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国家命运仍很艰难,战争连绵至今未断。

全国各地哀声遍野,十年军用征敛不堪。

众官致力宰割剥夺,无暇忧及民心思叛。

横征暴敛名目繁多,贤者重视以德为先。

韦生你正年富力强,通达事理识见不凡。

前去掌管荆法纲纪,喜你执法正直不偏。

定使那些贪官污吏,从此之后再无脸面。

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贼应先惩办。

洒泪送到岷江边上,上天也觉无限伤感。

你去做出良好政绩,安慰我的深情忆念。

注释

韦讽:成都人。浦起龙注:“韦讽,成都人。公宝应初(七六二年),先有送韦摄阆诗,兹岂归后即真,公复送欤?”

上:恐当作赴。唐人多赴上连文。《唐书·来琪传》:“以填充淮西申、安十五州节度观察使,填上表称淮西无粮馈军,请待收麦毕赴上。”又《国史补》:“德宗非时召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赴上。”是其证。也可以单用一“上”字,如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未上,即未赴上,是说还未去作太祝的官。又李商隐《白居易墓碑铭》:“(太和)九年,除同州,不上。”不上,是说不去做同州刺史。

阆(làng)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

录事参军:官名,职责是掌管文书,督察治所,宣达教令,兼管狱讼捕亡等。

国步:国运。《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又《大雅·桑柔》:“国步斯频。”

兵革:指战争

休息:停歇。

万方:全国各地。

嗷嗷(áo):哀鸣声。

十载:自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造反至广德二年为十载。

供军食:供给军队的费用。

庶(shù)官:众官。指一般下级官吏。他们缺乏远见,不知剥削过甚,百姓反侧不安,就要引起大乱。

务:专心致力。

割剥(bō):宰割剥夺。

不暇(xiá):没有工夫。

反侧:指民心不安。

诛求:指横征暴敛。

多门:名目繁多。

贵为德:重视实行德政。

富春秋:年岁还多,即年富力强。富春秋,谓年少。《汉书·高五王传》:“皇帝富春秋。”颜师古注:“言年幼也。比之于财力,未匮竭,故谓之富。”

洞彻:通达事理。犹通达。

清识:清明的见识。

操持:掌握、管理。

纲纪:指法制伦常。《白帖》:“录事参军,谓之纲纪掾。”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操持纲纪,纠弹贪污,正须正直的人,故曰喜见。

朱丝:染成朱红色的琴瑟弦,这里喻指正直无私。

当令:当使。

豪夺吏: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

无颜色:脸面。意谓使污吏害怕,不敢恣意侵渔百姓

必若:若要。如果一定要。二句可谓一针见血。

疮(chuāng)痍(yí):创伤,比喻战争后民生凋熬。

蟊(máo)贼: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诗经》:“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注:“食根曰蟊,食节曰贼。”黄生云:“军国事繁,征求固所不免,尤苦贪墨之吏,从中更朘削耳。有同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必若二语,亦无奈何中作此痛哭流涕之论耳。

大江:指岷(mín)江。

高天:上天。

行行:连续不断。

树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

赏析

  此诗二十句可分为三段,三段的内容既互相平行又层层递进,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

  开篇八句为第一段,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出一幅战争连绵未断、民生哀声遍野的景致,写出了国运艰难,重心落在人民疾苦上。十年的战乱,惨重的徭役负担,逼得人民啼叽号寒,哀声遍野。这一层概括了当时形势翻人民的苦难。但当时的战争是一场捍卫统一的正义战争,因而对战争造成的疾苦,诗人未作更多的谴责,这里如实写出,目的是为下一层作铺垫。接着四句为第二层,“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揭示出最严重的时弊和人民疾苦的真正根源。那些官吏们雪上加霜,疮口撒盐,不顾人民死活,专务敲骨吸髓,各种苛捐杂税,造成了民心不安。诗人对庶官的谴责,对民生艰难的忧愤,情感深切“贤者贵为德”与“庶官务割剥”形成对照,托住上段,启开下文。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诗人称赞友人见识卓绝、正直无私。“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表露出诗人把友人列为“贤者”,希望友人救民于水火,惩治贪官污吏。“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二句,正面表达了诗人“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揭示了封建官吏“盗贼本王臣”的罪恶本质。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挥泪临大江”,大江的奔流犹如诗人的泪水,“高天意凄恻”,诗人的凄恻之情就像浩渺的天空,流露出诗人关切人民痛苦,对韦存在着很大希望,故既告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这挥泪,不只是为私人交谊。“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写出了诗人利用友谊来勉励对方,希望韦讽此去不断的为人民做点好事。把诗人的友情和忧国优民之情糅合一体,水乳难分、似漆如胶。

  此首送别诗,概括描写了战乱中人民的苦恨,揭露了当时社会横征暴敛的真实情况。言辞犀利,感情强烈,内容深刻,气度恢宏。

创作背景

  据诗中“十载供军食”句,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距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刚好十年。诗人观察到百姓疾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叶濯宿露翠,花迎朝日黄。
昔谁封殖此,俨列侍高堂。
达士隐於吏,孰为行与藏。
逍遥玩永日,自无忧可忘。
弱植素寡偶,趋时非所任。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
彪炳睹奇采,凄锵闻雅音。适欣佳期接,遽叹离思侵。
靡靡遵远道,忡忡劳寸心。难成独酌谣,空奏伐木吟。
泬寥清冬时,萧索白昼阴。交欢谅如昨,滞念纷在今。
因风试矫翼,倦飞会归林。向晚清淮驶,回首楚云深。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慇勤主礼重宾荣,弭节新堂庆落成。语熟不妨移座密,更长那复记杯行。

