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幺弦诉。
江边堤路柳树成荫。送别春天,经过暴风骤雨,又是一番新鲜的绿意。碧绿的潇湘水涨,蜿蜒千里,行人解开扁舟想要离去。桅杆旁燕子的叫声,是挽留行人的告白。船艇轻盈飞速地驶来,歌女唱我新词为他送行。江水中的波浪就像箭一样,好像在催着小船上路。
黄陵祠下山峰无数。听那潇湘二妃泠泠的琴音,是在为谁苦情?船到吴地春季已近尾声,正是江面宽阔、水浪平静。我远远望见宫殿檐角,栩栩如生的金凤在上面飞舞。曾经的刘郎重回故地,玄都观的千树桃花是否仍在?满腹离愁,惟凭弦丝倾诉。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等。正体双调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
清波路:指江边堤路,又作“凌波路”。
潇湘:潇水、湘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也称潇湘。葡萄:形容水色碧绿,语出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又樯燕”句:此句化用杜甫《发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樯(qiáng):桅杆。
“艇子”二句:歌女飞舟来到,唱我新词为之送行。
生尘步:形容女子娇美轻盈的步态,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番:通“翻”,依旧谱,写新词。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唾花寒:行容动听的歌声吐露伤感之情。
“波似箭”二句:谓江水中的波浪就像箭一样,好像在催着小船上路。
“黄陵”三句:设想友人此去舟泊黄陵,倾听湘妃奏瑟。黄陵祠:即二妃祠。据《水经注·湘水》,帝舜南巡,娥皇、女英二妃从征,溺于湘江。民尊为湘水之神,立祠于江边黄陵山上。山在湖南湘潭县北四十五里处。听湘娥、泠泠曲罢,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
泠泠(líng):形容声音清越、悠扬。
“行到”三句:谓船近临安,远远可以望见京都殿阁。
金雀觚(gū)棱:饰有金凤的殿角飞檐。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文选》注云:“觚棱,阙角也。角上栖金爵(雀),金爵,凤也。”
“前度”二句:语本唐刘禹锡两首桃花诗。据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刘参与永贞革新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始征还,当春重游玄都观赏桃花,后作《赠看花诸君子》,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诗一出,广传京都。执政者听信诬言,认为刘有怨愤,讥讽朝政。未几,又放外任,出为连州刺史。再过十四年返京,重游玄都观,千树桃花荡然无存,因而再题《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里指友人重返京都,兼有问讯京都故人之意。
“愁为”二句:满腹离愁,惟凭弦丝倾诉。倩:请。
幺(yāo)弦:琵琶的第四根弦,因最细,称幺弦。幺,细小。此借指琵琶。
这首词的上阙描写送别的场景,雨过水涨,绿柳岸边。虽然燕语笙歌,依依留恋,但流波催棹,故人终将要离去;词的下阙作者的思绪追随友人扁舟,想象着沿岸风景,远行于千里之外。他远远望见都城和宫殿,带去了无限寄思。结韵一笔折回,抒发难舍之情。全词构造情境,有空灵清杳之美;而抒发情感,则婉若游龙之自如。
