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楚山和秦山之上都有白云,白云到处长久地跟随着您。

长久跟随您,您进入楚山里,白云也跟着你渡过了湘水。

湘水之上,有仙女穿着萝衣,白云在那里可以停留,愿你早些找到归宿。

注释

⑴刘十六:李白友人,名字不详。“十六”是其在家族中兄弟间排列长幼的次序数,唐时常用这种次序数来称呼人。

⑵楚山:这里指今湖南地区,湖南古属楚疆。秦山:这里指唐都长安,古属秦地。

⑶湘水:湘江。流经今湖南境内,北入长江。《水经注·湘水》:“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⑷女萝衣:指的是屈原《九歌·山鬼》中的山中女神。《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王逸注:“女萝,菟丝也。”朱熹曰:“言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洁也。”

⑸堪:能,可以。

鉴赏

  诗命题为“白云歌”,诗中紧紧抓住白云这一形象,展开情怀的抒发。白云向来是和隐者联系在一起的。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白云便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了。白云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这首诗直接从白云入手,不需费词,一下子便把人们带入清逸高洁的境界。

  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这首送别诗不再从别的方面申叙离情,只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从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这朵白云便与他形影不离,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云堪卧君早归”,祝愿他高卧白云为止,可以说全诗从白云始,以白云终。读者似乎只看到一朵白云的飘浮,而隐者的高洁,隐逸行动的高尚,尽在不言之中。胡应麟说“诗贵清空”,又说“诗主风神”(《诗薮》),这首诗不直写隐者,也不咏物式地实描白云,而只把它当做隐逸的象征。因此,是隐者,亦是白云;是白云,亦是隐者,真正达到清空高妙,风神潇洒的境界。方弘静说:“《白云歌》无咏物句,自是天仙语,他人稍有拟象,即属凡辞。”是体会到了这一妙处的。

  这首歌行运笔极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首句称地,不直言秦、楚,而称“楚山”、“秦山”,不仅与归山相应,气氛谐调,增强隐逸色调;而且古人以为云触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云。择字之妙,一笔双关。当诗笔触及湘水时,随事生情,点染上“女萝衣”一句。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女萝衣”即代指山鬼。山鬼爱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汉代王逸注云:“所思,谓清洁之士若屈原者也。”这里借用这一故实,意谓湘水对洁身修德之人将以盛情相待,进一步渲染了隐逸地的可爱和归者之当归。而隐以屈原喻归者,又自在言外。末句一个“堪”字包含无限感慨。白云堪卧,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这个“堪”字,“君早归”三字虽极平实,也含有无限坚定的意味了。表现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锋芒。

  此诗采用了歌体形式来表达倾泻奔放的感情是十分适宜的。句式上又多用顶真修辞手法,即下一句之首重复上一句之尾的词语,具有民歌复沓歌咏的风味,增加了音节的流美和情意的缠绵,使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刘十六归隐湖南所作。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怀着济世之志,奉召来到长安,然而长安的政治现实,把他的期望击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虑到将来的去向和归宿。此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莫唱阳关曲,
泪湿当年金缕。
离歌自古最消魂,
闻歌更在消魂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
不系行人住。
人情却似飞絮,
悠扬便逐春风去。
先生居处所,野烧几为灰。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
地宁销志气,天忍罪清才。古木霜风晚,江禽共宿来。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
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
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
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淮河流水尽芦苇,明府冰清貌苦羸。却说故人禅灶冷,为烹一尺鳜鱼肥。

离人南浦多春草,越鸟栖枝有早梅。

俏垂双鬓,窣地行来花有影。不怕生疏,一点灵犀惯吃虚。

再三临镜,偏是何郎工傅粉。十斛明珠,抵得当筵一笑无。

绮罗队里挥金客,红粉丛中夺锦人。
今日匡床卧摩诘,白藤如意紫纶巾。

屏山莺劝寻春驾,窥窗绮日眉初画。妆罢卷帘齐,晓风吹绣衣。

江城花未嫁,湖舫如潮下。何处约邻姬,前村杨柳西。

九一初寒有自。朔气任从开肆。是处蛮严凝,正遇中冬节至。藏异。藏异。内隐新阳欲施。

小径迂回草欲迷,村居如在瀼东西。为煎新茗频敲火,自扫残花恐污泥。

白首十年吴下客,伤心千古越来溪。群贤何日能相顾,重为湖山一品题。

月晕惊亏薄,川流骇沸腾。忧勤终爽豫,报施似无凭。

长夜扃银海,愁云惨玉绳。圣心哀念切,素幄每晨兴。

拣西南好处创幽居,小结两三楹。有数竿修竹,五株疏柳,四野来青。最喜诗朋酒友,□共缔幽盟。放浪形骸外,不事浮名。足迹何曾入市,□性□樗散。不惯逢迎。叹区区逐利,抵死起纷争。争如我、清风皓月,助吟怀、何用一文□。□□□、迭为宾主,啸傲忘情。

夜凉挥麈谈风月,清兴真教俗虑删。银汉不流星斗转,一天秋思满人间。

乍闻人语觉殊方,万叠山溪出内乡。
梦里潇湘云缥缈,望中函谷树青苍。
衰年不得为秦赘,多病犹堪学楚狂。
囊底余金曾卖赋,令人到处说元王。

隆冬谁谓地无冰,阴气凝寒放晓零。小涧化为银玫带,层崖换作玉围屏。

收藏孤鹭沙边白,埋没苍松岭上青。便欲寻梅须踏雪,不妨拥氅上高亭。

鸡鸣太白高,人事迫人起。晨钟敲一声,兹为忧患始。

我生鲜营扰,百虑皆芟除。能使终日心,长如未晓初。

富春江上客星孤,故国田园久已芜。欲报劬劳因负米,谁怜辛苦引群雏。

鳌牵瀛海心原壮,书上秦庭计太迂。纵是昨非知伯玉,发添斑白叹头颅。

绮窗红豆记相思,宛转柔肠十二时。春到苔钱圆处绿,个侬心事少人知。

投子投子,机轮无阻。要吞即吞,要吐即吐。若还殢齿粘牙,争得超今迈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