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汉高祖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汉高祖在沛县丰邑起义,乘机运如跃过龙门之鳞。

他奋起举三尺剑取天下,向西消灭暴虐无道之秦。

十月里众贤如五星相聚,七年内定天下四海从宾。

强大的势力威震着天地,身居皇位统治天下人民

忆昔日与项王尊奉怀王,要约之时志向还未能伸。

在鸿门宴上险遭遇不测,在荥阳对峙又受困蒙尘。

穿戴的甲胄都生了虮虱,将军士兵征战多么苦辛。

韩信彭越乃驱使的爪牙,张良陈平是亲信的谋臣。

显赫霸王所建的西楚国,顷刻间化为荒丘与荆榛。

注释

汉高祖:即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字季,初为泗上亭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涉起义,刘邦亦起兵于沛,号为沛公。后与项羽分兵入关破秦。刘邦先入咸阳,项羽后入关,自据关中,封刘邦为汉王。后刘邦定三秦,与项羽经过五年的争战,击败项羽,称帝,国号为汉。

跃鳞:跳过龙门的鲤鱼,喻人登上显赫的地位。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三尺剑:《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五星聚:即五星联珠,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见于一方。古人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作为历元,称为七曜齐元,这种现象很少见,附会视为祥瑞。

宾:归服,顺从。《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高抗:刚强。《后汉书·梁鸿传》:“(高)恢亦高抗,终身不仕。”

人:应作“民”,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

契(qiè)阔:要约,生死相约。汉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鸿门:在今陕西临潼东,又称鸿门阪,为项羽驻军并与刘邦会宴处,见《史记·项羽本纪》。薄蚀:日月相掩蚀(食)。《吕氏春秋·明理》注:“薄,迫也。日月激会相掩,名为薄蚀。

荥阳亦蒙尘:汉王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被困,绝食,以将军纪信诈为汉王,诳楚,而汉王率数十骑春西门遁逃。蒙尘,蒙被尘土,多喻帝王流亡或失位,遭受垢辱。晋潘岳《西征赋》:“当光武之蒙尘,致王竺于赤眉。”

虮(jǐ):虱子的卵。介胄(zhòu):披甲戴盔。《史记·绛侯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爪牙驱信越:刘邦以武臣韩信、彭越为爪牙。爪牙,喻武臣。

腹心谋张陈:刘邦以谋士张良、陈平为亲信。腹心,亲信。

赫(hè)赫:显赫盛大的样子。《荀子·劝学》:“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西楚:即今淮北一带。《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史记集解》引孟康曰:“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

赏析

  此诗前八句概述刘邦起义到据有天下的过程,之后四句写刘邦和项羽关系的转变过程,最后六句点明刘邦战胜西楚霸王夺取天下的缘由。全篇一气呵就,造语雄健,神采飞动,如行云流水,自然浑成而感情充沛。

  此诗用平声真韵,一韵到底,杂以偶句,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古诗。起笔二句高度概括了刘邦自沛县起义至登上显赫地位的情形。“跃鳞”二字,比喻形象生动,用得极妙。

  接着二句写刘邦手提“三尺剑”,率军攻入武关,占据威阳,使秦二世投降,消灭了无道的秦朝。再接着四句写群雄并起灭秦,后刘邦任用群英,用五年时间击败项羽,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其威势刚猛,震动天下,使诸侯宾服,登上了皇位。

  “五星聚”三字尤妙,既是吉祥语,又是新巧比喻,暗示了刘邦必然得志,贵有天下民。之后四句揭示刘邦和项羽的关系:始而联合灭秦,后而分裂对抗。

  前二句言二人共同抗秦,曾“约为兄弟”;后二句言刘邦在楚汉争斗中两次遇险:一是刘邦赴鸿门宴,差点被范増、项庄谋害;二是荥阳之役,汉军被围,刘邦乘间逃遁。此二例选材典型,见出刘邦愈挫愈奋,在紧要关头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最终获得胜利。

