嗟我怀人,瞻言永锡。丰佑东法,惟子之绩。
遵汶涉泗,言告同征。劲风宵烈,湛露朝零。云垂蔼下,泉冽清泠。
哀哉行人,感物伤情。从子京邑,言观厥成。天保祚德,式谷以宁。
往岁别君去,匆匆殊未餍。来兹谐宿愿,一笑忘齑盐。
俛仰复去我,促装难暂淹。重江逼潮信,挂席程欲兼。
诸暨号繁剧,牒诉纷黎黔。君才古循吏,公庭耿秋蟾。
借留适民愿,坐变六凉炎。政术久弥励,谣颂喧闾阎。
朝廷方吁俊,延访降宸严。行矣决显用,此理君奚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