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莫愁现在深处何处呢?莫愁现在石城西。
船夫用力拨动船桨,催促快点送莫愁来。
莫愁乐:《莫愁乐》是《西曲歌》之一,它是《西曲歌》中的《石城乐》的变曲。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大致可以确定《莫愁乐》的来源:在石城西面有一位歌妓,唱着风行的《石城乐》曲,那曲子的和声是“妾莫愁”,因此人们就叫这位歌妓为莫愁,而且改创一种新的变曲(或许是她自己所改创)来适应她的歌唱,这变曲即《莫愁乐》。
石城:今湖北省锺祥县。古称郢,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钟祥为楚别邑,称郊郢,系楚国陪都,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西汉初置县,三国时属吴,置牙门戍筑城,称为石城。
艇子:方言,小艇的意思。
打:用力拨动。举,提起。
两桨:拨动两次船桨。桨,船桨。
催送:催促送来。快送。
据《旧唐书·音乐志》和陈代释智匠《古今乐录》等史籍记载,《莫愁乐》产生的原因大致是这样的:在石城(当时竟陵郡郡治所在地,竟陵即今湖北省钟祥县城)西面有位女子善歌《石城乐》,因《石城乐》的和声是“妾莫愁”,所以人们就把这位歌女叫做“莫愁”,而且改创(也许就是这位莫愁自己改创)一种新的变曲来配合她的歌唱,这个变曲就是《莫愁乐》。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首二句,小伙子并不是不知道莫愁居住的地方,这里却明知而故问,自问而自答,显然出自对女方的神秘感。或许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约会吧,或许担心莫愁的家长从中阻拦吧,反正他正踮着脚跟,忐忑不安地眺望着石城西畔,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莫愁会不会如约赴会?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正在着急的时候,终于看到莫愁乘着小艇,正朝着他轻快地划过来。从字面上看,这二句是写莫愁的活动,但小伙子轻松、畅快的心情却已跃然纸上。这种效果,乍看无一字写内心活动,其实却把诗人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端将出来。有几处词语值得注意。“艇子”,言船小而轻;“打两桨”,是说双桨在水面上划动。船既小,又两桨齐划,正如鸟添双翼,必行驶如飞。因此下句用“催送”,以壮小艇划行之快。前三句似乎与主人公无关,最后一句的“来”字,才点出主人公与莫愁的关系,且流露出主人公心情之喜悦。
这首小诗,四句用了三个“莫愁”,而且前二句句式也相同,这种重复歌唱的手法,正是民歌的基本特点之一。全诗抒情之中夹有叙事,语言朴实、简洁、准确、欢快,且富有动感,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首优秀的代表作。
宁与厓下人,烟雨耕荦确。读书亦何为,谨勿累吾角。
灵光不自藏,今日诞忠良。挥麈云腾涌,峨冠鹤瘦长。
强明心似月,勤干鬓成霜。赤县冠琴宓,清朝揽辔滂。
权衡公调选,陵阜富糇粮。除恶虽云切,忧民只恐伤。
行看星使动,已觉省兰香。寿考何须祝,传家辟谷方。
甲戌九月秋,朔旦见灾眚。孛彗犯太阳,凄凄如月冷。
方其始亏时,宛然虫食皿。食之凄于既,当空悬黑饼。
髣髴存轮圈,中陷犹枯井。云间星昼见,草木森弄影。
天地寂无声,疑似非人境。问之道旁翁,欲语喉先哽。
翁今九十馀,眼未见此景。爰有虮虱臣,拜跪泪沾领。
天高听则卑,宜鉴愚臣请。日者阳之宗,千古光常炳。
此日何不臧,臣心忧耿耿。或者天爱君,先事示之警。
流金为汤戒,洚水为尧儆。虽重一时忧,何伤天历永。
吾君今尧汤,四海元元幸。公道大开明,朝列肃而整。
祇恐万一间,左右容憸悻。方秋阴用事,阳微阴渐逞。
不去谗慝根,惧作忠良阱。天乃出怪异,意欲悟观省。
吾国必有人,伏蒲输骨鲠。吾君必开纳,小心知畏谨。
阳政必日修,阴邪必痛屏。天其终仁爱,悔过在俄顷。
大叫天上人,齐唤金乌醒。
执斧归来泪未乾,北山山下雪风寒。当年恨不移文早,只恐移文也不看。
语你出家辈,何名为出家。奢华求养活,继缀族姓家。
美舌甜唇觜,谄曲心钩加。终日礼道场,持经置功课。
炉烧神佛香,打钟高声和。六时学客舂,昼夜不得卧。
只为爱钱财,心中不脱洒。见他高道人,却嫌诽谤骂。
驴屎比麝香,苦哉佛陀耶。又见出家儿,有力及无力。
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君王分辇坐,诸侯拜迎逆。
堪为世福田,世人须保惜。下下低愚者,诈现多求觅。
浊滥即可知,愚痴爱财色。著却福田衣,种田讨衣食。
作债税牛犁,为事不忠直。朝朝行弊恶,往往痛臀脊。
不解善思量,地狱苦无极。一朝著病缠,三年卧床席。
亦有真佛性,翻作无明贼。南无佛陀耶,远远求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