  最后六句揭示刘邦战胜西楚霸王夺取天下的缘由:一是将士征战的苦辛,二是善于驱使韩信、彭越等爪牙,三是善用张良、陈平等谋士。其中,最后的“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二句以批判的眼光总结朝代废替,兴亡感慨之叹喷涌而出,并以此告诫统治者以前朝为鉴,有一定的现实指向性。

  全诗用传体将汉高祖一生重大经历浓缩入诗,以创业之艰难烘托其建立西汉王朝的伟大功绩,同先唐其他诗作感情基调一致,而全用史事,选材典型,简练概括,寓慨良深。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叹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的咏史诗,是诗人读了《史记·高祖本纪》之后所作,大约写于贞观初年。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河东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贞观年间,征召回朝,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礼部尚书、魏王老师,封永宁郡公。贞观十三年,病逝,追赠吏部尚书,予谥号为懿。

  猜你喜欢
二年流落大梁城,每送君归即有情。别路算来成底事,
旧游言著似前生。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怜烈士名。
至竟男儿分应定,不须惆怅谷中莺。
周顒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坡。
今日隐侯孙亦老,偶寻陈迹到烟萝。
把茅未就橐悬罄,奎画飞来天雨花。
欲职高人归宿处,佩霞长侍玉皇家。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富春咫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葭管动飞灰,梅花处处开。寒轻沧海上,春自一阳回。

霁色明雄郡,欢声满越台。双凫仙令地,五马使君来。

莅政垂三绶,兼人备四才。剖符虽叠叠,游刃更恢恢。

好尚从宽猛,风云待化裁。看公经纬略,计日列三台。

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入溪湾。
此中猿鹤休相笑,谢傅东归自有山。

师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胡为衲子归,以响答空谷。

顾我尘垢身,拟向禅河浴。更愿张佛灯,为我代明烛。

学省初兼禁直稀,故人同署却相违。食馀苜蓿承朝日,坐候棠梨过夕晖。

预喜奉祠秋寺烛,定知催襆早朝衣。今晨瘦马经门巷,想拥青绫尚掩扉。

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

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

多谢空门客,时时出草堂。从容非有约,淡薄不相忘。
池映春篁老,檐垂夏果香。西峰正清霁,自与拂吟床。

苦雨经旬久,溟濛势未收。细声来短盖,横点透重裘。

涧曲水流急,峰深云气浮。此行吾自喜,所念老农忧。

小谷疏林受数家,年芳犹有刺桐花。白云不为青山地,截断前峰两髻丫。

黟川诸李今寂寞,潞州残圭大不恶。燕侯固穷亦好事,探囊持赠意不薄。

眼明见此陈家玄,径呼毛颖作七言。故知身外俱长物,子墨客卿聊忘年。

窆石何因乞鼎言,开函字字泪潺湲。两朝芹曝臣心切,一日丝纶帝命尊。

虚拟杖藜游五岳,尚馀词藻动中原。趋庭往事今流水,万卷空馀手泽存。

湛湛良秋,煜煜佳树。开我怡轩,兄弟既具。千里同心,吹兰断金。

矧我连气,后裾前襟。鸿飞自南,有肃其行。顾念徒侣,悲鸣徬徨。

浮云东西,顷刻万熊。脂车在门,莫知所届。图书四陈,短檠二尺。

秋风相提,夜以继日。雀鼠营营,风雨凄其。一隙不涂,摧倾继之。

虎豹堕地,气能食牛。松柏盈尺,岁寒不忧。来日大难,去日苦多。

今日何日,勖哉短歌。

积雨伤春半,忽晴欣日迟。江山皆景色,花草自天时。

独饮吾难醉,有怀君未知。何时同旧榻,清语破前疑。

料理归期不作难,等其一坐蜕白云轩。
去来自熟三生路,谈笑聊书四偈言。
舍利虽藏多宝塔,化身应返给孤园。
阴功若证菩提果,更与众生洗病根。

暮色万物浅,海山秋遂深。蛟寒依石窟,楼回出村林。

叹逝惊生意,蠲情费道心。西风汝须惜,疏鬓讵能任。

子晋栖霞境,高高出世埃。
直疑天上去,归认下云来。
银汉星辰近,金庭洞府开。
迟明欲回首,更上降真台。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