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心如死灰,除了蓄发之外,已经与僧人无异。只因生离死别,在那似曾相识的孤灯之下,愁情萦怀,梦不能醒。
花朵凋零之后,即使清风再怎么吹拂,也将无动于衷。雨声淅沥,落叶飘零于金井,忽然间听到风停后传来的一阵钟声,自己福分太浅,纵有如花美眷、可意情人,却也常在生离死别中。
注释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双林禅院:指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七公里处双林寺内之禅院。双林寺内东轴线上有禅院、经房、僧舍等。
孤檠(qíng):即孤灯。
摇落:凋残,零落。
清吹:清风,此指秋风。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
薄福:词人自谓。荐:进献、送上。倾城:指貌美的女子,这里代指卢氏。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从“风雨消磨生死别”句来看,其伤悼之意已明。其所谓“有感”,便是这天上人间生死之别的不能忘情;可见纳兰与卢氏夫妻情爱之深笃,亦可见纳兰于爱情的真纯诚挚。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纳兰此刻的心情也是如此,虽然蓄发,内心却如灰烬一般,毫无生气,对红尘不再眷恋了,如同僧人一般只不过是等着死去,消磨时光罢了。既然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一句“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纳兰在最后感慨“薄福荐倾城”,纳兰福薄无法消受上天赐予的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

  纳兰深受佛道之影响,故其词中亦时有流露。此篇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他又将这种思想、情致寓于恋情之中,遂显得扑朔迷离,深曲委婉之至。

创作背景

  清康熙十六至十七年(1677年-1678年),纳兰性德为亡妻守灵期间,因心中悲痛,同时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思念之情,故写下此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摩挲妙墨忆微言,故箧才馀二帖存。往昔翁为紫岩客,后来子及浦城门。

晚生多说参诸老,它日谁堪见九原。自叹西河索居者,暮年归梦绕田园。

香雾湿云环。蕊佩珊珊。酒醒微步晚波寒。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游冶未知还。金怨空山。潇湘无梦绕丛兰。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魂逐东流水,坟依独坐山。

忧民白发三千丈,报国丹心十二时。
独倚长空望红日,满帘风雨燕喃呢。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八壶阴处九桥东,水阁山楼面面通。栽药地馀经岁雨,读书声遍隔林风。

聘君名迹江湖外,少宰文章感慨中。犹有弦歌遗业在,误疑家塾是黉宫。

峭帆乍转横塘路,湖山顿惊愁眼。双崦茶烟,四桥松雨,曾记吟边深绻。

梅林弄晚。访醉墨题香,紫箫声断。唤起秋魂,荒荆何处旧池馆。

沧波相对欲绝,乱云携酒处,愁系孤缆。临顿前盟,东华旧侣,谁识尘衫游倦。

斜阳泪满。听啼鸟花閒,故情轻换。怨笛难招,虎山孤鹤远。

今晨雪乍晴,寒日升扶桑。出门邀河伯,东向同茫洋。

昨日之罘山,紫翠点水如鸳鸯。未到二三里,见人欲飞翔。

坐来忽复不相识,回峰叠嶂皆摧藏。赫然烟霭中,城郭连帆樯。

疑是秦楼船,归来阅千霜。又疑瑶宫与贝阙,神山倒影沧流长。

飞仙骖虎豹,晃漾凌波光。招招不得语,目极天苍黄。

同游竞指是海市,对之使我神扬扬。岁序闭冰雪,鱼龙走颠僵。

非时出瑰丽,此遇超寻常。当年苏夫子,雄词自炫惊海王。

惭予本凡才,未敢纵笔相颉颃。不请亦得睹,失喜欲发狂。

巨川细流两无拒,信知大海真难量。准拟还家诧乡党,讵肯此地辞杯觞。

天穷人厄总莫问,微尘大地俱荒唐。客散境变灭,半山还夕阳。

醉归却听暮潮上,浩浩天风吹面凉。

渚烟深处白牛归,稚子焚枯饭客迟。风动叶声山犬吠,今朝出郭不相随。

山静云初吐,霏微触石新。无心离碧岫,有叶占青春。
散类如虹气,轻同不让尘。凌空还似翼,映润欲成鳞。
异起临汾鼎,疑随出峡神。为霖终济旱,非独降贤人。
代谢相因寒事催,绕篱疏菊又花开,
霜晴日淡虚庭里,多少清香透入来。
黄龙洲前雪浪飞,浪花叠作五郎矶。
小艇纵横截洄洑,张网捕鱼一何速。
造次经过不知险,坐爱山衣绿如染。
闲情沙鸟俱悠悠,万古如斯江汉流。
叹息名流远,西园事亦新。
辟书三度晚,归计一庭春。
魂结忧边梦,真传苦学身。
双峰寒改色,应为失高人。

记得秋河逢七夕,纤纤兰月楼西。牵牛花下手曾携。

争持连爱缕,低拜祝星期。

碧露泠泠吹袖湿,绣屏烛影光微。玉蕤烟冷凤凰儿。

待他珠斗转,檐网几丝垂。

洛阳佳丽与芳华,金谷园中见百花。
谁遣当年坠楼死,无人巧笑破孙家。

大海东来浪势骄,长虹直跨影岧峣。基深不受江流转,版断曾经野火烧。

过客接鞭南北路,渔翁垂钓往来潮。大峰缅想今何在,遗惠于今耿不消。

岂是疏慵僻爱山,且图馀事不相关。
休夸凤诏千年贵,难敌禅扉半日间。
透水戏鱼随浪没,投巢孤鹤带云还。
自然得到无心地,寂寂虚堂一景间。

闻道西山好,灵岩深几重。晨光紫气合,暮霭赤霞封。

落叶藏幽径,微风送晚钟。欲知清净理,此地是南宗。

心力较衰於少日,园池差胜似前原。
畦蔬绕舍苔侵径,棘刺编篱竹打门。

绿柄亭亭拆两枝,开花成实亦如之。诗翁想像浑无事,疑是昌宗总角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