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先透过春日已归而人犹滞留不归,把王勃为客在外的心神写得神伤情悴。“春事一朝归”是借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来比喻为客羁留在外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一年。至于“客心千里倦”一句,则是用来强调远在千里为客的神伤情悴,“倦”字原来是厌倦之意,对于远在千里为客感到厌倦,所以觉得神伤情悴。长久因为远在千里作客不得归而神伤的情怀,在眼见春日一朝而归的情景对比下,心灵自然显得益加憔悴恍惚。
后两句“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则是写出春日重回,春花重开又谢,但是作者羁留在外为客的情况,根本没有改变。“重见落花飞”一句,充分把王勃心中为客,千里外度日如年的心思表达出来。此诗起笔壮阔而有劲,文字修辞平淡而情感深厚,意境的表达十分浑厚,已具有盛唐诗的雏形了。
这首《羁春》诗与作者另外一首诗作《山中》诗的韵脚完全相同,而且两诗抒写的都是客愁旅思,但写诗的季节不同,环境不同。因此,两诗的情虽同而景则异:《山中》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秋风起、黄叶飞的景色;《羁春》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春事了、落花飞的景色。两诗的写法也有不同之处,在这首《羁春》诗中,情与景却是交错出现、杂揉在一起。应当说,《羁春》诗的艺术成就是不及《山中》诗的。相比之下,《山中》诗的笔墨较劲健,意象较浑成,句格也较成熟;《羁春》诗则略嫌柔弱显露,而且是一首失粘的律绝。但是,两诗合参,彰显作者的羁旅之情。
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
昔有楚项羽,宰割封侯王。徙帝都上游,杀之于南方。
大权既分裂,海内争雄彊。何况之尺间,嬴秦尚未亡。
时会互反覆,壮盛岂有常。感事再三叹,令我一徬徨。
魏政昔浊乱,兵甲兴尔朱。唐臣多险浮,全忠肆诛屠。
贪夫分自当,不用重哀吁。河阴与白马,千载同一途。
奈此国命何,大势常与俱。天意未可窥,或为真人驱。
东短接西长。晁家小巷香。代州城、最细花娘。行四更当年十四,鸳水客,作鸳鸯。
送出雁门旁。踟蹰广武乡。上琶弦、更唱娥郎。臂上不知朱十印,可尚在,在红襄。
云过溪北阴,日午山鸟静。禅心澹炉烟,写以风竹影。
垂{巾产}对清昼,谈味与之永。松雪陶冰厨,茶梦漱涪井。
响然祖谢徒,山志夙所秉。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
渺兹云水区,远意落清颍。黄冠傥许乞,终约遂幽屏。
归舟破湖阴,缺月半衔岭。淰淰凉翠痕,已蘸鹭丝顶。
结发与君游,去作墨卿子。官况贫更贫,天机指非指。
有时兴一恸,化作长歌矣。羊裘舴艋舟,听者如环蚁。
今成两雪翁,坐看秋潦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