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汉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滔滔江水将我们分隔开来,我在此岸,你在彼岸。我们隔江相望,内心满是思恋之愁。想当初我们相互爱慕,相互吟诵喜欢的诗歌,如今却只能对着江水独自吟诵。
看着一对鸳鸯在江边的沙滩上卧在一起,相互依偎、相互取暖。又看见一双鸂鶒悠闲地飞翔在橘林上空,嘻戏鸣叫,让我怎能不想起身在他乡的你。
傍晚,江边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江面上也是烟波浩淼。这烟里隐隐有倾诉相思的歌声传来,你是否也能听见呢?这时江上已然升起了沉沉的月色,像我此时晦暗的心情。
相恋的两个人哪怕近在咫尺,若是无法相见,仍然如相隔千万里。更何况又听见家家户户做棉衣的捣砧声,从远处传来。
注释
(1)汉江:长江的一条支流,出自陕西省西南部,流经湖北武汉入长江。子安:即李亿,字子安,山西晋城人。公元858年科举状元,官任补阙。
(2)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3)鸂鶒(xīchì):一种水鸟,类似鸳鸯,也是成对生存
(4)烟:烟波浩淼的意思,傍晚时的一种江色。
(5)咫尺千里: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相见之难。
(6)况:当时的情形。砧:捣衣石。古代妇女在冬季来临前,将家人的寒衣拆洗后,放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打,然后再续棉重做。

赏析

  这是一首思念诗,全诗共八句,写得幽绵悱恻,凄婉感人。

  头二句写两人相互愁望,相互思念。“江南江北”,这是两个人的行为,鱼玄机在这头愁望,李亿在那头也愁望。诗人断定李亿也在思念她,即使她的判断有误。她回忆以前的交往,唱或吟诵二人都喜欢的歌或诗句,但这些都没有用,仍然无法缓解思念之渴。 “空”字说明了诗人自己的情态。这两句,诗人将心上人李亿的行为发挥了想像。如果李亿是个扭头便忘的主儿,那么诗人就是可怜的相思

  三四两句写作者看着一对鸳鸯美滋滋地在沙浦享受温情,满眼羡慕。未必真有此景,也许是诗人的浪漫情怀。一对鸂鶒悠闲地飞游于橘林,同样激活了诗人的想像。写了鸳鸯,又写鸂鶒,如此渲染,说明诗人被李亿迷住了,不能自持。

  五六两句写诗人等待心上人的情状。“烟”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与下句“月色沉沉”对应,晚上时,江边人家生起炊烟。二、烟波浩淼的意思,傍晚时的一种江色。第二种种解释更靠谱。烟波里传来隐隐的歌声,也许这歌声诗人听辩不清,但她肯定甘愿认为这是一首相思歌,这歌声正合自己的心愿,传到了江的那边,送给李亿。诗人好像入魔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像的,一切皆变为思念。这一句就是一幅画,想像着诗人坐在江边,托腮沉思,有一种忧愁美。 “渡头”映入了诗人的视线,明知李亿不会来,看着,只是为了圆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一直到晚上,月色沉沉的时候,诗人坐等了一整天。

  末二句写虽然两人相隔得不远,但是却无法相见,犹如相隔千万里。“咫尺”,说明在诗人眼里,两人的心是很近的。“千里”,一个江南,一个江北,是地理上的距离。“家家”二字,对诗人是有刺激的,当然她也很想为李亿做棉衣。“远”字与“家家”相连,表现出捣衣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声声都敲打着诗人的心。一个女性的绵情牵系表露无遗。前句中的“歌声隐隐”与这句的“家家远砧”,双双入耳,最后一句写得相当有分量。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860年秋,当时鱼玄机十六岁,在温的撮合下,遵母命嫁给李忆为妾。李忆通过鱼两首诗极爱慕鱼的才气,一见倾心、再见动情。后李忆回江陵接夫人裴氏,鱼去江陵寻亲,在汉江两岸,鱼思绪万千,写下《春情寄子安》、《寄李子安》、《隔汉江寄子安》等诗,以诗示其心迹。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猜你喜欢
翩翩马上郎,驱传渡三湘。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
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琅。楚水多兰芷,何人事搴芳。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野水滟长塘,烟花乱晴日。氤氲绿树多,苍翠千山出。
游鱼时可见,新荷尚未密。屡往心独闲,恨无理人术。