辖投相共传佳话,榻下于今见故情。太史定知牛斗分,客星也傍使星明。

心空无地著尘沙,对镜何曾一念差。戏取大千归丈室,未妨衣襋乱天花。

夜气泛虚爽,滩声来自迟。系舟南斗下,玩月西江湄。

对酒忽不御,茫然空尔思。

高穹祚明德,圣主历无疆。谈笑复境土,穆穆游岩廊。

一定天下本,忠孝资元良。愿言千万寿,玉立侍清光。

挂席扬帆采亦疲,石华海月总离奇。那知鲙得银丝鲫,正坐风潭百顷时。

独坐空山思五陵,丁香花发又逢春。
灯前欲共平生话,月落松窗梦故人。

兰澧分岐望芷沅,渡头杨柳欲飞绵。囊无薏苡防私论,茶有茱萸敌瘴烟。

心定渐忘行役苦,愁浓不觉岁时迁。从今暴殄为明诫,曾见山头火种田。

月出万井秋,商声在高树。风条络纬鸣,露叶流萤度。

天河一杯水,流向西南去。坐念素心人,佳期渺何处。

橹折故难进,牵殊深足虞。百艰甘薄命,共济赖同途。

聚落强名地,并吞总是湖。遥遥闻吠犬,更问酒家酤。

几日东风,流光暗度,又是春韶情味。柳色青青,隐映碧桃开未。

刚社燕、啄遍芹泥,渐粉蝶、暗销香腻。诉春愁,恰恰莺啼,望人长向翠楼倚。

无聊花下独自,对著斜风细雨,游丝轻曳。不定阴晴,酿做恼人天气。

扶彩袖、红泪空收,对清波、素书谁寄。愿征人、莫惜轮蹄,那须锦词费。

五彩织薰笼,炉灰皎如雪。不弃炙残香,为爱心中热。

绍定壬辰闰九月,已酉之夜彗星出。
清台奏御,正衙避席。
太官减膳羞,瞽宗彻音乐。
鸡竿肆眚出囚系,龙扆责躬求谠直。
精诚彻九垓,德音走重译。
圜桥冠带虀盐生,筦窥熿熿对以臆。
臣闻泰素朕形,玄黄辨色。
左旋右转,一阖一闢。
来伸往屈四时行,除旧布新寒暑易。
恢恢天网疏,统理废厥职。
东方岁星木主仁,不扫暴刻尚搥剥。
南方荧惑火主礼,不扫骄蹇习凌弱。
西方太白金主义,不扫寇盗生乱略。
北方辰星水主智,不扫蒙蔽长谗慝。
中央填星土主信,不扫诈欺滋奸猾。
皇穹遴选纲纪星,出持彗帚扫环域。
日华机上有九彗,作上作下空如笔。
归邪向上有两彗,出出不行见则灭。
天狗短彗在尾傍,火光炎炎空烜赫。
天搀类彗云如斗,蚩尤类彗箕后曲。
六贼如彗在西方,咸汉带彗居正北。
驱策举莫前,彗乃排胶轕。
不指房心明堂位,不临箕尾后妃宅。
不抵参昴咏衾裯,不向牛女逐淫佚。
不访狱廪至娄胃,不询盖营业员到危室,
不求社庙上井鬼,不好文章游奎壁。
不穷天根越亢氐,不咨弋猎来柳毕。
不从玄枵问虚耗,不由张素丐觞客。
不自觜觽访葆旅,不入柳仓觅厨食。
不呼七星问急事,不召南斗共斟酌。
天王帝廷为大角,两帝三得如鼎足。
斗柄指所,以建时节,
曰摄提格。洒扫庭内万化基,
芜秽不治孰观法。轸驱风车为宰辅,
负衡失平在修饰。翼鼓羽翮主变夷,
飞翰不劲必振刷。秃帚一加,
内清外肃。四海九州,
罔不臣妾。帝府中居斡枢机,
万年千载不停息。

野马尘埃眼底过,千秋同病有东坡。江湖若肯容舟小,也拟明朝学棹歌。

不到岁时久,重来人事疏。扫云僧亦去,谁伴主翁居。

浊港转身,破头印法。五叶芬芳,千徒杂踏。于秀于能,谁离谁合。

春阳和且澄,榆烟袅新燧。
兹晨适解后,万象献妩媚。
悠哉高堂人,轩冕莫能累。
颇珍湖海游,渐摩仁与义。
因之玄思清,笔力挽春意,
人生匪得朋,一欣何所寄。
相期风花城,年年同健醉。

玉潢分陜重岷峨,桐叶新封玉露多。天府久称巴僰地,维藩先贡涧瀍禾。

梁园雪起词臣赋,巫峡秋听楚客歌。鸿宝书成丛桂里,频倾醴待穆生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