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
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
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花,深深地皱着蛾眉,如茵的绿草也因人的践踏而变短。蛾,蛾眉。蕊,指花。浅,短。“颦深”,从形方面写出花残,从神方面写出花怨。“蹴浅”,谓草经过无数游春者的践踏,已狼藉枯萎。首二句描绘出一幅暮春景色,并暗点“怨”字,笼罩全篇。两句带出第三句,写抒情主人公由眼前残春之景而引起对“韶光迟暮”、青春易逝的“暗省”和感喟。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从诗词作品所描写之“物”中的感情色彩,亦可知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心态。“颦深”虽写的是花,却表现抒情主人公的哀伤与愁怨。是的,百花凋残,“乱红”处处,已能令自感“迟暮”的女子触忤愁肠,何况她又是一个“情种” ?“断无”二句,由上文“迟暮” 生发,进一步从正面写出她由暮春之景而引起的哀伤。“断无”句以双重否定,再加一个“断”字,写出“痴”之必然。“替消魂”二句,由“痴”字带出,既是伤春,亦是伤己。下面承“乱红”写出落花飘零之“苦”:“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信,实在。“逐水沾泥”,这就是落花的命运! 春花娇美,命运如斯,显然是“太误”了。三句伤花,隐含着伤春女子的身世之叹。“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她盘桓于沾满落花的土地上,送别春归,百感交侵。粉娥,谓靓妆美女。“费”字,突出“送春归”的万千思绪。“低徊”从行为写其盘桓沉思之状。
上片伤春中隐含伤己之情,下片伤己之情由隐而明,刻画伤春女子的复杂心理,突出一个“怨”字。
过片一句,上承“低徊”,下启全片。她“随步”于落红狼藉的园中“香土”,“着意怜花,又怕花欲妒”——一“怜”、一“怕”,表现受过创伤的女子的复杂心态。但是,她还是要“怜花”的,不仅因为落花之可怜,还因为落花有与自己相似的“逐水沾泥”的“飘零”命运。“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她停下来,为落花唱着伤悼之歌; 她愿化作“微云”,傍着那遍地狼藉的落花。以下由怜花而伤己:“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前次在楼上跟爱人作别之时,她愁肠欲断; 她弹着筝,哀声阵阵,如泣如诉……“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如今,她独守寂寞的空楼,一如鸟之寒枝独栖。昨晚梦中惊醒之时,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哀筝” 以下,由花及己,终于写出被遗弃的哀怨。至此,读者不难窥知词中 “迟暮”、“消魂”、“信苦” 、“太误”、“欲妒”的真实含义。
要之,上片伤春,意在言外; 下片怜花伤己,意见言内; 最后以“怨”字为结穴,点明题旨。全词句句相联,连绵不断,正好表达抒情主人公缠绵悱恻之情。本篇所写,虽是传统之题材,但凄凉怨断,宛曲渊微,在同类作品中别具特色。
妫幄柔明训,尧闱保卫贤。别居长乐寝,让给水衡钱。
谨疾方加膳,收神亟去仙。宸襟增服纪,追报焕终天。
珍木无弱羽,广川饶劲鳞。皇都郁嵯峨,多士如繁星。
陈君在乡曲,少小驰芳声。去我三百里,可望不可亲。
昨予志广览,自越之燕京。见君长安道,一问知姓名。
却复讯动止,握手为予陈。自受相公知,忽忽复几春。
一朝去乡校,今作太学生。言温动有礼,志壮气自信。
晢颜口若海,丰下而长身。再往论文史,终夕如倒囷。
藻思蔚以妍,俨与骨相并。王良御八骏,技绝物有神。
一日骛千里,安得留其行。念予复南去,揽策临修程。
小见伺越鸟,秪入枪榆群。思君不能置,短篇陈素情。
天公知我性嗜奇,攒崖刬石排双峰。云边五窍尽谽谺,非具羽翼何能通。
我闻昔年邵宝妙仙诀,曾离蹇嵼入云穴。兹来也学出尘游,杖藜徐步登危屺。
怒石相争罅似门,气詟心惊疑欲裂。寻幽不惜神已痯,却怪天末斜阳晚。
穿松踏岫凸复凹,心地相平奇路稳。湖光万顷动地来,鱼龙隐现那能辨。
寄身埼礒瞰洪涛,须凛冰涧恒自勉。
昨过鹅肫一问津,湾湾绿浦月沦沦。风吟白露苍葭远,水宿鸥盟雁序新。
五夜星河难向晓,数家老寿莫言贫。谓余不是柴桑客,何似山中送酒人。
岁岁乡园惭阔别,今朝旧地访苏门。四围山色松边路,百道泉声竹里村。
胜会厨刚荐樱笋,丰年社喜足鸡豚。嗟予又逐红尘去,安得坡翁钓石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