得孙当赞喜,唤客便分题。楼鼓方行夜,天星恰照奎。

熊罴通梦寐,孔释自提携。汤饼那应晚,吾来为止啼。

西风连夜雨,草树已萧条。
宿霭稍零落,寒山更寂寥。
林红犹带日,岸白欲生潮。
新雁来何处,离离天际遥。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泥。

莫陪太守车,然诺岂诳赚。遥遥桥上去,望望马犹站。

畏滑不肯行,非关惜鞯䪌。

老我不堪位置,归来久混渔樵。忽然珠玉在侧,见之令人意消。

江路三年别,心旌万里摇。
登龙空有梦,蛰蚁困无聊。
侧听除书峻,深期庙论调。
方看仪玉笋,胡遽理荪桡。
在昔推华族,於今壮本朝。
谈迁承绪远,坡颍更难超。
江汉英风迥,堪舆间气饶。
文传千户印,和备九成箫。
撼地喧雷鼓,当空插斗杓。
灵龟韬远见,瘦鹤峙孤标。
久矣驽陵骥,凄其秸避鵰。
与时为准的,立己有科条。
蚤岁趋严诏,修石耸百僚。
青藜窥夜读,纨箑障尘飘。
扆绾藩侯绂,运驱使者轺。
通才期用世,所至蔼腾谣。
将略雄诸葛,皇灵格有苗。
帝思前席问,命下赐环招。
敷奏趋丹陛,疏荣逼紫霄。
一朝惊玉立,三馆看缨彯。
晓露坳螭润,春风砌药娇。
倚才兼夕拜,专对褫大骄。
草诏銮坡夜,横经鹤禁朝。
紫荷班已峻,黄阁路非遥。
感泊君恩重,伤嗟世论浇。
维时忧旱吧,大地偏炎熇。
公道荒荆棘,舆情渴蓼萧。
直前臣语戆,蹙听帝心怊。
剪爪晨颂綍,濡膏夕酒飘。
孤鸣知凤瑞,众疾奈鸠佻。
贾勇对囊上,嘘回士气消。
防门狞九虎,利吻噪群鸮。
自古讥簧巧,伤人甚骨销。
吾身任江海,公论付刍荛。
姱节寒冰雪,归情逆汐潮。
鹭鸥波浩荡,龙鹤梦岧峣。
雅量陂难挠,身心柏后凋。
不妨间袖手,冷看疾所镳。
咏草春波绿,移休夜雨潇。
湖边鸿并影,梦里鹿巨蕉。
庸俗偏酣豢,清风久寂寥。
菉葹纷蔽户,萧艾服盈腰。
甘作墦间乞,真成陌上挑。
迷余争窘步,俚耳怪闻韶。
主自明如舜,人宁免吠薤民时虽落落,
任运独嚣嚣。正论何曾泯,
群公莫误料。邦基期奠鼎,
邻火逼回飚。漫倚泥封谷,
徒嫌斗击刁。护疽虽暂逸,
废食可禁枵。尝胆当忘食,
求衣合在肖。若为人杞梓,
空使侣渔樵。蜡润东山屐,
当即漫北阙貂。雅签搜蠹槁,
画舫看鱼跳。回首尧天阔,
惊心吨路迢。仆夫悲马跼,
詹娇拂龟燋。忍遐心写,
悬知睿想翘。天街催并辔,
里社耻题桥。慨念材成就,
艰如器琢雕。扶持非有素,
运用恐无繇。康世先营度,
犹农待劝劭。可容苗乱莠,
莫使樧侵椒。议必和平勃,
忠无弃董晁。皇皇贤路辟,
汲汲将才骁。不废菁莪育,
精分玉石烧。人心如眷眷,
天理自昭昭。蓄锐勤耕肖,
乘机速度辽。定应人激厉,
可使气嫖姚。催促元勋纪,
欢呼敌首枭。明知霖雨渴,
不用鼎烹要。豫卜中兴汉,
毋徒小惠侨胞。寒儒铣蠹简,
雅志自垂髫。有梦骞鹏浪,
无心玩翠苕。忆曾持铁寸,
误辱采桐焦。步相长楸展,
疾成大瓠呺。长怀梧凤表,
屡赋草虫喓。官冗盆缫蚕,
身羁甲附周。不辞行役倦,
愿有趣燕居夭。抱璞求礲琢,
荒畴蓑穮。木瓜如许赠,
誓志报琼瑶。

