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唤愁。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么功名是,如今悟解不。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吾怜范巨卿,悃愊不邀名。作吏竹林下,清风讼狱平。
与君同得罪,独窜夜郎城。万里巴江水,相思猿狖鸣。
又春帆带雨,暮角春寒,梦远吴天。拟伴梅花住,柰征尘点鬓,不似当年。
翠尊甚时重照,落月屋梁边。有多少离情,啼莺不语,江柳摇烟。
飞仙。渺何许,怕说与依依,归燕堂前。满目风光换,只青袍草色,漂泊谁怜。
但凭鲤鱼潮信,珍重递吟笺。想蝶扑帘栊,愁春未醒人倦眠。
灵祠躬祷极伸虔,唯恐愆阳病晚田。不恨高楼空宴月,却欣丰泽入民天。
且歌多稼将栖亩,莫赋嘉期动隔年。愧误宾轩侵夜散,阻看银界烂三千。
行迈已自劳,坐忘犹有为。动静二尘耳,一真非即离。
举头见青山,曲肱啭黄鹂。心安万境寂,境转何妨随。
琼枝悄舞,漏冷云数点,明灭庭宇。雪压香销,月暗魂迷,香瘦都无寻处。
似怜翠袖单寒甚,看扶起、盈盈窗户。想梦飞、不碍横斜,竹外水边来去。
记得西湖前度,玉容圆镜里,浅画眉妩。准约重游,又是黄昏,愁听一声翠羽。
几番酒醒参横夜,便疑到、苔痕如许。待他时、吹笛江南,满地碎烟零雨。
贫士若孤云,随风自缥缈。或来堕檐端,或去罥林杪。
浩然太空中,聚散凭秋昊。无依与有托,云自初不晓。
丞相吏朱云,大夫掾孙宝。二生自标置,犹道不为好。
古之贤达人,志不在温饱。不知古今人,何以异其道。
觅举趣为官,立意驰八表。家人方戛釜,明日晚餐少。
何者是远谋,一饭尽千巧。怀哉孔颜乐,乐处果不小。
饭疏食饮水,疏水具之早。有巷有箪瓢,优游足娱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