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萧萧阿兰若,桑苧有故家。佛屋倚高寒,僧蹊抱攲斜。
殷勤泉上客,流落瘴海涯。蜑酒压梨楂,蛮烹啖蛙蛇。
光洁镜一奁,照影空自嗟。老僧荐茗粥,芳鲜凝露华。
驱除鼻中雷,扫尽眼界花。飘飘思凌云,摄身上苍霞。
太白天将军,夜来穿月出。光芒一何长,直使阴精失。
吁嗟兵象见,变乱将无日。怜君虎豹姿,自此难安佚。
子房青云士,高尚素无匹。一朝去从军,鞍马如风疾。
经营罗甸兵,左右哀牢帅。天心早能知,王命多论述。
英雄方缤纷,囊括须高密。王侯宁有种,厮养亦胶漆。
仲夏珠江湄,送君情洋溢。离支堆玉盘,花露甘如蜜。
半醉即扬鞭,乳羊啖未毕。慷慨辞故人,故人多卓逸。
羊裘钓泽中,亦有男子一。
玉笙残,铜斗涩,斑管抛荒久。浪传钞,词两卷,原非秦七黄九。
苏完才子,管领苏台,为政最风流。兴往情来,琼瑶赠我报之玖。
拌作词场冯妇。齿冷屯田柳。重检点,箧中书,刊成百卷还又。
花间婪尾,尖合浮屠,赖有此编留。买菜求添,沾沾可笑否。
盈盈仙蘤忽双开,似把轻罗一样裁。绿蒂相扶真艳出,芳心齐送异香来。
浪吟莫惜诗千首,烂赏何妨酒百杯。剪寄黄堂有馀爱,也应蝶梦不空回。
湖光围万顷,数椽小筑,栖影傍岩阿。浮家浑未稳,滚滚洪涛,懒更著渔蓑。
蘋洲一笛,便清游、不钓风波。已嬴得、鸥边鹭外,时听扣舷歌。
蹉跎。年华似水,经岁相思,又秋窗灯火。试与论、春风词笔,未肯消磨。
孤高底羡元真子,算垂纶、兴已无多。情自好、更营安乐新窝。
皓月凌空照绿波,广寒宫里舞嫦娥。凭谁扫却蟾蜍影,天下清光应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