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前面的船已经遥远模糊不清,将要渡过淮水可渡船已走,有谁来陪伴我?
山上黄叶飘零,传来寺庙响起的悠长晚钟声,楚天飘洒的绵绵秋雨与大海连成一体。
在凄风苦雨中因离别而生的思念之情更浓,在一天之间凄怆寂寞使我的面容变得憔悴。
一只疾风中的伶仃小鸟飞向东南归巢去,广陵在哪里呢,不也在东南方吗?
注释
淮上:今江苏淮阳一带。
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
亲故:亲戚朋友。
眇(miǎo)眇:遥远的样子。
楚雨:淮阴旧属楚地,故称楚雨。
沧海:即东海,淮阴东临大海。
离思:离别的愁息。
宿昔:往日,往时。
容鬓:容貌和鬓发。

赏析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读者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描绘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像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睹物及人;既是归巢的小鸟,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读者很容易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诗人难堪,读者也为之凄恻。因此,读者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深沉的一问:“广陵何处在?”这一问,怅然长呼,四野回响,传出了期望回答而显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看见亲故而终于无法看见的心理状态。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深沉更晌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蒙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笼罩大地,笼罩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这诗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气氛渲染。诗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且这种感情不仅从一景一物中闪现,而是弥漫全诗,无时不在,却又无处实有,无时实在,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创作背景

  诗人于大历四年(769)秋自京经巩洛、楚州赴扬州,第二年秋天从扬州返回洛阳,在扬州居留的时间正好一整年。扬州有他的兄长,还有像卢庾这样的朋友。返洛途中,舟行经楚州时怀念在扬州的亲人友朋,写了这首诗。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鰌。药剂失先後,欲速反见留,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
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
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
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
余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漱。
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
露湿荷叶净,月上松柏幽。
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
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
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
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游。
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雠。
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
屏扇去冰雪,虚室风自油。
岁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落花净扫青阴长,野蝶闲飞绿草闲。
侍从归来看鹤舞,便将樽酒欲招闲。

太清楼畔柳依依,阑外飘飖绿线齐。鱼钥未开铃铎静,一林鶗鴂占春啼。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鹤岑戛然开洞门,仙翁骑龙宴曾孙。曾孙大醉仙翁别,木魅鲛童吊溪月。

葛花濛濛簝竹荒,石云紫蕨参差凉。银湾逗帆啸苍突,玉函千年蜕金骨。

峰头药草九节香,胡麻作饭与君尝,待君骑鱼还故乡。

昌会开黄道,淮圻起赤龙。握符绥化外,辑瑞抚寰中。

王气钟玄极,坤灵启閟宫。河山瑞玉几,霄汉望遗弓。

论秀从畿甸,涵濡仰圣功。菁莪思颂美,绘画若为工。

太极人间物物新,龟书龙马各精神。泮池我爱三夫子,认得黄花绿叶真。

湘江水深流不竭,湘山云间还峍屼。黄鹤楼头铁笛声,一声吹落长空月。

主人独倚阑干望,仰见一鹤西南翔。上有仙人醉不醒,也知倒尽瑶池觞。

瑶池宴罢日色晚,跨鹤归来不知远。霞裾行逐天风长,放浪人间会须返。

相逢相别君莫愁,迟当携尔登瀛洲。揽衣上鹤复飞去,但见湘山寂寂江悠悠。

一溪流水尚鸣琴,邛竹山前忆马卿。才子由来偏好色,佳人难得是多情。

春风瘦尽桐花影,夜月催残杜宇声。谁问当垆旧踪迹,空馀眉黛远山横。

平原门下十馀人,独受恩多未杀身。每叹陆家兄弟少,
更怜杨氏子孙贫。柴门岂断施行马,鲁酒那堪醉近臣。
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

帆去天涯势不回,龙笳何惜渡江来。香车若到长干路,后主荒宫花又开。

剪就冰绡月影团,不须多羡女乘鸾。君王瑶札亲题处,一样蟾花点点丹。

平晓春云失半山,濛濛小雨暗江干。寺楼倚遍消残醉,只有春愁伴薄寒。

九丹开石室。
三径没荒林。
仙人翻可见。
隐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
丘中白雪琴。
方欣松叶酒。
自和游仙吟。

贫病相兼气未舒,田园虽少乐耕锄。为儒已入他州籍,垂老频收故国书。

夜雨湖山人去后,春风门巷燕来初。潘生喜遂閒居志,阮籍从教礼法疏。

见说移舟傍钓台,阳春高调独能裁。白鱼戏日闻歌起,玄雁凌风带字来。

蛟室扣舷惊鹤梦,螭宫鸣佩想仙才。自怜弱羽非鹏翮,何日丹砂共脱胎。

惜别重行行,高风落雁声。野阴朝雨急,江静夜波明。

弋水旁通越,灵山曲绕城。此邦多故旧,送子不胜情。

年来吓鼠得虚名,零落青衫误此生。入世几能开口笑,辞家偏觉一身轻。

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为报春华须爱惜,春残无复管弦声。

瓶梅如雅士,只合伴幽吟。避世嫌高洁,入山恐不深。

风清真旷达,调古重知音。莫讶寒酸气,中含天地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