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qiān)裙:撩起衣裙。
卷蓬:随风卷起的蓬草。
叠双:指一箭射中两件猎物。
逢:碰上、遇上,这里是对敌、抵挡之意。
诗的首句简要地介绍了主人公的姓名、性别和大概年龄。“雍容”用在句中,既指主人公的名字,也暗示了她的气质,有助于形象地层现李波小妹坚定自信、遇事从容镇静,应付裕如的性格。
诗文以“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短短两句,将李波小妹的英姿栩栩如生地显现在读者面前。李波小妹撩起衣服飞身上马,骏马奔驰,迅捷而轻快,衣衫在马上飞动,好似被风卷起来的蓬草,她以百步穿杨之能,左右开弓,每箭能够射中两个猎物。在这里,“褰裳”、“逐马”的行动描写精细、准确,它与“如卷蓬”的生动比喻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现了李波小妹高超的骑术。“左射右射必叠双”,则一方面赞扬了李波小妹神奇的射猎本领,另一方面,显示了她非凡的战斗业绩。
最后两句,诗的笔势一转,面对能骑善射,英气逼人的李波小妹发出这样的感慨:李波家的妇女尚且武艺卓越,那么,李波家男子的武艺一定更加高超,无法抵挡。该诗把李波小妹作为衬托和铺垫,通过赞美她的骑射本领,从而颂扬李波一伙的人马精良、武力强大,所向无敌。
在诗尾点出题旨,收结颇为得体。可以看到,对于以李波为首的这支民间武装力量,官府和地主豪绅引以为患,而老百姓却非常拥护,并高度地加以颂扬。
全诗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把李波小妹盘马弯弓、勇敢善战的形象塑造得丰满生动,精神气概表现得鲜明突出,达到了“字立纸上”的艺术高度。诗的格调刚健豪放,与南朝民歌的纡回宛转,大异其趣,充分显示了北朝民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霸城月照仙人泪,不逐魏宫翁仲二铜驼。久作劫灰飞帐构,犹存景初字洛灵。
儿爱芳林好,夺得蛾眉供洒扫。弸彋想像薄罗风,传与千年尚方造。
流苏翠羽光零乱,土上出金妖识换。文成石马大讨曹,水吐玉蜍才效汉。
碧筒平坐朱竿密,八分应认仲将笔。摩挲仿佛陵云台,小缩波痕劲无匹。
更闻昭烈能自贬,御用都归销鋊焰。一枝古色出重缄,留向人间鉴奢俭。
梵楼寂似空山空,空庭古绿吹古松。古松化烟不化水,月愁烟障烟愁风。
江风过城却当夕,松盖亭亭月初直。梦中抱瓮坐庭石,酒有松香露来滴。
松露一滴酒一觥,醉看衣影松枝横。风斜激影作云片,吹上瑶坛鹤背青。
解舄还上方,归山据枯槁。禁足结僧夏,陈编谢探讨。
隐几或过昼,凝尘遂忘扫。行庭编见人,谁或践生草。
实由筋力衰,无复驰走好。前年当此时,严召出城早。
追度龙门水,赐见沙领道。鼎湖忽踰年,始克罢趋造。
感君素履咏,幽贞可长保。番番茹芝人,长歌岂知老。
早被时流白眼横,绝交又到孔方兄。无才挟瑟长安第,有梦游仙太上京。
卖卜祗应师季主,著书何必效虞卿?谩言耽酒须微禄,谁许官田种秫粳。
蜜瓣重重玉作围,就中消息孰能窥。待看水月澄明际,彷佛观音化现时。
巫峰十二青参差,石形俨现仙娥姿。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
仙衣缥缈仙裙湿,云影飘飖雨声急。阳台朝暮不胜情,高唐想像愁无极。
梦中奇遇事杳冥,公子雕辞亦胸臆。荒凉古庙屹江干,台空不见行云迹。
游人怅望尚徘徊,古碑寂寂荒莓苔。
世间蛱蝶亦无数,仙乎独数太常署。自元以后不计年,适从何来何所去。
昨冬长至除斋宫,奉常奏记关宸聪。诘朝栩栩出秘室,雪地顿觉春光融。
官司惊告礼官喜,入视亲呼飞复起。锦函恭进香案前,五色云中阊阖启。
召询始末天颜开,传观九列欢如雷。锡名仙蝶送归署,异数一日传金台。
奎章煌煌记天笔,永与星云灿东壁。金鳌退食赐和多,《尔雅》虫鱼记难悉。
我闻寿恺之世无瑞无,跂行蠕动归洪炉。燕知背岁龟献洛,游泳元化群伦俱。
况当南交桂蠹西宛马,缅甸驯象纷来下。非关微物应时来,别有神明格天者。
不然漆园之梦滕王图,银须玉拍随秋枯。何为此蝶独寿世,缺翅竟入承明庐。
岂逢南郊告大有,有脚春生圣人寿。八旬天子庆无疆,祝嘏明年遍环薮。
鱼潜太液抱珠游,鹿放长春戴月呦。蝶飞祇绕宫墙畔,不向罗浮海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