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注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赏析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张旭
  张旭(约685年—约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猜你喜欢
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
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龙骖晓入望春宫,正逢春雪舞东风。
花光并洒天文上,寒气行消御酒中。

象之为兽,形体特诡。身倍数牛,目不逾狶。鼻为口役,望头若尾。

驯良承教,听言则跪。素牙玉洁,载籍所美。服重致远,行如丘徙。

瑞宿当年降世间,祁山深处著仙坛。
梅开冰壑珊瑚瘦,崖耸晴空碧玉寒。
清气胚成龟鹤相,丹田炼就虎龙蟠。
待教须鬓浑如雪,恰写耆英与世看。

水精眠梦人消渴,不赐金茎。凭仗纤琼。旋起春雷出素瓶。

一匙还乞蛮姜点,石乳花腾。两腋凉生。风味清于醒酒冰。

澬水西来绕县流,烟波远接洞庭秋。津头客舫足江货,岸畔人家多竹楼。

甘垒草荒秋月淡,裴亭树老暮烟稠。浮丘仙子何须问,我亦当年赋远游。

柳带抽春寒气浅,风光晓引春楼怨。
关山行人久不归,鸾瘦舞腰双绶缓。
锦书难寄北征鸿,归飞海燕翻晴空。
芳菲韶景伴愁老,兰苑桃花落照红。
四鼓婴儿跨凤。姹女欣然持*。性命两停停,自是睡轻无梦。无梦。无梦。瑞气祥光簇捧。

未有青山可隐居,小轩洒扫即吾庐。窗延岚翠当欹枕,室透阳光就曝书。

称药喜多良友至,覆杯誓与酒人疏。焚香细读闲情赋,一笑扬州梦觉初。

数子一时秀,高斋即近邻。交因文字合,情以往来亲。

欲效他山助,深惭腹笥贫。还应遭剪拂,枥马更精神。

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岂使谏臣终屈辱,
直疑天道恶忠良。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
谁是后来修史者,言君力死正颓纲。
今夕知何夕阳,此声非恶声。
窗前疑月色,枕上误天明。
未必皆三唱,惟应只四更。
姑苏城外寺,此际已钟鸣。

双栖翡翠两鸳鸯,巫云洛月乍相望。谁家妖冶折花枝,蛾眉?睇使情移。

青铺绿琐琉冶扉,琼筵玉笥金缕衣。美人年几可十馀,含羞转笑敛风裾。

珠丸出弹不可追,空留可怜持与谁。

虎头玉照南北岭,麟角石盆三两峰。

瀛洲西望沃洲山,山在平湖缥缈间。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胸中丘壑笔端移,为客三山又许时。夜雨不禁孤馆梦,秋风偏起故园思。

交情锦轴诗千首,送别阳关酒满卮。他日壶山相忆处,岭梅毋惜寄南枝。

急雨呜空壁,轻寒上薄帏。
愁多空被酒,梦短不成归。
暗想桃花落,遥怜燕子飞。
偷儿欺客寝,夜静卷春衣。

十五圆非今夜圆,只因圆处减婵娟。有钱时节常常是,恐与姮娥不有缘。

屏列郡南隅,子真常此憩。雨欲泽人间,云霞先掩蔽。

蕉雨松风夜寂寥,蒲团竹榻病萧条。梦魂飞泊无拘管,忽赴黄花百里招。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