词的上阙描写送别情景。起头两韵,点出送别的环境气氛:经过一番狂风暴雨的冲洗之后,春色已归,绿意丰盈,沿江种植的杨柳更是呈现幽暗深绿。这里的柳色是词人即目所见之景,它之所以被浓墨重彩地突出描写,就在于这个场景与离情别绪之间有着早已被确定的因缘,为下文倾诉离愁作好了意象的铺垫和气氛的渲染。
词的下阙将那被提起又遭到延宕的别情,完全直接地倾泻出来。词人的精神世界里,早已先于东去的行人遨游而去。在他的想像中,小舟经过黄陵山,那里有供奉着娥皇、女英的祠庙,他隐约听到这两位水神曲韵泠冷、曲音幽苦的奏瑟之声,心中惨然不乐。“为谁情苦”,问得十分委婉。这里作者巧妙地借用湘娥的哀婉动人的传说,表达自己内心的哀怨愁苦。这愁苦既包含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伤感,又包含作者对个人身世命运的伤感。舟行迅捷,来到千里之外的东吴已是暮春。在宽阔而无波浪的长江上,行舟安稳地向前驶去。转眼间就到了京城临安,远远地就可以望见京都的宫殿。此处一“望”一“舞”,临安的皇城气象毕见。“前度”一韵,化用前人诗歌典故,暗指他终于回到故地;此处借用刘禹锡再返京师赋诗之典,明写友人返回临安之事,暗示他对国都的怀恋。词人正值壮年,虽雄心依然,但壮志难申,故而愁绪满怀。结韵“愁为倩,么弦诉”,复转回到离愁的主题。
这首词借为友人的送别,一方面描写对友人的深情挚意,另一方面表达“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抒发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念之情。此词在写景上采用虚实相辅的手法,既写眼见之实景,又写想见之“虚景”,并且在写景中寓寄作者之情,使得情与景有机地融汇于一体;在抒情上又将各种复杂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与惜别之情,又有对个人内心愁苦的抒发与寄托。
江雾带长干,南望尽苍碧。何处使君居,空山少人迹。
东风㲹林影,径草含新色。数转山精庐,遂尔逢巾舄。
漠漠寒云光,幽幽丈室白。山僧共披帷,飞雨飒沾席。
清言接今玆,高文自曩㫺。真性不容遏,笔墨偶流溢。
结习诚未忘,固已遗喧寂。诛茅钟阜巅,邀君共晨夕。
三公府邸莺花绕,不数画眉京兆。东阁郎君,槐庭儿子,入手英啼初抱,都人欢笑。
恰锁院词头,紫纶新草。宰相金仓,先判福德临门早。
官事生来能了,陆倕王仲宝,年皆小。上苑春风,华堂文宴。
朱履鬓朋齐到。黑头鼎鼐。鲁后周前,拜稽偏好。贞敏勋猷,贻谋天下少。
读书非避世,种竹稍成家。几为辞城市,因之卧海涯。
小堂春覆草,曲槛晚留花。及此高轩过,郊原欲雪加。
黄沙茫茫若华匿,枯树无皮当道立。拿云捉月奋爪牙,四起悲风鬼神泣。
饱经霜雪不记年,夕阳古堠同巍然。浓阴密叶曾荫暍,意以屈曲全其天。
君不见,丁戊之间旱为虐,两年不雨日熏灼。析骸易子嗟此邦,岂惜树身遭剥落。
我行抚树兴长嗟,蜕馀苍骨寒杈丫。为问河东千里道,凶年饥馑馀几家。
颓垣败壁隐蓬户,呜呜仿佛闻人语。佝偻老翁兀向前,欲诉未申泪如雨。
自言身本故家子,颇有田园傍汾水。火云炽野草木枯,邻里亲丁皆饿死。
昔年豪兴游江湖,归葬骨肉还故都。所亲无存家为墟,孑然一身何所图。
愁容惨淡兼衰病,枯树剥肤感同命。少时裘葛老无衣,羞向人前道名姓。
哀弦未终天欲暮,行色匆匆戒前路。长揖老翁申慰辞,人力难回信有数。
前村野店悬孤镫,当为老翁枯树留长句。
道人神骏心所怜,天人龙种画亦然。房星流光忽当眼,径欲揽辔秋风前。
汉家金粟几苍烟,江都笔势犹翩翩。东丹猎骑自豪贵,风气惜有辽东偏。
天人秀发长白山,画图省识开元年。金源马坊全盛日,四十万匹如秦川。
天教劫火留此幅,玉花浮动青连钱。英灵无汗石马复,悲鸣真似泣金仙。
只今回首望甘泉,汾水繁华雁影边。奇探竟随辙迹尽,兀坐宛在骅骝先。
人间若有穆天子,我诗当作祈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