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杂记题词 其一

红粉成灰怨未消,香魂无数哭前朝。低徊却忆江南梦,巷里分明旧板桥。

沈峄,字东岩,号简庵,天津人。乾隆丙午举人。有《莺鸣集》。
  猜你喜欢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社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江君丈人意,莫入楚乡深。

客行河水东,客行河水西。
客行河水南,客行河水北。
行行无已时,朱颜变老色。
至人栖一方,庭户罗八极。
保心如止水,不受万物役。
有道肥其躯,故能适所息。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移根上苑谁云晚,桃李依然在后陈。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莫怪平生志,图销尽日愁。
二月长安春姑归,觚棱回首梦魂飞。
宫鸦掠日槐阴瘦,厩马嘶风柳絮肥。
东阁赐茶双凤阙,西效扈跸九龙旗。
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农。
此之心声,比梦又差有实也
变化属朝班,鲲鹏相并。健翼垂云风用壮。扶摇得势,不藉仙人仙杖。旁观生意气,犹神王。
此去汉庭,春光骀荡。亲见子虚不惆怅。鸢肩捷上,自有唐家格样。三台旬月里,堪歌唱。

我昔游京华,贤豪并驰骋。所睎稷契辈,肯顾绛灌等。

一朝事势异,云散江湖迥。翛然卧一丘,百念付灰冷。

死生离合间,我志久已冥。有如河东公,在念独耿耿。

公如玄酒樽,澹泊中隽永。世途亦堪怜,汲短废脩绠。

忆忝剡荐初,对判尚书省。我言公弗猜,公意我先领。

公如剑就硎,我若弓受㯳。退食多赓酬,官居无造请。

杂篇束碎金,欲和辄羞郢。岂徒灭坎窞,固已绝畦町。

深情独先饫,苦节众尤警。从宦四十年,一室每悬罄。

中年已鳏居,不惑先杨秉。曾无菅蒯从,况乃粉黛靓。

吏人抱衾裯,一灯照孤影。朝饤具三韭,夕设或脯脡。

鲁山与阳城,异世可同境。啜醨彼何人,众醉嘲独醒。

谦谦君子心,当事尤骨鲠。率众叩天阍,群邪期尽屏。

傍观何脉脉,独立殊挺挺。嗟天独奚为,事变在俄顷。

逆阉据津要,威福恣所逞。平生相许志,一旦成画饼。

亟褫乃所甘,酷罚独何?。我时忝枢近,太息莫能拯。

俸资或潜输,譬割舂锄胫。归卧汾晋间,甘心混蛙黾。

却扫绝梁砀,清风播箕颍。公既遁蒿莱,我旋谢台鼎。

吴晋两閒人,万里星河炯。茫茫天地间,挂此东西景。

蛩蛩失蚷■,伫望劳我颈。靡由探兴居,况复承欬謦。

欲命淮南驾,或放山阴艇。出门若有碍,大道坐成梗。

何时睹至治,四国仰嘉靖。二鸟复相逢,云天恣游泳。

减取琼花一片开,五铢轻较六铢裁。亭亭小立雕楹外,白纻闲看舞袖回。

繁华梦断,吹花风起却添衣。满庭红雨霏霏。独倚绳床微叹,此意竟谁知。

怅西园转眼,翠幕成围。

事无我违。觉四十九年非。便好忙开蒋径,细和陶诗。

风流巳置,抚遗编、三叹赏音稀。人不见、弦断朱丝。

桂落三山开琐院,群雄此日校文战。邹、郭同分市骏金,由基独试吟猿箭。

有人抱璞涉风波,云是当年旧卞和。怅望玉门难自献,回思刖足一高歌。

志矫千钧力一丝,摩挲长剑几含悲。间关浮论空怜我,仓卒降书竟是谁。

独以死生明大义,肯将成败挫先期。一区落莫南归路,遗咏那堪作泪碑。

吴姬水调新腔改,马上郎君好风采。玉郎一去春草深,谩有狂名满江海。

歌诗呼酒江上亭,墨花飞雨江不晴。江风吹破蛾眉月,我亦东南西北征。

君不见玉关连日羽书飞,为报骄胡不解围。
云沙压塞迷宣府,烽火连营照武威。
将军折节延筹策,谋客盱衡论握机。
旌旆摇摇出凤京,日光尘色壮君行。
玄月飞霜开玉帐,黑山乘月动金钲。
长驱已见嫖姚将,画计今传阮瑀名。
少年我重孙吴略,常忆临戎度沙漠。
跃马生禽老上归,弯弓仰射旄头落。
只今送君气转腾,始觉雄心未销铄。
我有龙文宝剑名,湛卢欲得单于颈血涂。
雪花片片未曾试,把君仗之西击胡。
男儿立功岂必上麟阁,不报君仇非丈夫。

