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送孙巨源

水涵黄,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黄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注释
更漏子:唐人称夜间为更漏。此调创于晚唐,而温飞卿最擅其词,飞卿传者有两首,而所咏又俱本意,调名创作,或即为温飞卿本人耳。毛氏《填词名解》亦云:“唐温庭筠做《秋思词》,中咏更漏,后以名词。”双调四十六字。起为三字对句,而平仄互异。第三句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换平韵,亦为三字对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后阕起句即用韵,第二句可不用对偶。第三句以下,均与前阕同。
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孙巨源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苏轼作此词送别。
涵空:指水映天空。
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少傅,皆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乡里,受世人景仰。
槎:即乘槎。
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赏析

  词的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海州)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孙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乡里”。对海州来说,孙洙和二疏一样都是值得纪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三句说海州碧水连天,青山映帘,江山神秀所钟,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孙洙,都为此水色山光增添异彩。“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三句以二疏事说孙洙。“新”与“旧”二字,将二疏与孙洙联系一起。点明词中说的却是眼前人。孙洙海州一任,白发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老友在此邦留下的深恩厚义所致。

  词的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洙,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晋京任职。“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去。”“海”与“山”照应上片之“水”与“山”,将乘槎浮海故事与海州及孙洙联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当时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准时来到海上,人(孙洙)则未有归期。“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说应召晋京,一方面以归期无定抒写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归”,就把着眼点集中在眼前人(孙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词妙用典故,先以两汉二疏故事赞颂孙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既表达了对友人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浑化天迹,大开大合,结构缜密。

创作背景

  此词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在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时,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
宜秋门外养鹰坊,好草陂头射雉场。
油幕毡庐张野饮,锦袍貂帽结戎装。
兴阑落日黄尘断,梦後西风白发长。
谁念江湖独流寓,此情难话与渔郎。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
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白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
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云物澹清晓,无风溪自闲。
柴门对急雨,壮观满空山。
春发苍茫内,鸟鸣篁竹间。
儿童笑老子,衣湿不知还。
鳞鳞沙脚出平湖,一喷珠玑碧有余。
依旧镜中横紫阁,却从天外望仙闾。
粉花又结青莲子,金尾还跳赤鲤鱼。
自惜支离苦为病,重来应共酒杯疏。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
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东楚。南浦。隋堤游处。龙脑飞霙,明珠溅雨。彩女殿脚三千。

青娥吴绛仙。

梅黄雨细枫香老。江都好。忘却长安道。不堪回首,芳魂已断迷楼。

怨扬州。

悠悠众扰去,寂寂孤吟歇。
雨过满窗凉,高林上明月。

十年戎马暗青山,自窜江村水岛间。错置渔湾排信地,横栽虎落抵重关。

兵残蜗角频搔首,乐阕龙宫一破颜。倚杖步檐还失笑,天街毕昴若为班?

鳞生雨后东西倦,雪落竹间南北枝。将母方勤弟行役,春风应满锦囊诗。

恻恻重恻恻,当歌忽成默。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

星稀月落晓风清,犹听鸡声报五更。山势平吞沙漠境,河流曲绕晋阳城。

天涯何处平归路,野景无边动客情。车骑纵横皆故道,不须候吏远逢迎。

饮马胶川上,傍胶南趣密。林遥飞鸟迟,云去晴山出。
落晖隐桑柘,秋原被花实。惨然游子寒,风露将萧瑟。

褰帷晓色透疏窗,缬眼秾华扑玉缸。老大心情解相惜,争教传唱到春江。

摇落吾徒道日非,疏情应与世相违。喜看侠客芙蓉剑,学制骚人薜荔衣。

已分青毡甘懒慢,何妨白眼看轻肥。栖迟燕市悲今昔,易水萧萧木叶飞。

软红深处掩尘梦,胸襟久疏山水。瘦石寻蹊,空亭贮软,小筑也饶幽致。

危阑自倚,喜爱日留暄,古松凝翠。碧沼红楼,宛然人在画图里。

西南亭榭更美,映垂杨一树,鸦点栖止。落叶虽空,长条无恙,摇曳已含春意。

欣欣对此,祗吟侣偕来,未同流憩。独享滋惭,短歌还自矢。

春到石人视远山,莺啼花木碧波闲。须知云外岩松瑞,千古迎风任岁寒。

不是风兮不是旛,碧天云静月团团。
几多乞巧痴男女,犹向床头瓮里看。

吾闻粤雉献周王,光武得雄起南阳。篯铿养性调羹浆,进尧飨雉寿无疆。

升鼎求朝来远方,时哉雌雉翔山梁。楚人担雏对凤凰,曾随车下集萧郎。

鲁恭中牟孰短长,西河一见为永康。熊宗储精山之阳,遍遗幕府互相望。

古来驯雉多吉祥,使君感召凌穹苍。庭前忽堕五光色,乃知雄雉绮翼张。

锦襜绣裆日翱翔,悠悠容与向君旁。十步五步狎相忘,一饮一啄循为常。

群僚豫悦列堂皇,酣歌祝寿酒千觞。孔庭骈集鹭鸳行,安得窦师对雉图瑞藏。

使君秉节临大方,泠泠三尺寒秋霜。法平解网如商汤,仁风摩荡满台纲。

和风溶溶百鸟扬,万物同春乐未央。我觏之子衮衣裳,鸿飞信宿入岩廊。

吁乎,鸿飞信宿入岩廊。

两度重阳忆壮游,况逢佳节更登楼。临风有客开襟挹,入座何人借箸筹。

平远江山天淡荡,高寒云物影沈浮。凭栏几遍难成句,崔灏题诗在上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