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廉节俭的县官,来到了一处住着人家的深谷中。
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清寒的竹林,一座小桥从开得绚烂的野花中穿过。
石碓舂米的声音充满了春天的山涧,采桑的梯子靠在碧绿的桑树上微微倾斜。
田舍主人说近年来庄稼成熟收成不错,前村的酒都可以去赊。
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稔(rěn):庄稼成熟。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
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中间四句都是景物描写。其中有诗人一路访问、游览的行踪,也有山村农民愉快地劳动的场面。
诗人穿过青翠竹林掩映的小径,走过小桥,边走边观赏清涧两岸盛开的野花。春水涨满了山涧,哗哗地流淌着;设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转动、起落,发出渲闹的声音。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唱着一首五谷丰登的歌。接着,诗人步入桑树林。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桑叶。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说明桑树的丰茂,叶子的肥硕,也预示蚕茧的丰收。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和平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结尾两句,是田舍主人对诗人的谈话。他告诉来访的客人:近年来这里的收成不错。在前面的村子里,买酒还可以赊欠呢。这两句以农民自己的语言,描写他们以辛勤劳动换来的丰足生活。语言朴素而有情趣,形象而逼真地表现了农民的口吻和心理。
鉴赏这首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第二联的“入”、“穿”两个词的运用。“入”写出了春天里此处茂林修竹生机勃勃空气清新的景象,“穿”写出了春天此处野花遍地的美好可爱而又淳朴自然的的农村田园风光。而这一“入”一“穿”所引出的景象则又为下文描写张谷田舍生活的情景起了烘托和映衬的作用:就在这样的“寒竹”和“野花”的“深谷”之中,生活着淳朴闲适的农家。二是对农家生活情景的描绘,诗人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写农家生活的环境,用农人的口表现农人对收成和生活满足,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情景。
湿云初放红楼晓,丝丝雨残犹陨。淡写山眉,轻笼日脚,笑我清游无分。
余寒尚紧,恁绕过春分,海棠吹尽。忽忆苏堤,香泥多少袜尘印。
闲愁几番自遣,一鸠啼午寂,难寄芳讯。小市评花,幽坊换酒,谁念鬻茶风韵。
蟾蜍砚润,记采壁题名,旧时疏俊。待约明朝,刺船应未稳。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家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
玉螭阶侧凤池边,接武严徐愧昔贤。天骥绝尘方万里,知君不顾绕朝鞭。
女甥携抱远相从,骨肉情深反负公。南郑江头三尺冢,夕阳衰草万山中。
病夫平生沧海情,南征喜得王时行。天津桥边秋气清,邀我醉游刘伯耕。
投壶叫白意未已,乃复较射城西营。刘君膂力信莫当,控弦运肘固所长。
王郎生长在南方,亦能左挽五石强。调弓坐使猛兽伏,矫矢岂有飞禽翔。
当场角胜不相降,神臂拍张人堵墙。伶人考鼓舆台走,白日冉冉回精光。
锋翎冲撞气益扬,观者颜色歘沮伤。熊渠以上合比数,拔胜之辈斯寻常。
病夫虽然力不足,见尔谁能分碌碌。腾身即把忘归接,引手转被繁弱挶。
沉思重自咎,百罚敢辞辱。忽忆先皇时,此技何曾录。
承平却作凶器比,丧乱始识文事局。乾坤比年氛䘲厚,幽豫青徐虎狼吼。
专城将军习逃走,遂令死者十八九。至今楚蜀犹未夷,六军虽众能者谁。
辕门衣冠更宽博,教场藜苋成町畦。吁嚱王刘学孔子,反有馀力从事此。
幸须为国收多垒。吾闻兹艺德之辅,匪直区区为阅武。
君不见矍相圃,公罔之裘扬觯语。卫昌蒙羿巧弗取,射乎射乎吾愧汝。
汲涧冷分山月,唫川影弄溪云。著处风光如此,分明物外乾坤。
后大惟堪粪,文犁未中牲。偾豚骄莫敌,卫犊蠢忘生。
诈挟吞书幻,疑多望月惊。庮难供脍炙,往往夜中鸣。
露华网户参差光,碧筠粉薄如栖霜。凉堂下帘帘窣地,素手无分玉如意。
燔膏作镫檐不红,夕抚绿绮空窗中。一声凉破楚天碧,去雁叫影思离鸿。
南山点苔愁向晓,独客朣朣涉长道。楼前月浪卷衣来,梦里江声隔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