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岑参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方欲应邀出门造访,又返回门内,那密集落地的雨点只是依然下个不停。
去往你家的道路泥泞,欲去看望于你,无法启行,想你想得我容颜消瘦。
我独自坐在西窗下深思不已,连吃饭也辨不清是黄昏还是白天。
虽然我距您的住处很近,却难得去与您会面一次。
唉,可怜!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被水淹毁的庄稼是无可挽救了。
怎么才能除去那可恶的云师?谁能去将那天漏处补住?
日、月隐去了光辉,禽兽在空旷的原野里哀号。
官员们勉强做出从容自得的样子,老百姓却困于泥泞而难以行走。
城南边有座终南高山,恐怕它也会被那急流的河水淹没漂走。
今天这个重阳佳节,东篱的菊花你在为谁开的这么好?
岑参先生有很多新诗,生性也特别喜欢香醇的美酒。
雨中,眼看着那样繁多的黄菊花,怎能使你的衣袖装满呢?
注释
岑参:盛唐著名诗人,为杜甫诗友。
复:是再三再四。因为雨所困,故方欲出门访友,又复入门。
泥活活:读音“括”,走在泥淖中所发出的声音。
饭食错昏昼:阴雨不辨昏昼,故饭食颠倒。
寸步:是说离得很近。但难得去拜访。
云师:云神,名丰隆,一说名屏翳。畴:谁。
大明:即指日月。韬:韬晦。日夜下雨,故日月尽晦。
君子:指朝廷官员。逶迤:犹委蛇,从容自得的样子。小人:指平民和仆役。他们都是徒步,所以困于奔走。
溜:水流漂急。
纷披:是盛开,不能赏玩,所以说“为谁秀”。
新语:一作“新诗”,醇酣即醇酒,酣音宙。
黄金花:指菊花,古人多用菊花制酒。

赏析

  这首《九日寄岑参》,属于寄赠之作,相当于一封诗歌体的书信。这一类诗作,应酬性色彩较浓,内容往往比较空泛。然而,这首寄赠诗却大不相同。杜甫的这首诗寄赠岑参,一方面表达重阳节不能共赏秋菊把酒论诗的遗憾与惋惜,一方面对于天灾给苍生带来的苦难抱有一定的关怀和同情。诗中既有寄赠之作的一般特点,对友人表示怀念和问候,又有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即因大雨成灾对苍生稼穑表示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较长,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出门复入门”,到“难为一相就”,叙述访岑而阻于雨,与岑参的住处曲江虽然不远,但却不能去探访,倍觉思念,表现出了与岑参的深厚友谊。

  第二段,从“吁嗟乎苍生”,到“小人困驰骤”,由大雨而联想到这场雨给苍生百姓带来灾害。看起来,这一段似与岑参或杜岑友谊没有直接联系,像是节外生枝。但细想还是有其内在联系的。这倒不仅仅在于都是说大雨,而是他们都是诗人,民间的疾苦是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所以下一段内容,又回到作为诗人的岑参上来。

  第三段,从“维南有崇山”到全诗的收尾,归结到岑参的诗歌创作活动。从诗歌本身来说,这里既写出了杜甫与岑参这两大诗人之间的友谊,也表现出杜甫对民间疾苦的关心。然而,过去有的诗论家认为这首诗的内容还不止于此,而是诗中喻指当时的朝政。据考,天宝十三载秋,大雨成灾,宰相杨国忠却取好庄稼来,向玄宗皇帝说:“雨虽多,不害稼也。”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当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无论有无寄托,杜甫对苍生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则是没有疑问的。

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资治通鉴》记载,长安一带“霖雨积六十余日”,关中大饥,农田淹没,“稼穑不可救”,诗正作于其时。岑参,系杜甫好友。其时已辞安西四镇节度幕府书记职,返长安。面对当前的局势,杜甫以诗代柬,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从昔漫浪心,家居意不适。
晨圾香火余,饭了办游历。
或访僧掇斋,或隐者对奕。
归来任侵灯,龙吟喷霜笛。
北户静无尘,萧萧玩翠筠。
此时刀笔手,惭愧杀青人。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
霖雨已沾千里。兆丰年、十分和气。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荷橐还朝,青毯奕世,除书将至。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
年少足诗情,西江楚月清。书囊山翠湿,琴匣雪花轻。
久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赠君题乐府,为是豫章行。

