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首句写景,观景的眼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以“落日”起笔,既点明黄昏时间,又烘托气氛,重点落在“楼船”,点出别离主题。后句紧接前句,“澄江”照应“船”,“稳过”照应“楼”,“一片天”照应“落日”,过渡和呼应极为妥贴、平稳。“一片天”既可是落日之实在背景,又可是江天,落日映照水中,波光粼粼,则上下相映,已成一体。“稳过”的“稳”建立了“楼船”和“江天”的关系,也流露了作者对待离别的情绪基调,则由“落日”和“江天”所构成的一片美景不会因人物的情绪波动而破坏。

  次句由景及情,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在两方的情意之间,重点在使君的“留”,“依然”使时间向过去延伸,则又交织入使君和客许多言辞之外的因缘,也就是“留意”之所以值得“珍重”。所留之意虽依然,但已不得不别,“一川”即前句的“澄江一片天”,而“别”接应“稳过”,空间距离已悄悄推开,时间也悄悄转换,“落日”转成了“风月”,时间已由黄昏过渡到前夜。

  转入下阕,着眼点由使君转为客。上阕的“留意”经“别”的过渡转为“离绪”,留别至别离,视角已转。以夜半的子时划界,夜可分前后,则“风月”当“前夜”,“永夜清霜”当后夜,景象已判然不同。“危弦”点“楼”,“幕毡”点“船”,都照应上阕,用字仍不虚设。时移情移,空间亦暗移。

  永夜是夜到深处,深处即转,即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末句立即开朗,先用“明日”点出“清晨”,后用“晴空”点出时间正在向正午进发。“明日回头江树远”是空间的进一步推移,“回头”是客的心理动作,是“离绪”的发展,但“江树远”已显出一片明朗和生机。“怀贤”点出使君和客的友谊基础为共同的志意相投,也在不自觉中流露出词作者作为忧国忧民大哲学家的身份。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将感情向大境界升华。“雁字连”,是在一片清澄中显出的自然界景象,雁南飞,又将北归,人之离别,正处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环之中。

  上、下阕所描写的时间是从黄昏到清晨,但这一小段时空变换是一段更大时空变换的转折点,使君和客的相会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使君和客的相别也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一别以后即属不可知,也许永远不能再相会,这就使词作所描述的小段时空变换有了特殊的意义。词作中时空虽步步变换,但上阕点出“留”,下阕点出“连”,已自然接续成“留连”二字,则人物的感情非“别”所能致。整首小令虽描写黄昏到清晨,但由“明日”一词可知下阕所写全属设想情景,而全词的时间中心点只是“风月从今别一川”的“今”,使君和客二人的感情通过“今”而相合,则一刹那已凝住永恒。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你喜欢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才行古人齐,生前品位低。葬时贫卖马,远日哭惟妻。
孤冢北邙外,空斋中岳西。集诗应万首,物象遍曾题。
人生不似月初圆。叹分飞、容易经年。凄惨断云片雨、□□□。□□□、□□□。
金钵小,玉槽慳。想至今、谁为相怜。多少旧欢往事、一潸然。空牵惹、病缠绵。

菊有黄花离槛边,怨鸿声重下寒天。偏宜小阁幽窗下,独自烧香独自眠。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里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退红休洗旧胭脂,转绿回黄恐后时。愧抱痴心供曲谅,暂挑风语耐沈思。

渡江何日迎桃叶,倚笛无心唱柳枝。相约试灯圆月夜,拓笺细谱定情诗。

朝乌随日至天涯,屋小真疑斗犯槎。黄道紫宸韩惺梦,青峰野水叠山家。

苍凉独起看残月,烂漫何心赋晚霞。惆怅寒梅窘盆盎,隔年犹有未开花。

夫荷戈,妻辟纑,渡江北来戍京都。京都主将多锦腴,夕幕朝衙驰复驱。

恨不为君西击胡,四十二载空良图。大儿官至执金吾,小儿廷评冤狱无。

诸孙亭亭俱丈夫,兴来一饮酒百觚。长歌激烈声呜呜,源溪冬寒水不枯。

笑将白发归黄垆,翁生有闻翁不孤。

西风吹雨过江城,林馆秋浓气转清。扫叶堆枯阶半没,步畦经润履无声。

拒霜欲蕊扶疏翠,暮雀争栖格磔鸣。贱局安閒出天幸,未须多口论功名。

和烟和雨碧萋萋,岁岁长亭照客衣。春风陌上轮蹄满,莫问王孙归不归。

九华灯影灿银缸,十二琼楼叠绮窗。夜静月明双凤下,玉箫何处度新腔。

风雅诏屈宋,篆隶开钟王。义精太史笔,百世宗潮阳。

予生独后时,志欲袭众芳。不践道德圃,游艺徒遑遑。

长嗟竟焉如,严驾临康庄。朝驰秦汉郊,暮税邹鲁乡。

西州有佳人,鼓琴谐咸章。锵鸣琼瑶佩,绚粲芙蓉裳。

揽衣愿从之,远在天一方。习尚或庶几,高节何可望。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
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天风浩浩波茫茫,馀皇晓发趋扶桑。摐金伐鼓辞鹭岛,欻如鹍翼凌霄翔。

水天一碧渺无际,振衣四顾心彷徨。浑沦囊括包六合,千樯万楫同秕糠。

平生胸臆俗尘贮万斛,到此甫得一涤冰雪肠。管窥蠡测笑鄙陋,纵目不觉嗟望洋。

冯夷镇静飞廉藏,鼋鼍偃伏虹垂梁。方壶员峤彷佛见,蛟宫蜃市岂尽言荒唐。

徐福田横久已逝,声消迹泯谁能详。但见金乌玉蜍浴万古,呼吸近欲通天阊。

红沟水霞赭,黑沟波沸汤。鬼蝶妖蛇闇瞰伺,日星惨澹腥风飏。

嗟哉落漈之舟一往不可返,鹢首簸荡随低昂。遥从稊米辨岩谷,涉险默默邀神光。

澎湖列岛五十五,田田莲叶花中央。形胜居然控台厦,天设锁钥资岩疆。

曾闻昔年探丸客作逋逃乡,负嵎亦复骄夜郎。鳄剸犀截散乌合,天戈一指消欃枪。

方今清宴八?静,献赆绝域来梯航。洪纤悉约涵万派,台飓永息波不扬。

查乘贯月一苇航,十洲三岛恣徜徉。他日归田颇足自矜炫,川渟渎渚何啻沤泡浮坳堂。

平山堂俯邗沟水。送轻帆、直过红桥里。此地年来,尽多妖丽。

不须更上迷楼址。

玉箫明月真何意。引东都、天子扬州死。莫爱停船,长江清泚。

夜深应有蛟龙起。

眼底年光尽,家人真不来。西川兵火后,无复望乡台。

莺唤纱窗惊晓梦。日上三竿,乱把花枝弄。杨柳池塘烟水重。

荼蘼香暖时相送。

懊恼游蜂闲打閧。自捲湘帘,玉笛轻声弄。暗卜金钱何处用。

六幺倒挂窗前凤。

荔子焦花国,雷耕瘴母乡。山川閟秦汉,草木管兴亡。

集有《虞衡志》,归无陆使装。空留佳句满,传唱到珠娘。

年逾八袠雪蒙头,时对亲朋话旧游。
万事无心闲日月,一杯有味小公侯。
痴儿粗尔逃讥议,家训从来戒刻掊。
世道渐艰宜勇退,为吾及早理松楸。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