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句叙述辛大,后四句叙述自己。南方的辛居士,要回家乡去了。他空有“济川”之心,而没有发挥“调鼎”之用。信佛教而不出家的称为居士。“济川”,在这里也是求官的比喻。“调鼎”本来是宰相的职责,这里用来比喻做官。这两句诗,写得很堂皇,说穿了,只是说;他想求个一官半职,可是竟没有到手。有人把“济川心”讲做“救世济民的心”,未免抬得太高了。
后半首说自己也是一个“忘机者”,家园也在汉水边上,因为听说你要回家去,所以从远地寄这首诗给你,以表慰问之情。“忘机者”是忘却了一切求名求利、勾心斗角的机心的人。这是高尚的比喻,事实上是指那些在功名道路上的失败者。《诗经·邶风》有一首诗,题名《式微》。有一个黎国的诸侯,失去了政权,寄居在卫国。他的臣子做了这首诗,劝他回去。“式微”的意义是很微贱。亡国之有,流落在外,是微贱之至的人。孟浩然说这首诗是“式微吟”,是鼓励辛大回家乡的意思。这个辛大,想必也是一位落第进士,和孟浩然一样的失意人物。所以这首送别诗,没有惜别之意,而表达了自己的式微之感,从而抒写了自己的乡愁。古典文学中用“式微”一词,相当于现在的“没落”。“式馓吟”就是“没落之歌”。
别酒淋漓满路岐,酒阑无奈客东西。多情独有斜阳色,一路殷勤送马蹄。
窈窕东邻媛,明妆绿水洲。有怀殊缱绻,无梦独夷犹。
泛瑟来湘浦,为云下楚丘。洛妃娇自倚,汉女愧同游。
靥辅宜嫣笑,丰神洵好逑。钗沉将化雀,佩响欲惊鸥。
练渚霞裾耀,兰皋路屟幽。莲花矜并蒂,罗袜诧分钩。
彳亍凌波怯,低回照面羞。却怜潭上影,还似镜中愁。
写黛双颦翠,横波并作秋。翻疑身不定,转觉意相投。
濯发莼丝乱,牵情带荇柔。素书鱼断绝,红怨叶沉浮。
物候纷摇落,津途漫阻修。君心宁比汜,妾命宛如沤。
珠浦谁当合,龙渊孰与俦?烟帆劳倚望,江杵倍离忧。
落雁青峰外,疏灯古渡头。断肠人不见,日暮水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