米盐辞剧务,宫观得清资。自取闲官乐,争教俗客知。

当代能文章,义宁第一手。削迹入匡庐,与世隔绝久。

时翁年八十,往拜有谁某。维君跫然来,真气暖岩岫。

温温子弟色,服勤常左右。于今薄师门,风义庶可救。

岂惟斯文传,真脉在孝友。修身贻令名,四海仰贤母。

客语夜稍深,趋入唯恐后。孺慕及深慈,目中未曾有。

自婴风木悲,硕腹俄损瘦。推让及群季,周恤遍亲媾。

时交尚意气,握手肝肺剖。反面或下石,创甚柳州柳。

惟君久益亲,相看进于旧。经年更患难,鬓发已老叟。

但深孤露悲,岂效庚申守。愿君葆康强,特为亲故厚。

能为义宁文,并齐义宁寿。质直无饰辞,聊用当春酒。

窗纸还涂丙子鸦,人间裘冶未须誇。明朝领取君恩处,莫画青山旧样花。

怀哉经始心,与世共游赏。为语往来人,莫起骊山想。

野烧空原尽荻灰,逐臣千里寄书来。虫声竟夜引乡泪,旧馆秋阴生绿苔。

骤雨昼氤氲,空天望不分。暗山唯觉电,穷海但生云。
涉涧猜行潦,缘崖畏宿氛。夜来江月霁,棹唱此中闻。

投老益无趣,误为世尘婴。飘然欲脱去,疲弱安能耕。

始谋苦不臧,妄欲事功名。中路两不可,徬徨始嗟惊。

回辙怆已晚,悠悠事遄征。万物各有求,我生安得宁。

隐君家住白云深。华发已骎骎。芒鞋蹋破莓苔径,何曾惮、石磴崎嵚。

问酒每过村店,访僧时叩禅林。

归来高卧北窗阴。名利不关心。半生清乐甘吾分,箪瓢饮、不慕腰金。

胸次包含丘壑,笔端幻出云岑。

司徒硕德今无比,太尉殊勋固绝伦。偶以暮年陪盛宴,喜将白发照青春。

八公有秽山空著,四皓当衰心且伸。元老相望疏迹在,不应此会愧前人。

柳拂鹅黄,草揉螺黛,院落雨痕才断。蜂须雾湿,燕嘴泥融,陌上细风频扇。多少艳景关心,长苦春光,疾如飞箭。对东风忍负,西园清赏,翠深香远。
空暗忆、醉走铜驼,闲敲金革登,倦迹素衣尘染。因花瘦觉,为酒情钟,绿鬓几番催变。何况逢迎向人,眉黛供愁,娇波回倩。料相思此际,浓似飞红万点。
一从醉别画堂前,鬓乱钗横语笑颠。
最是恼人肠肚处,借婆裙子拜婆年。

壮兮沧溟跨蛟龙,丽兮霄汉垂螮蝀。疑若有神施磨砻,巩然不动如华崧。

环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纹织微风。夜半横浮沆瀣中,朝来掩映扶桑红。

车马飒沓西复东,宏规硕利繄谁功。竞将大年寿我公,愿与此桥俱无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