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遗留下来的诗一共三首,其中《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流传程度较广。这首《自题像》与两首菊花诗相比,名气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
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原题注:陶毅《五代乱离纪》云: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
天地如文人,精华不可刊。而其秀杰气,常在水与山。
华山翠天表,五岳让高寒。当其匠意时,百灵穷肺肝。
琢以月天斤,洗以银浦澜。抺以洪濛烟,照以日月丸。
十二楼五城,处处映青鬟。尝恐诸仙人,鹤辔憩此间。
天风刷毛羽,千里佩珊珊。
何来琐骨玲珑,翩翩忆向空中坠。皎洁脂凝,娉婷玉立,轻盈砍语。
似絮沾泥,如花堕凝,前身何处。记儿童游戏,几回雕镂,便自见、丰神露。
只有玉娥生妒。洗铅华全身寒素。春光融泄,腰肢消瘦,凭谁防护。
冷眼相看,偶然含泪,悄无情绪。伯明朝、日上帘栊,蓦地效、飞琼去。
吾族最全盛,家声诗礼传。自遭丧乱后,谁能事陈编?
犹子苦好学,乡闾称独贤。文采珊瑚枝,照映《棠棣》篇。
时同竹林会,啸咏相周旋。一朝携酒至,别我荒城边。
问渠欲何之,言将适通川。通川渺何许,远在沧海壖。
府侯朱夫子,招我开讲筵。老怀极慰喜,汝去毋留连。
吹墟千里外,感激故人怜。修程尽努力,慎勿中道捐。
蛟龙起春雷,雕鹗抟秋天。物遇各有时,立功须盛年。
此行非草草,著鞭宜尔先。要登青云路,忠义尚勉旃。
舟发梁溪水,帆拂狼山烟。骨肉重相思,两地心悬悬。
长江浩无波,击楫秋风前。行当赋清句,怀此山中泉。
山势东来奔万马,山行十日无完裤。生愁乱石摧车轮,忽现汀洲意潇洒。
晴波一碧杳无际,燕赵中间大如砺。晚风斜掠涣鳞生,织成万顷靴纹细。
长桥卧水垂虹霓,桥畔帆樯雁行列。人语喧阗杂乱鸦,镫火黄昏照残雪。
我家三十六湖滨,惯向烟波采白蘋。尊前共羡双鱼美,忽忆淮南二月春。
楚天征雁参差起,斜行北向凄断。低徊重倚木兰桡,殢晴云池馆。
悄堤上柳舒青盼,夜来不放红妆绾。总是玉关情,怕缺月窥人丝鬓,寒食春远。
长近酒尾吟边,断肠无处,鹊炉心字千篆。风怀不是绛都春,芳事悤悤换。
便千里鹧鸪啼遍,梦魂还滞梨云攓。自料量乌巾角乱,插繁花莫惊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