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如果把此诗看成是一首痛惜贤臣遭受迫害斥逐的诗,那么,首章写那位遭受迫害斥逐的贤臣,他头戴素冠,身体瘦瘠赢弱,忧心忡忡,由外在形貌而及内心活动,将人物形象逐渐展现出来,颇有屈子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的意味,带有浓厚的悲剧气氛。第二、三两章,首句仍写“棘人”服饰,前章“素冠”与此“素衣”、“素韠”由上而下地描绘出“棘人”全身服饰,“素”字使人想见贤臣清白高洁的形象。第二句“我心伤悲”云云,直抒诗人情愫。第三句“同归”、“如一”云云,表明诗人的意愿,思想情感较之“伤悲”、“蕴结”又进了一层。全诗人物形象鲜明,诗人情感深厚,每句均以语气词“兮”字煞尾,悲音缭绕,不绝于耳。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当贤臣遭受迫害斥逐之时,诗人毫无避忌之心,明确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和与之同归的态度,此种精神难能可贵,于世情友道颇有教益。则诗人亦为贞良之士,可知也。
此诗从第一章写素冠、第二章写素衣,第三章进一步转入素色蔽膝,自上而下,一路写来,诗人所遇君子全身素裹,洁白的装束,素朴的品德,令人见之肃然起敬。
如果把此诗看成爱情诗,那么,每章首句就是以服饰代人,表示急切希望见到对方,次句诉说因见不到而忧思悲伤,末句说愿永结同心。
关于此诗背景,旧说如《毛诗序》、郑笺、朱熹《诗集传》等多拘泥于“素冠”、“素衣”,以为此是凶服、孝服,谓诗写晚周礼崩乐坏,为人子者多不能守三年之丧,而诗中服“素衣”者能尽孝道、遵丧礼。《诗经今注》云:“这是一首赞美孝子的诗。”还有人认为这是爱情诗。
甘君生豫章,才藻含素芬。文章精且醇,色映匡庐鲜。
挟子游江东,雏凤何翩翩。以予罗浮人,白鹇同飞鶱。
能知老夫佗,南武霸一偏。其时雄豪士,何以终九真。
使无佗为君,必当出暑门。相从子房流,为汉树功勋。
予言二世时,扬粤有梅鋗。其家在台岭,自言勾践孙。
沛公义兵起,鋗亦奋戈鋋。户出一壮士,家出一櫜鞬。
领以摇毋馀,踰岭至馀干。先说鄱阳君,当从沛公西。
芮也豫章人,与鋗桑梓连。发兵使先行,行至南阳间。
天授得帝子,立谈动龙颜。遂从破秦关,功为诸侯先。
二周与勾践,雠耻一时湔。使其相尉佗,不过蛮夷贤。
箕踞反天性,礼义同草菅。贻笑陆大夫,吕嘉徒周旋。
安得万户封,汤沐梅花田。我家临番禺,在佗故台端。
孔雀珥门户,离支充玉盘。翠羽作船䉶,明珠盈衣缘。
奇花与珍木,户牖香翻纷。苛法苦屠雎,诛求无茕鳏。
桀骏夜出攻,五军血如泉。生性本陆梁,与嬴有深冤。
龙川乃秦令,讵肯为其臣。自当踵台侯,大义以雷震。
君归在金精,乃与张女邻。丽英昔不嫁,芮也徒缠绵。
泠泠石鼓歌,高响流云烟。君如遇衡山,亦可相婵嫣。
毋怀匹妇谅,褰衣而不前。
旅食匆匆,话前事、齿芬犹结。忘不了、衙斋近局,消寒时节。
馈岁相携春酿早,佐餐雅近冬春洁。未输他、松火玉织薰,桐严楫。
吾旧里,樊江涉,今小筑,夷门接。甚杭州风味,尊前贪说。
三载身惭东道主,片帆梦冷西湖月。但溪山、好处即家乡,休分别。
世事人情了,年华鬓发侵。平生忧国泪,老去恋乡心。
四壁家千里,三秋书万金。号寒小儿子,念汝故情深。
老树清溪映白沙,可人竹外一枝斜。黄昏信步前村去,香到松林卖酒家。
金风秋气肃,霜林翳远道。游子辞故乡,登途展遐眺。
寒烟横苍莽,积翠迷深窅。扬帆千里去,云山一何杳。
江声日夜闻,清猿伤客抱。抑郁念伊人,抗情寄物表。
俯仰今昔间,爰披江蓠草。相思秋水清,相见春风杪。
同心蕙与兰,两地参与昴。侧身云梦泽,离怀空缭绕。
申章托缱绻,意气良自宝。
侯治吾封好,六春寓水滨。忘机鸥共适,徵异雉来驯。
秋碧天涵水,江清月对人。濯缨渔父曲,不厌往来频。
无限离怀托酒卮,挑镫重检箧中词。真如仙爪重逢痒,那有官声掩到诗。
尘积琴樽闲拂拭,园荒松菊急抚持。相将共订名山业,为遣飞鸿预寄知。
停桡费家湖,山翠围几重。舍舟事筇屦,渐入香林中。
邓山峙湖滨,峰势高巃嵷。三万六千顷,湖流浸长空。
花外见晴雪,花里闻香风。朝烟而夕月,泠泠沁心胸。
不憩上竹阁,恍然睹支公。趺坐鸣蒲牢,■如吼苍龙。
清音应虚谷,馀响入深松。忆昨西溪宿,醒时闻此钟。
昨岁兼今岁。算他乡、两人相聚,欢如兄弟。一夕兰舟俄送别,锦缆何人能系。
嘱君去、此行须记。莫倚故园琴瑟好,便天涯、轻把埙篪弃。
书亟趁,春潮寄。
香奁讵惜千金费。却途经、广陵市上,旧饶珠翠。明镜盘龙天下少,可爱新磨似水。
归照见、玉容尤喜。路过西泠逢越女,更买他、十幅缭绫腻。
合欢被,宜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