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因文成名,也因文惹祸,酿成了轰动一时的“清风”诗案,这首诗因此成为诗人的断头诗。
徐骏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清朝当权者认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是诗人在嘲讽清朝统治者不识书,不适合统治。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当时清朝盛行文字狱,凡清统治者认为有碍于专制集权统治的著述、文字,必兴起大狱,肆意株连。其中比较突出的康熙二年的庄氏明史案、雍正六年的吕留良案等等。清朝大兴文字狱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其后果极其严重,极大地摧残和钳制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徐骏,字冠卿,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进士。江苏昆山人,康熙朝刑部侍郎徐乾学之子,顾炎武的甥孙。
水帘洞口梅花村,梅花不见馀冰魂。美人已随明月没,依稀缟衣来黄昏。
翠羽啾嘈怨幽谷,白云黯淡愁荒园。使君苦寻千万树,一冬冲雪忘寒温。
急须更植遍岩壑,依之吐纳扶桑暾。尽教玉女插云髻,复为老人遮松门。
千秋梅花作汤沐,四百君当闻此言。一罗一浮再开辟,花时招我倾清尊。
病怀久与世相违,疏乞归田诏许归。辞阙犹沾光禄酒,束装还有尚方衣。
两京水陆寻征路,三晋山河想旧扉。金马玉堂回首处,青霄唯见五云飞。
我昔当尔岁,小技尚未售。尔年方十七,已作泮宫游。
今兹二十一,年富力更优。天姿或可造,勿与庸俗俦。
所居好恬静,落落迥不犹。期保千金体,心气归和柔。
此是养生诀,并为学业谋。传薪今赖尔,力穑当有秋。
暑梦虫虫似醉中,片云挟雨过长空。不知秋色来多少,分数煖凉卜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