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先透过春日已归而人犹滞留不归,把王勃为客在外的心神写得神伤情悴。“春事一朝归”是借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来比喻为客羁留在外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一年。至于“客心千里倦”一句,则是用来强调远在千里为客的神伤情悴,“倦”字原来是厌倦之意,对于远在千里为客感到厌倦,所以觉得神伤情悴。长久因为远在千里作客不得归而神伤的情怀,在眼见春日一朝而归的情景对比下,心灵自然显得益加憔悴恍惚。
后两句“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则是写出春日重回,春花重开又谢,但是作者羁留在外为客的情况,根本没有改变。“重见落花飞”一句,充分把王勃心中为客,千里外度日如年的心思表达出来。此诗起笔壮阔而有劲,文字修辞平淡而情感深厚,意境的表达十分浑厚,已具有盛唐诗的雏形了。
这首《羁春》诗与作者另外一首诗作《山中》诗的韵脚完全相同,而且两诗抒写的都是客愁旅思,但写诗的季节不同,环境不同。因此,两诗的情虽同而景则异:《山中》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秋风起、黄叶飞的景色;《羁春》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春事了、落花飞的景色。两诗的写法也有不同之处,在这首《羁春》诗中,情与景却是交错出现、杂揉在一起。应当说,《羁春》诗的艺术成就是不及《山中》诗的。相比之下,《山中》诗的笔墨较劲健,意象较浑成,句格也较成熟;《羁春》诗则略嫌柔弱显露,而且是一首失粘的律绝。但是,两诗合参,彰显作者的羁旅之情。
秋风吹地百草乾,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
黄山之松天下无,云公写入洞庭图。松声捲起瀑泉水,散作天风落五湖。
洞庭东西二峰好,玉柱金庭栖绮皓。当年缥缈莫釐间,我亦行携石公姥。
叶子幽居偃盖阴,身如菟丝缠松林。兴公斋前已楚楚,华阳楼外还森森。
拂地参差多麈尾,无生日说如流水。声飞天外不因风,千里萧骚犹在耳。
云公最善绘寒声,声自空生亦有情。嘲嘈忽似苏门啸,谐会琴音满太清。
君不见山前山后雪成堆,朔风撼地声如雷。孤根忍死受寒冻,须作百花头上魁。
寻春游子不爱惜,马蹄践蹂花狼籍。芳姿不肯被消磨,饱尽炎凉方结实。
实成始得主人知,进登玉陛调鼎胹。那时滋味甜如饴,无忘霜风吹折时。
官属临门曙鼓鸣,起来望阙贺新正。礼当序爵居班首,老迈增年动旅情。
天上已颁新凤历,云间却负旧鸥盟。草堂今雨交情见,问讯何人独意诚。
于惟王氏,代有令人。春寿胜义,不事污君。戊申圣作,宇宙更新。
诚斋快睹,饮水衔恩。伯兄不吊,误挂吏文。击鼓上书,远叩天阍。
帝曰俞哉,事竟报闻。抚其遗孤,三世不分。付以筦钥,让以藏金。
爰有文子,一德同心。积善馀庆,及我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