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人老了,又面对着悲凉萧瑟的秋色,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阳佳节,我也来了兴致,和大家在一起尽情欢乐。
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稀落落,因担心帽子被风吹走,笑请旁人把我的帽子扶正。
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
明年我们再相聚时,谁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会。
注释
蓝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
强:勉强。
今:一作“终”。
吹帽:此处用“孟嘉落帽”的典故
倩:请。
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
玉山:即蓝田山。
健:一作“在”。
醉:一作“再”。

鉴赏

  此为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此诗首联就用对仗,诗句宛转自如。“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老去”停顿,为一层,“悲秋”停顿,为一层,“强自宽”又停顿,又为一层;“兴来”停顿,为一层,“今日”停顿,为一层,“尽君欢”又停顿,又为一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

  颔联用“孟嘉落帽”的典故,把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他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参军,此处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显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而杜甫此时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让人正冠,显出别是一番滋味。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这一联用典入化,传神地写出杜甫那几分醉态。宋代杨万里说:“孟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诚斋诗话》)

  颈联更是不同凡响,笔力挺峻。“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按照一般写法,颈联多半是顺承前二联而下,那此诗就仍应写叹老悲秋。诗人却猛然推开一层,笔势陡起,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这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山高水险,令诗人只能仰视,让他感到振奋。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

  尾联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当诗人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他自己已这样衰老,不能生活得长久。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际,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上句一个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绝。若用“手把”,则嫌笨拙,而“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蒙眬,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这首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前人评价说:“字字亮,笔笔高。”(《读杜心解》)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诗句显得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刘根丹篆三千字,郭璞青囊两卷书。
朱渚矶南谢山北,白云深处有岩居。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南客潇湘外,西戎鄠杜旁。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
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秋来野火烧栎林,
枝柯已枯堪采取。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
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共知路傍多虎窟,
未出深林不敢歇。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叫时相应声。
采樵客,莫采松与柏。松柏生枝直且坚,与君作屋成家宅。
得地移根远,交柯绕指柔。露香浓结桂,池影斗蟠虬。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何如南海外,雨露隔炎洲。
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
于宝识之希,未必庇众目。
应辰仰高风,跂从自西蜀。
平生示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得官当入秦,行李示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
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
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
论时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中饫粱肉。
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
长安十五驿,重复间川陆。
轩诗怀袖间,倦懑辄披读。
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新坛巧斲列东西,准拟看花倒接篱。交臂失之端可笑,傥来外物尽难期。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中心只说郎。

雁门太守汝何人,治邦三月称明神。我有牛羊,贼不来掠。

我有禾黍,人不敢割。昔我无衣,今有裤著。我思礼拜太守,太守不见怜。

但闻太守身姓边,紫髯广额耸两颧。太守出门,四牡骙骙。

后拥皂盖,前导两麾。行者尽辟易,居者不敢窥。旁问太守胡所之,云访城南皇甫规。

海上经年思杀人,绝怜京国旧交亲。过江唯有传柑使,寄得书回是暮春。

古来文字用铅椠,笔至蒙恬始得名。每日诸军传檄到,何人横槊赋诗成?

管裁鸣凤巢边军,毫运饥蚕叶上声。莫鄙毛锥无所用,要知韩范尽书生。

嗣宗诸侄仲容贤,客路飘零雪满颠。曾为颂椒留子美,却思戏蜡爱僧虔。

十年江海三杯酒,百里溪山一钓船。何日兵戈得休息,敬亭春雨共归田。

观君如有得,意色尚孩重。身隐南园内,家贫五字中。

新年从幼识,旧姓此生同。何不时来过,门前道路通。

闽江之水清如苔,奔流千里何壮哉。故人此日之官去,东风一道听帆开。

人言此水经年代,地老天荒犹未改。离心似水日夜流,帆影随风两相待。

沙头载酒歌别离,人生得意今如斯。化行海邑豚鱼信,泽及炎荒雨露滋。

春风百草桑麻长,多景楼台日初上。鸡犬相闻六万家,东南百粤通邻壤。

风帆去此莫踌蹰,父老殷勤望使车。中牟不及闻三异,好觅归鸿为寄书。

重谱凤鸾阕。喜两番、牡丹滴露,海棠睡月。香雾粉云浓胜酒,得意又逢今夕。

轻手把、红巾高揭。魄夺魂销情不禁,这心窝、先到衾窝热。

肩并坐,互偷睫。

良宵要算春时节。正被池、初翻锦浪,暖融艳雪。分付鸳鸯交颈卧,莫负千金一刻。

珊枕畔、偎腮低说。商画眉痕深与浅,是君家、惯有生花笔。

缘美满,百年结。

白龙寺里旧时钟,一百八声唤懊侬。海水浮来兵火燬,待寻追蠡已无踪。

最苦思乡泪,今宵为汝多。秋阴连海岳,归路识星河。

未信衔芦叶,真能捍网罗。楚云一万重,故渚拟须过。

岩岩居庸关,左挟飞仙居。苍茫四山合,石径穿盘纡。

人家稍相接,林木何森敷。觚棱生晓烟,玄风凌紫虚。

念彼羽流集,岂与世俗俱。溪流转云碾,馀润分园蔬。

钟磬荅空谷,斋供荐芳腴。穹碑纪宗传,道一教乃殊。

素餐贵崇本,卒岁事耕锄。渔父在何许?空有桃花株。

坐惭秉文干,尸禄常旷迂。日暮陟层巅,丹霞成长裾。

遥睇空中云,超然能卷舒。

珠水微茫映碧天,暮云离绪共萧然。昙花芳绕金银气,贝叶青连罨画船。

华发别堪千里外,疏翎谩向五云边。倚樯回眺情何剧,肠断羊城绿树烟。

寻常帝子旧经营,代远弥深过客情。铜爵当时已寂寞,灵光此日但空名。

烽烟乍断虚窗迥,井邑初移画阁成。未必南州真好事,子安词赋胜祢衡。

万里银河,凭空里、倒翻车轴。双阙外,沉云乍涌,六鳌山矗。

骇浪欲倾三峡水,飞流似挂庐山瀑。喜乾坤,顷刻变新凉,消烦燠。

风不断,烟还续,雨势急,雷声伏。见雕栏,碧甃跳珠溅玉。

天上甘霖膏泽远,人间禾黍沾濡足。算秋来,洗涤四郊清,吾君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