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过行宫》是一首七绝。作者经过行宫,时当阳春三月,看到的是一派春景:“渠水红繁拥御“墙”,诗起句写宫墙外侧,御沟之中,水荭茂盛,白蒿繁密。全诗中实写竹宫春景,仅此一句。接下“风娇小叶学娥妆”,始由眼前水荭生发联想,由实返虚。“风娇小叶”,指荭,红茎,叶片嫩绿,叶上有淡红色茸毛,摇曳风中,色状娇艳。作者忽然觉得,它多么像宫女新妆的红颊翠眉。两种事物,一般新艳,可谓神似。诗起二句,由景及人,辞美,意想亦美。而就全诗之文势而言,则是欲抑先扬,引起下文。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宫女虽曾有春天般的时光,虽曾有水荭新蒿般娇嫩柔美的容貌,但在寂寞深宫里,经不得春去冬来,几度垂帘,青春转瞬即逝,红颜须臾便老,这种千年长锁的生活实在不堪忍受。诗的后两句,作者用“几度”与“千年”对举,表现宫女们青春易去而寂寞长在的凄苦哀怨的不幸生活,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达了对这一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慨。
李贺诗在艺术上以奇丽为其特色,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点。李贺诗的奇,主要在取材和构想上离绝凡近,出人意表。而这首《三月过行宫》更体现出作者构想的奇妙。诗人由御沟荭蒿的春景,一下子便联想到宫女的容颜,然后再联想到她们长锁深宫的生活遭遇,思绪由实而虚,以小见大,从具体的实景到概括的抒情,脱落俗套,与一般宫怨诗的艺术构思不同。而色泽明丽、词藻华美,也是显而易见的。
击筑人何在,持图令舞阳。非关徐氏匕,不及夏医囊。
可怜仁化蒙君礼,讨贼昼夜多经营。当时不爇官陂砦,此际贼盗已临城。
山中一樽酒,慰此离别肠。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北河之水来何方,四顾白浪纷茫茫。山崖摆石怒雷吼,波臣肆毒民生戕。
可怜草木环巨浸,污者既没隆者黄。老农道边袖手泣,滞穗那得希除芒。
村村黔首筑堤集,锹锄各致羊头钢。喧填往来不得息,略如巢燕衔泥忙。
秋成傥可得一饱,此日敢惜胝胼疮。我来自京归南井,绿蒲十幅安吴樯。
涛翻岸断不可辨,竹索或曳人垣墙。版扉土屋半在水,居人僦食空橐囊。
我家苦忆淮黄侧,西兼白马东广洋。年年稻田长荇藻,以鱼作蔬菱作粮。
比闻五旬雨不歇,对此能勿心烦伤。侧闻圣人重人事,疏沦有道谁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