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海饥民千百数,携锄上山斸山土。蕨根巳尽斸不休,力绝筋疲未言苦。
屋头五日无炊烟,十步九却行不前。全家性命系朝莫,弱子假息阿母眠。
昨日斸蕨仅盈斗,今日蕨根不满手。但凭斸蕨保馀生,再拜青山感恩厚。
青山青山尔勿猜,明朝未死携锄来。
初日丽高阁,广步爱脩廊。重门掩秋气,高柳荫方塘。
闽海冬尚温,晏阴天未霜。坐悲景物殊,亦念岁时荒。
故园属佳辰,登览遍陵冈。宾游尽才彦,萧散屏壶觞。
别来时已失,怀思宁暂忘。宦游何所娱,要使心怀伤。
高亭发秋吹,广野多边声。谁和羌笛歌,难为愁士听。
昔应县官募,希有绝幕名。奋随两校尉,西诣车师城。
夷虏众且桀,汉障悬孤旌。创夷更登陴,回首涕纵横。
累月鬻弩铠,援绝城遂倾。将军既效命,旧卒皆凋零。
归来室家尽,门巷荆棘平。咋闻汉天子,已拔单于庭。
微功不得录,委弃秋草并。
两年心上西窗雨,阑干背灯敲遍。月拥惊沙,星寒大野,马足关河同贱。
羁愁数点。问春去秋来,几多鸿雁。忘却华颠,昔时颜色梦中见。
青衫铅泪似洗,断笳明月里、凉夜吹怨。古石欹台,悲风咽筑,酒罢哀歌难遣。
飞花乱捲。对万树垂杨,故人青眼。雾隐孤城,夕阳山外远。
萦尘罢舞。弄线缕睡迟,春窗疑曙。露井夜寒,乱落桃花如红雨。
横波啼染蛟龙杼。寄遥怨、羁雌残树。玉颜争月,随君照转,镜花休蠹。
知否。蟾蜍漏促,探芳径、暗引浅莎微步。怕近翠帘,一尺春风,银钩阻。
屏山幽梦盘蛇路。唤孤凤、行烟来去。病容扶起犀帷,刺桐又乳。
三五楼上女,徙倚当双扉。红妆妙一世,谁不揽容辉。
弦歌入青云,新声亮所稀。千载为一弹,含意有馀哀。
知音难再得,且复立徘徊。终日不成曲,零涕沾裳衣。
三叹令人老,游子何时归。
射猎遥知部伍閒,少年聊复破愁颜。奇功自出论兵外,侠气人看跃马间。
日暮皂雕盘朔漠,天寒苍兕吼西山。祭遵战守无虚策,拟待明光奏捷还。
中酒愁醒,当花笑浅,小颓风范犹存。刻意春边,年年冰绪难温。
故人鹤瘦今安在,过废园、密竹斜门。问新来、小极扶头,消几黄昏。
天涯芳草归何处,算东风过后,空染啼痕。校字灯窗,些些未了知闻。
青山青史馀双鬓,看镜中、清冷千春。只飘零、无计销除,还近芳尊。
秋水官鹅浴雨寒,黄庭临写墨初乾。山阴不换琅琊去,留向芙蓉涌上看。
黄帝游赤水,象罔得玄珠。遇道皆如此,安用图与书。
奈何江左流,所味在清虚。六籍皆糟粕,三坟为土苴。
得鱼可忘筌,无筌焉取鱼。譬人适莽浪,伥伥将奚如。
悲哉道丧世,一叹徒愁予。
海波填碧涌金鳌,当日经营得俊髦。周鼎卜年开帝业,汉都作镇奠神皋。
宫中双凤朝扶辇,帐下千牛夜捉刀。万国会同时肆觐,众星遥拱北辰高。
秋阴三日寒威遍,落叶萧疏隔轻霰。支君别我去江淮,清泪凝沙掩君面。
少年走马凌燕云,争说名花满芳甸。千里心交似尔稀,一生诗骨无人见。
肝胆文章百不宜,散雪抟沙何所恋。嗟君飘泊天东南,予亦苍凉赋游倦。
但识羁栖胜奔走,失侣哀鸣不如雁。双毂盘峰激石湍,扁舟破浪催银箭。
傥怜燕市十丈尘,为剪吴淞石尺练。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