昔年携客寄僧龛,败屋疏篱一草庵。白首重来看修竹,连山楼观亦眈眈。

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
岂无爱山人,时时访林薄。
心境不相当,丘壑自丘壑。
谁知百年后,秀气才有托。
的的盘溪孙,精光发河洛。
神龙跃天津,鞭霆驾飞雹。
相逢玉涧翁,笔底银潢落。
江湖四十年,万象恣抽摸。
后游八九子,天才绵卓荦。
涨起十八滩,曹溪源一勺。
媿我局陋巷,瓢箪粗知乐。
遥望诗坛高,势与芙蓉角。
掩旗仆金鼓,不敢事攻略。
吊古得名胜,盟府定虚爵。
派长竟先归,白云冒南岳。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江花江草雨悠悠,随意东西懒即休。黄犬恨,绿珠愁,定应不上钓鱼舟。

秋阳黯淡比寒晖,砚匣书床生事微。帘幕霜前新燕去,窗棂日隙冻蝇飞。

吹葭自候雷风动,炼石谁支天水违?跃马挥戈竟何意?相逢应笑食言肥。

朝登清泠台,夜宿无诸郭。羌笛何处来,梅花梦中落。

悲凉关月寒,凄断秋山薄。不是别离人,闻尔亦萧索。

曾见端平进士评,邱君磊落榜中英。
忘形尔汝同年集,驰志伊吾即日行。
举子能谈真将略,元戎夸得好门生。
可怜书剑浑无用,才力如何与命争。
下马步深径,洗盏酌寒泉。
念不践此境,于今复三年。
人事苦多变,泉色故依然。
缅怀德人游,物物生春妍。
当时疏辟功,妙意太古前。
屐齿不可寻,题榜尚觉鲜。
书堂何寂寂,草树亦芊芊。
于役有王事,未暇谋息肩。
聊同二三子,煮茗苍崖边。
预作他年约,扶犁山下田。

小雨初晴草未乾,残花如霰落檐端。春衣典尽风还起,四月窗前耐薄寒。

笳鼓齐喧泛御津,何妨同欲乐兹辰。中三节物初过五,八十春光未破旬。

红旆厌风收电脚,绿波伤棹散鱼鳞。欲知治世升平象,请看熙熙两岸民。

早春閒得听黄鹂,一卧空山寄所思。白社游踪成独往,朱台名籍与谁期。

斗间望气龙文合,楼上怀人羽盖迟。此日盈虚天莫问,好将消息达希夷。

四壁新题信穆如,凭高俯仰适鸢鱼。荷风暗递香生室,梧月光临水浸居。

曲曲回栏工点缀,沈沈迂径且潇疏。若非胸臆藏丘壑,安得层层任展舒。

种葵南轩下,葵长不盈尺。芃芃初叶茂,挺挺交柯直。

匪以花为美,有取心向日。孤忠类臣子,恒性若有德。

只恐秋风至,兰蕙同萧瑟。虽然遇彫落,凡草孰可匹。

百和馀香袅篆烟,镫笼蜡纸照残篇。一章急就窗前课,往事沈思十载前。

门前又见柳青青,手选花枝称胆瓶。寂寞山栖终不厌,凄凉时事岂堪听!

馀生只可耽诗酒,纵死何须乞志铭!惟有思亲心尚在,为资冥福写「金经。」

尚书天官贵,持经侍帷幄。
青冥欲无际,白首非故约。
连樯动南浦,父老望岩壑。
下车入里门,孰手问欢乐。
十年几风雨,寒鸡叫屋角。
勤劳毕吾分,帝赉出宠渥。
殊适奉香火,禁直连六阁。
遂令宣室思,从今问晦朔。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