归路篮舆鹤背轻,保昌东下过长亭。今朝又向梅关度,此是江南第一程。

衡山深而幽,湘水净而绿。山幽何足奇,水净何足录。

此中毓秀灵,女贞森朴棫。马冯旧朱陈,儿女新如玉。

丝罗结丝罗,朱绳牢系足。亲友偕欢欣,共道姻缘夙。

公子佳翩翩,文采光离陆。鸾交已定期,无何乖凤卜。

二竖忽为灾,阿郎疾危蹙。修文赴玉楼,红丝命难续。

噩耗来女家,父母各瞠目。女已测知之,趋向膝前伏。

哽咽低致词,女自知薄福。双亲为妇心,百身莫能赎。

曾读《柏舟》篇,毋使歌《黄鹄》。前闻郎疴沈,女已思之熟。

许女归始平,百苦甘茕独。否则不求生,但求命绝速。

阖家苦难言,悲伤惨骨肉。父信女心坚,母知女志笃。

唯唯各相应,女起身反屋。脱却锦绣襦,登舆去匆促。

血泪入冯门,即易斩衰服。父母偕弟昆,奔送多姻族。

惨目最伤心,捧言拜花烛。观者千百人,同声齐一哭。

嗟嗟彼美姝,至情自有属。谁说古共姜,今世睹难复。

谁说劲草无,扶风有贞木。志同金石坚,从绳不能曲。

心同冰雪清,飞尘不能黩。鬼神为之欣,天地为之肃。

冯郎木主成,往拜我斋宿。名教古今尊,理难语流俗。

不吊而往贺,庶几有感触。广文诸先生,名篇灿绮縠。

黄堂太守贤,彤管扬清馥。御史大中丞,缘情申奏犊。

飞骑达天庭,褒嘉无愧恧。纶綍颁煌煌,绰楔竖矗矗。

百年虽苦心,千秋留芳躅。贤贞自不磨,劲节谁与角。

青青衡山松,猗猗湘水竹。

他乡负米记年时,惜别怀人得句迟。系马垂杨村店酒,落帆斜日女郎祠。

心酸南浦江淹赋,肠断东风贺铸词。不是天涯倦游客,此中愁思更谁知。

六秩筵开六月天,荷花香气送樽前。客中难得逢知己,湘上何缘会众仙。

讵料各怀投笔去,却看谁是著鞭先。座间似我颓然醉,愿共忘年祝大年。

鸾丝未拨已关情,始信无声胜有声。离合悲欢原了了,弹来只恐太分明。

蜀汉江陵千树橘,致富之术闻史公。我生江干之彻骨,山中奴婢年年空。

林凋叶脱百果绝,甘腴爱此霜后红。成都市上竞堆积,青蚨飞去来筠笼。

丹襦褪后紫络解,齿牙颇利寒浆冲。饱餐餍饫苦中冷,膏豚大碍官厨丰。

饕餮忍俊出奇秘,水乡之味宜火攻。围炉兽炭正焰炽,拨灰妥贴为覆壅。

初闻唧唧诉幽怨,旋见蒸蒸开绛宫。丹房九转琼液沥,朱霞半醉冰丝融。

山人雪骨践尘劫,赤心絮絮成热中。利膈益肺况有说,焦头烂额宁无功。

世人蜜渍例烂煮,俊爽一失非家风。何如煨烬真气足,消寒佳话宜癯躬。

筼筜谷中晚烧笋,汶山更有蹲鸱充。橘中之乐等一例,岁时乐事将毋同。

唐人重诮杀风景,焚琴啜茶难相蒙。临邛四叟傥见过,措大头脑成冬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