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词人与一位风尘女子的感情经历。该词对怨情的抒发,不像唐人的闺怨诗那样,往往只写一点、一面或一个瞬间。《击梧桐》反映的是从相知到分离,再到相思的全过程,具有较强的叙事性。
此词上片,回忆过去的相知和别离。首三句是词人见到这位女子时的情景,“香靥深深”,涂抹了香粉的脸蛋上有一对深深的酒窝;“姿姿媚媚”,姿容足以媚悦于人;“雅格奇容天与”,格调、容貌出众,是天所给予的,可见词人对于她是一见钟情。“自识伊来”三句,是对过去相知相爱的甜蜜的回忆,洋溢着幸福感。先概括地说,从一开始认识,便蒙她很好地照顾自己,然后着重地指出最突岀之点:“会得妖娆心素”,理解得了她一片娇媚的内心情愫。俗话说:千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而她的这片心意使他念念不忘。
“临歧再约同欢”两句,是对过去分别时的回忆。当时的依恋之情,跃然纸上,充分地表现那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在那岔道上,一对情侣时而泪眼相看,时而破涕为笑,时而海誓山盟。“又恐恩情”三句,是新别后的担忧,因为在烟花路上,谁能保证她的“同欢”之约、“相许”之言,不会一走了之?所以,词人对别时“再约同欢”的美梦,会产生“易破难成”的“千般思虑”。在这思虑当中,包含很多惆怅与忐忑。
下片,抒写现在的怨恨和相思。首三句,表现得到恋人书信后的不满。一对情侣,如果是真心相爱的话,她分离后应该是非常痛苦,非常忧伤的,然而来信中只是冷淡地寒暄几句,没有那种绵绵关切的言语,使得词人心底的期盼落空,转而胡思乱想,“便认得、听人教当”,脑海中出现了这幅场景,被别人教唆,想把曾经的誓言都辜负,这反映了他的患得患失的心态。最后一句引用宋玉《高唐赋》中楚王和巫山神女的典故,词人希望他的爱情也同《高唐赋》里的那样,但现实生活中那位“行云”,她的行踪飘忽不定无法寻觅。
全词以委婉的手法,将词人从相见、相知、相爱到离别的感情经历娓娓诉说,句句满含着对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他因用情产生对恋人变心的猜测与怨意。
山中高卧六十霜,青云为佩霞为裳。南溟六月赤虹起,群仙跨之来翱翔。
河阳不数种桃家,红杏天边一片霞。谁似毗山双燕起,翩翩春醉曲江花。
美色
他生得柳似眉莲似腮,樱桃口芙蓉额。不将朱粉施,自有天然态。半折慢弓鞋,一搦俏形骸。粉腕黄金钏,乌云白玉钗。欢谐,笑解香罗带。疑猜,莫不是阳台梦里来?
虎丘七里塘,生祠何累累!榱栋高入云,丹雘纷陆离。
连墙与接牖,屹然竖丰碑。下承以赑屃,上蟠以龙螭。
华文表德行,大论抒猷为。某公居官日,曲折行其私。
析利如秋秧,忘却民膏脂。文中颂清节,饮水迈伯夷。
某公居官日,断狱无矜疑。五刑任喜怒,罔恤童与耆。
文中颂仁爱,皋陶为士师。周览谀悦文,一例惭恧辞。
旧有遗爱人,行政介且慈。行如打包僧,萧然去官时。
士民走相送,各各涕涟洏。谁为建祠宇,惟留后人思。
好官无生祠,墨吏有生祠。好官与墨吏,行人知不知?
越罗复幔茱萸红,蹙金绣带蟠双龙。铜盘腻烛传香蜡,帘箔星光钉文甲。
金刀割红□釜烹,豆蔻压春赪玉罂。神仙舞盘踏月行,雁沙印雪留云缨。
朱丝泠泠金粟柱,风流上客琼林主。碧海烟中采香妇,湿花仙骨沾春雨。
挂红箫,荡波绿绉兰桡。起鸳鸯、睡乡初醒,勾留香渚银桥。
看无尽、夭桃艳粉,描不出、脆柳宫腰。七字分题,一轮添韵,锦湖风月共逍遥。
珠帘捲、拈花微笑,露出镜中娇。那怪得,风魔少伯,我也魂消。
两峰高。青天外落,半空云起千条。山如黛、眉横浅印,裙似水、纹掬轻招。
渔曲声流,禅灯影泻,晴晴雨雨尽良宵。馀更有、晓烟暮树,触处慰无聊。
钱塘景,从今领取,去听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