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风水洞作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地、水、风、火从来都是所在充满的,这里风水绝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这是故意让我写诗赞美的吧。各种幽雅的花香气四溢,飘到了整个山涧、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随风起舞,水面上漾起细小而成圈的波纹。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给卢仝泡茶喝,他一定会觉得两腋习习生风,有飘飘欲仙之感,这样,恐怕他连天仙都不会恋慕了。还烦请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将要落山的太阳,草丛中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咏水仙,故名。又名《雁儿归》、《瑞鹤仙令》等。双调小令,平韵格。

风水洞:《诗集》王文诰注引《杭州图经》:“洞去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岩院。洞极大,流水不竭,洞顶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曰风水洞。”

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此四者广大,能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寒藻:指秋天的水藻。沦漪(户衣):《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漪。”沦,细小而成圈的水纹。漪,语气词。

玉川:唐诗人卢仝(tóng),号玉川子。两腋:.两边胳肢窝。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凭:烦请。

赏析

  上片着重写风水洞中清美的境界。开头两句紧扣题目中“风水”二字落笔,以议论领起全词:“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这是用佛家的眼光观照自然,是对“风水洞”之所以得名的一种诠释。毫无疑问,这是词人接受了佛家宇宙观的一种体现。词人仿佛接触到了“源头活水”由此获得了创作的灵感:“故应为我发新诗。”而后着力写词人在风水洞发现的别具美感的景物:“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这两句扣住了风水洞“流水不竭”、“清风微出”的特点,结合着词人的视觉感受和嗅觉感受,写出了一个藏娇蕴秀、清美绝人的境界,多少也带有“妄意觅桃源”(《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诗)的思想倾向。

  下片自抒所感,并写出出洞后所见。“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这两句是想象,是夸张,实际上表达了对风水洞中“水”的极度赞赏,又很有幽默感。以下转到写出洞归来。“还凭流水送人归”一句,承上转下,点出一个“归”字,而且运用拟人手法,把“流水”以至风水洞都写得富有人情味,词人此行的满足和快乐也就见于言外了。篇末两句承上“归”字,写归途中的景物“层巅余落日,草露已衣。”词人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己到了傍晚时分,词人白天在风水洞逗留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而知了。倘若仔细品味,夕露“沾衣”的话兴许还另有一层深意在。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五首》之三中描写了自得其乐的劳动生活,后半首写道:“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该词在模山范水与纪游之外,还隐隐流露出超脱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人生自由境界的追求

  全词由游览而至生出归田园的意向,结尾处意蕴深厚,既是情绪流程的归宿,也是词人的终生追求。写景、抒情、议论都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方法,该词将写景、抒情、议论结合了起来,也可以说是词的诗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苏轼游风水洞,被风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该词描叙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乡人来话乱离情,泪滴残阳问楚荆。白社已应无故老,
清江依旧绕空城。高秋军旅齐山树,昔日渔家是野营。
牢落故居灰烬后,黄花紫蔓上墙生。
扬子江心泻镜龙,波如细縠不摇风。
宫中禁捧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凌风倒握瘦藤枝,来探坡仟浣墨池。
染污一身难洗雪,到家莫使子云知。

汉女三千人,一一盼阳春。花开不见日,愁绕翠蛾颦。

君王雨露在一身,那得遍洒东门尘。君不见赵家姊妹玉不如,昭阳乍亲椒殿疏,何况增成班婕妤。

丈室云趋彼岂徒,拳拳此意忍容孤。
即今又举二三语,说似当年邑大夫。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真上堪修贡,甘泉代饮醇。
刘昆求愈疾,陆纳用延宾。
顾渚传芳久,{氵邕}湖擅价新。
唐贤经谱内,未识建溪春。

幞头岝㟧帽尖纤,雅俗无如此样兼。垫似林宗微展角,高如苏子不为檐。

将笼白发真相称,若对青蛾未免嫌。我是越人犹爱著,肯教漉酒似陶潜。

诸老斜阳外,长竿共把时。雨深花倒醮,溪晚钓频移。

圣代渔翁我,人间此乐谁。醉来溪上舞,老鬓白披披。

雉堞几凭栏。拄笏空看。丛祠依旧锁云关。如此岚光浑不识,羞渡桑乾。

碧玉泻潺湲。流水生寒。一声凉雁最无端。桐叶西风多少恨,留与青山。

连山苍苍若星宿,大江孤屿象云搆。我行东南未见此,云是东瓯斗城子。

巽吉仁王柄东指,松坛华盖魁堪拟。西山岧峣作领袖,就中陈迹无不有。

前有王将军,后有谢太守。白云春草芜没久,墨池岁岁生芳茆。

自有王谢经行处,至今景物无尘垢。绍兴以来产俊英,周刘郑薛次第兴。

咸淳之上二百载,醇正无过王龟龄。要皆山川所毓秀,亦自守者善造就。

林侯风流士,直驾王谢后。宾御尽才藻,形胜布篆籀。

功成北首谁与娱,但写江山入画图。行边似防百怪出,耳畔长闻海波入。

驻鹤亭,吹笙台。更有雁荡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辞劫灰。

我生胡为处溷浊,明日黄冠归去来。

槽头醁醑倒不尽,池上梅花开欲齐。今日好怀良足慰,百年高兴若为题。

银灯绚席珊瑚烂,綵笔联诗锦绣迷。细雨作花檐际落,清歌如缕拍中低。

浑忘司马青衫湿,似听宫莺绿树啼。公子金猊烧笃耨,美人犀筋劝驼啼。

也知北海能豪杰,况有东方善滑稽。腰细舞低翻弱柳,手纤杯重压柔荑。

先判五夜同倾倒,未信三边尚鼓鼙。倏忽年华梁旦暮,风流人物晋东西。

江湖空阔鸿偏到,梧竹高低凤独栖。乘兴放船来笠泽,散愁投辖忆浔溪。

襟期久矣交如漆,笑谑颓然醉似泥。潮涨空滩移舴艋,雨晴何处看凫鹥。

会须发达摅忧愤,慎勿登临动惨悽。失喜今宵是何夕,酒阑起舞忽闻鸡。

岧峣鹫岭梵王城,秋气平分宝界清。火宅久居心独苦,云林初识眼增明。

禅关已被猿参居,仙洞谁教鬼凿成。惭负半生泉石约,暂来偷暇洗尘缨。

无数飞花送小舟,蜻蜓款立钓丝头。一溪春水关何事,皱作风前万叠愁。

风萤开阖度松阴,松下飘然倦客心。几点清光照凉夜,何时远寺得幽寻。

祁祁臣僚。
有来雍雍。
薄言载考。
承颜下风。
俯觌嘉客。
仰瞻玉容。
施己唯约。
于礼斯丰。
天锡难老。
如岳之崇。
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谿.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月夜愁闻玉笛吹,绿珠先去小乔随。赵王伦死无横逼,拼断红颜更为谁。

几株新绿雨冥冥,玉笛吹来隔岸听。柳色不知前代改,春来还向霸桥青。

初添弱线萦烟水,送尽行人过短亭。最是夜深离别处,一林残月酒初醒。

风萧萧,天空四壁。雨疏疏,岩花狼藉。乾剥剥,白浪滔天。

寂寥寥,遍界荆棘。漾在栖云草莽中,堪嗟大地无人识。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