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得到皇帝宠爱的宫女的得意和欢乐情状。“花枝”喻写灿烂的春光,“凤管”喻指欢乐的歌舞。这两句叙事的角度为班婕妤自己。首句写出班婕妤所见:又一个美人出现在建章宫里。这在她心里,自然是一个不祥的征兆。次句写班婕妤所闻:赵飞燕所居的昭阳宫里,彻夜凤箫之声不歇。两句都是客观地平平叙出,实际上融入了班婕妤无尽的失意和孤独,新人的蒙宠和她的被弃损也在暗中作了强烈的对比。
后两句是模拟班婕妤的口气对皇帝宠爱宫女的质问。“双娥几许长”意即打扮得如何美丽?这是对“承恩者”乔装巧扮的讽刺。这两句问得很冷峻,同时又可以看出,所谓婕妤之“怨”并不在夺宠的宫女身上,而在喜新厌旧的汉成帝。在结构上不但突出异军,而且挖掘主题深意,见出诗人见识的高超。倘若班婕妤只是怨君王不来陪伴,或只是怨赵飞燕妖冶惑主,则仅为女人的拈酸吃醋,境界就要大相径庭了。
物华生意隔湘帘,睡起残妆思更酣。微笑竟穿花畔去,背人低语折宜男。
仙裳宫袖拥龙舟,一夕兵来罢盛游。万户千门兵烛冷,六军百职布袍秋。
御桥路坏盘龙石,金水河成饮马沟。日暮胡笳和羌笛,舞儿羞见锦缠头。
出戍苍梧志略雄,少年期尔奏肤功。江头折柳牵舟绿,峡内看花绕路红。
报国一腔身是胆,断妖三尺气如虹。秋来露下氛烟靖,昼捲旌旗唱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