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首句“一亩清阴”,极言松阴覆盖面积之广大;次句“半天潇洒”,极言松树之高爽。意此句下缀“松窗午”三字,总括上文,兼点题面,说明以上情景,均为午梦初觉时透过窗口所看到的。“床头”二句写近景。屏山,即屏风。“碧帐”,即绿色帐子,古代常称“碧纱厨”。因为窗外为松阴所笼置,所以室内光线变得非常暗淡,床头的屏风象是蒙上一层层秋色,床上的碧纱帐子象是一缕缕绿烟。这种景象都是从枕上看出去的,都恰到好处地描写了松窗下的凉意,切合“午梦初觉”的特定情境。此二句造语宛转含蓄,词笔工炼而传神。
过片由写景转向写人,表达了词人自身的心怀意绪。词人午梦方醒,可是松阴笼置之下,又觉得凉意可人,仍然流连梦境之中,心中充满了似梦似醒的迷蒙之感。结拍三句,写词人留恋梦境的景况。此三句为虚写,句句轻悠缥缈。词人醒前所梦见的,是来到一个所,那里有瘦石,有寒泉,有冷云。词人极善于炼字炼意,“瘦”、“寒”、“冷”诸字,都是精心提炼出来的,把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又升华为幽静恬美,富于诗意的境界,从而产生一种引人入胜的情韵。
此词以清泚的笔触,将夏日炎炎烈日下词人高卧松阴下的心怀、意绪表达得颇富诗情画意,读来饶有情味,引人入胜。
昔人文献称西江,西江人物多淳庞。山川降神岂无意,生贤用世资家邦。
君家旧居鹫溪里,儒业相承近谁比。清风高节满前朝,盛德丰功载良史。
省元奋发开后昆,百年子姓俱兰荪。东亭先生德尤厚,天畀令器如溟鹍。
令器为谁讳鹗者,早岁词章播朝野。外藩中秘屡迁官,随把丹衷向君写。
可怜末路逢坎坷,平时草野皆干戈。间关奉命守韶郡,抚辑能使民心和。
无何又挂将军印,驻节边疆靖边衅。忠肝义胆付天知,婢膝奴颜耻时摈。
元阼将湮不敢续,大厦支倾非一木。俯知时势两难为,坐取文山传来读。
从容赋就绝笔诗,英魂暗逐旌旗飞。舍身下从巡与远,三军血泪齐沾衣。
仁声不减泰华重,凛凛孤忠鬼神诵。心田一片无寸瑕,留与后人耕且种。
太学儒生乃其嗣,东阳明府为孙子。诗书浸渍卒有获,仁义栽培允堪恃。
熙朝启运亿万年,大开科目罗英贤。一时君家五兄弟,齐驱并驾相争先。
累世荣通世非少,名节多亏无足道。孰似言言百尺堂,蒂固根深不倾倒。
琼枝玉树新成行,后来门户将尤昌。僭题长句庆私幸,还期过尔瞻辉光。
晨弭南湖棹,暮蜡东山屐。千级石磴遥,半岭行云逆。
佛宫才数椽,僧厨少四壁。井馀蛟龙腥,阶唯鸟兽迹。
崩奔群壑会,居然走震泽。皎月出层岩,窈窕穿树隙。
寥空澹而澄,逾高光逾白,一照析秋毫,万象呈圆魄。
浮屿俨欲飞,列宿如可摘。峦竹多清音,巢鹘无卑翮。
箕踞藉落叶,长啸振孤石。兹夕登兹山,彷佛藐姑射。
客从海上来,袖有双明珠。得自骊龙窟,精彩常不渝。
问之将谁遗,云今有良图。君王遣使者,索宝穷海隅。
怀此信已久,欲因献上都。余为长叹息,请君勿踟蹰。
夜光世所珍,玆行必见孚。觏之人共赏,安有按剑徒。
会看充御府,贵重拟璠玙。
银沙满路马蹄乾,貂袖笼鞭夜不寒。边塞行踪谁为写,万山奇雪月中看。
万山横裁江波路,洪澜陡激蛟龙怒。昂头触石石为开,放出袁江水东注。
江水东流去不还,山形屹立森雄关。乱抛残石落江底,有如剑戟相回环。
沿江舟子程途熟,稳挟舟行随石曲。下滩把舵目不移,上滩更惧来舟触。
江石齿齿水沄沄,行客相顾语不闻。但愿布帆轻出峡,瓣香默祷阅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