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反映了元好问推崇建安诗人刘琨的具有雄浑刚健风骨之美的诗歌。他首推曹植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为诗中“两雄”,以“坐啸虎生风”形象地比喻他们的诗歌风格雄壮似虎。曹、刘是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钟嵘评曹植的诗“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评刘桢“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艳,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标举曹刘,实际上是标举了他们所代表的内容充实、慷慨刚健、风清骨俊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
西晋诗人刘琨,被认为“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才略》),“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有“清拔之气”(《诗品》)。元好问推出刘琨,正是从其可比建安诸子的慷慨悲壮,梗概多气的艺术风格着眼的。
马促车催去一朝,无恩有怨且须消。丁香不是中行舌,肯把中原事事教。
碧空圆镜展。无端幻出,交柯零乱。望里阴阴,占却广寒庭院。
自倚阎浮树影,怎禁得、阴郎偷眼。尘雾卷。丁丁玉斧,等闲飘散。
遥睇露脚斜飞,似坠叶霜林,峭风轻剪。唤作天香,终是药娥愁见。
记否王孙去久,且归咏、淮南秋怨。清漏转。霓裳旧歌重按。
灵凤怀远音,梧枝伤早枯。孤凤栖故林,哀鸣哺其雏。
妾身固有死,岂不有舅姑。朝采陌上哺,暮辟闺中纑。
蚕缫杂丝纩,纺织充裙襦。家尊足纤温,妾衣自粗疏。
怡问审寒燠,敬进备鲜腴。生事一以尽,葬祭无违踰。
桓桓树董宗,黾黾鞠子劬。谆谆贤者从,臻臻圣人徒。
不幸妾有身,不幸妾有夫。有夫不终老,有身徒区区。
所幸妾有子,不愿表门闾。膏沐不为施,素发今被□。
妾身亦有死,妾今知免夫。
兰月如烟。夜深人静,凉露涓涓。一摺朱栏,几竿翠竹,倩影堪怜。
盈盈小立风前。病新起、钗横髻偏。淡墨裙儿,褪红衫子,画里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