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人到晚年了,还要苟且偷生,被迫还家只觉了无欢趣。

孩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

回想起前一年六七月间为了纳凉,故意绕着池边树漫步的情景,不禁忧从中来,百感交集。

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

幸好秋收已毕,虽然新酒未曾酿出,却计日可待,似乎可感到它从糟床汩汩流出。

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慰藉年老的自己吧。

注释

晚岁:即老年。

迫偷生:国难当头,却回家过日子,是苟且偷生;但这是唐肃宗下令让他回家的,本非自愿,可以说出于被迫。

少欢趣:正因为杜甫认为当此万方多难的时候却待在家里是一种可耻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欢趣”。少字有分寸,不是没有。

畏我:是说娇儿见我不高兴,有点怕我。

复:又。

却去:步步退却地离开,显出娇儿面对杜甫的害怕而不理解的神态。一说此句当在“畏”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却”字作“即”字讲,却去,犹即去或便去,是说孩子们怕爸爸回家不几天就又要走了,因为他们已发觉爸爸的“少欢趣”。

忆昔:回想去年在此地安家时,正是暑夏六七月间。

追凉:寻找凉快的地方。

萧萧:兼写落叶。

抚事:思量当前国事。

煎百虑:受种种忧虑的煎熬。

糟床:即酒醡。

注:流也,指酒。

斟酌:酒倒在酒杯里慢慢喝。

且:姑且。

用:用来。

迟暮:指老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得还家以后的苦闷和矛盾心情,表达出作者身处乱世有心报国而不甘心苟且偷生的心态。

  对于一个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来说,相逢时的喜悦是短暂的。“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居定之后,诗人的报国壮志重新高涨,对大唐江山的忧患渐渐冲淡了相逢的喜悦。正值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之际,诗人却守着一方小家庭,诗人意识到这种现状无异于苟且偷生。作者曾经豪情满志地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在金戈铁马、烽火狼烟中淹没,壮志未酬的苦闷使诗人的脸庞上不再有笑容,日子久了,连孩子也察觉父亲的变化。“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看着父亲日渐愁苦的脸,懂事的孩子知道父亲又在操虑国事了,担心父亲为了理想再度离家而去,于是,孩子们每日守护在父亲左右,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时每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诗人用今昔对比来寄托胸中苦闷,叙事中穿插写景。“萧萧北风”大大添加了悲苦的氛围,也强化了“百虑”的深沉,其中一个“煎”字,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文人,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法解决时,诗人内心开始变得极度焦灼不安,诗人需要寻求一个突破口来倾泄胸中郁结的情绪。千百年来,无数失意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诗中,杜甫也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诗人名在写酒,实为说愁。它是诗人百般无奈下的愤激之辞,迟暮之年,壮志难伸,激愤难谴,“且用”二字将诗人有千万般无奈与痛楚要急于倾泻的心情表达了出来,这正应了李白的那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休官匹马在,新意入山中。更住应难遂,前期恨不同。
集蝉苔树僻,留客雨堂空。深夜谁相访,惟当清净翁。
寒夜梦初醒。行尽江南万里程。早是愁来无会处,时听。败叶相传细雨声。
书信也无凭。万事由他别后情。谁信归来须及早,长亭。短帽轻衫走马迎。
欲别东风剩黯然,亦知春去有明年。
世间争那人先老,更对残花一醉眠。
长笛声奏苦。

微凉正好课书篇,熟读千回见昔贤。七略五车多阅遍,此心方解欲无言。

白发慵梳步屟迟,老于田野最相宜。
每当酒熟花开日,正值身闲客到时。
雪屋夜灯因妇织,月波秋舫为僧移。
而今此乐同谁说,只有乡人马远知。
汉殿秋生禁柳黄,露融仙掌色苍苍。
铜龙水咽鸡人漏,金象烟销鸟篆香。
云度钟声浮苑树,月临花影上宫墙。
夜闻待诏传天语,法驾明朝幸建章。

日接林中侣,时来方外群。楚山隐几见,羌笛卷帘闻。

绿树啼黄鸟,青天流白云。北窗閒悦绎,柱下五千文。

秋藕无花寄断丝,拒霜犹学汉宫姿。锦袍江令还家早,白发秋娘对客悲。

剩水残山留胜槩,酸风苦雨失幽期。未惭寂寞陶彭泽,更把黄花尽一卮。

红衣半褪忆莲塘,又报秋香一树黄。不待折来心已醉,年年花下为开觞。

翠微烂五色,回光动仙舍。谁移赤城霞,来展延平画。

跻扳远莫遂,沈吟日西下。

斗起喧卑地,尘埃不入颜。
微寻清书梦,静看别州山。
隐几孤鸿没,调琴远鹤还。
何时了吾事,来此伴君闲。

男儿不能杀贼立功牖下老,陶土沈埋空草草。雁塞龙堆边月寒,广牧英名迹如扫。

马革归魂破庙存,士女犹谈曹太保。噫嘻太保心似铁,仗剑秦关眼流血。

有明末造半尘土,誓挽日车回覆辙。发迹始辽左,转毂经河汾。

虫沙卷地地无色,忠义薄天天不闻。咄哉南原役,争传太保死。

城上白旗悬,貔貅因封豕。横矛跃马突飞出,一鼓幺么歼水涘。

首功三万六千六,大树将军徒尔尔。南箕贝锦太纷呶,荐牍枉劳张御史。

惟闻士民语,军中有一曹。威名满天下,西贼心胆摇。

尔时大曹小曹并烜赫,直与韩范功同高。湫头镇前大星殒,援绝粮空势齑粉。

太保请行目眦烈,生戴吾头愧延颈。靴刀巷战血淋漓,白日无光照幽愤,从此中原事尽非,君王手诏泪沾衣。

鸰原憔悴忻州失,驹齿摧残杏岭围。一门碧血流青史,九十九泉空落晖。

吁嗟乎!松山哀,梅花岭,前代忠奸久同尽。二臣档子尚烟销,百战奇功更灰冷。

云中遗裔近衰微,栌栱荒凉秋草肥。何当旧史南狐笔,重写关西破贼碑。

咫尺论心恨未能,蓟门南望睇空凝。
忧时定复添华发,医国真应属折肱。
归喜冬檐支睡枕,行当霜路蹴层冰。
欲知诸老拳拳意,不减韩翁惜孔丞。

山头云,天上月。云月有殊,光影无别。此是吾端的,不许见,不许闻。

大唐国有人,必能辨,必能别。不妨捲去挂向大溪头,教他几个横论竖论东说西说。

移家临丑石,阻地得灵泉。

细雨廉纤,晓来燕子衔春去。残红飘砌。滴尽珍珠泪。

几曲阑干,蹙损眉峰翠。浑无绪。天涯凝睇。有个人愁倚。

忆初结发时,期与同百年。讵料万里别,信音何缈然。

欲化山头石,望望双眸穿。徒劳清夜魂,时时到君边。

欢娱宛如昨,谐于指下弦。晨鸡遽惊起,空使涕泪涟。

拥衾发长吁,斜月窥窗前。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