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遇风献康乐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原拟孟春即动身,牵延仲春未成行。
奔赴上路远有期,思念不尽离别情
打点行装待吉日,泛舟前往乐良辰。
展望前程乐观少,回顾往事遗憾深。仁兄道别感伤多,远送郊野又一程。
饯行效外亭馆里,握别湖南水清静。
挽留对话同悲伤,行客眷念情难分。
池塘弯曲隐舟楫,远望隔断匿身影。迟缓踏上漫长路,忧惧远悲存于心。
远悲徒然自制止,路长愁思向谁倾?
行走不停路转远,越去越远迟缓增。
昨日起锚浦阳北,今天停泊浙江滨。云层聚集掩重岭,急风涌起飞流惊。
断续细雨润丘泽,飘飘雪花洒山林。
浮云遮掩峰峦暗,积雪覆盖田野隐。
曲塘深处停行旅,通达大河无船行。面临渡口不得过,风浪阻隔船下帆。
寂寞冷落沙洲边,景象惨淡心如焚。
西望萌生行游叹,东看兴起凄怆吟。
怨恨郁结成疾患,如何忘忧去病根?
注释
西陵:指钱塘。康乐:指谢灵运,是惠连的从兄,与惠连友善,曾同游始宁墅。
指:打算,决定。盂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古人常于季节名称前冠以孟、仲、季,以表季节中的月次。
春仲:即仲春,指春季的第二月。
趣(qū)途:上路。趣:同“趋”,趋向,奔赴。
歇:尽,竭。成装:整理好行装。
良辰:谓好日子。
陶:乐,喜悦。嘉月:嘉美的月份,指春月。
瞻(zhān):向前望。悰(cóng):乐。
阙(quē):缺憾。
哲兄:对兄长的敬称,此指谢灵运。仳(pǐ)别:分别。仳:别离
坰(jiōng)林:野外的树林。
饮饯:设宴饮酒饯别。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
分袂(mèi):分手。袂:衣袖。澄湖:明净的湖水。阴:水之南曰阴,此谓湖水的南面。
凄凄:悲伤貌。留子:留下的人,指灵运。
眷眷:依恋向往貌。浮客:犹言“游子”,指诗人自己。
回塘:曲折的堤岸。舻栧:船头和船桨。
形音:形影和声音。
靡靡:迟迟,缓慢貌。即:就,往。
戚戚:忧伤貌。抱:怀着。遥悲:远途之悲。
弭:终止。
转:更。
去去:意谓离去愈来愈远。弥:更。迟:长久。
浦阳:浦阳江,又称浦江。钱塘江支流。汭(ruì):河流转弯处。
浙江:水名。古渐水,又名之江,以其多曲折,故称浙江。湄:水边。
屯云:聚集的云层。曾岭:高山。曾:通“层”,重叠。
零:落。坟:高地。泽:沼泽,聚水的洼地。
洒:洒落,散落。林丘:树木和土丘,泛指山林。丘:丘陵,低矮小山。
浮氛:飘动的云雾。晦:暗。崖巘(yǎn):高崖险峰。巘:山峰。
积素:积雪。素:白色,用以指代白雪。惑:迷惑。意谓分辨不清。原畴(chóu):平畴原野。原:原野。
曲汜(sì):曲折的水流处。汜: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薄:通“泊”,停泊。停旅:驻留的旅人。
津:渡口。济:渡。
伫(zhù)楫:停船。伫:停止。楫:船桨,此代指船。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洲渚(zhǔ):水中陆地,大的曰洲,小的曰渚。
气色:景象。谐和:即和谐,协调,意谓赏心悦目。
兴:起。游叹:离家在外的感叹
东睇(dì):向东望。睇:小看,泛指看。凄歌:悲歌。
积愤:久积之愤。愤:怨恨。疢(chèn)痗(mèi):忧伤,疾病。
无萱:没有忘忧草。萱:忘忧草,意为不能忘忧。

赏析

  一至四句叙述了诗人临行前那一缕淡淡的哀愁。“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指明了启程的季节不是孟春正月,而是仲春二月。谢灵运有答诗云“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邀”,也可以证明俩人的分手是在二月。念路途遥远,离情即迫。行装业已打点完毕,行前再与族兄泛舟赏月。这时,闲适恬淡的心情早已不复存在,遥望着伸延不尽的路途,难免又生悲慨。“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则暗示了此次出仕的矛盾心情。本来,步人仕途,为日后一展宏愿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石,这应当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诗人却流露出一种难言的伤感。

  五至八句描绘了诗人与族兄分别时那一幕伤感的场面。“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垌林。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族兄送了一程又一程,越城郭,穿林间,饯饮之后,终于在湖畔长揖作别了。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史载,灵运无所推重,惟与惠连结忘年交。景平元年(423年)灵运由永嘉郡去职移居会稽,过视了年仅十七岁的谢惠连,便大相知赏。元嘉五年(428年)灵运表陈东归,复与惠连等共为山泽之游。《谢氏家录》载:灵运每对惠连辄有佳句。其在永嘉供职时,竟日思诗不得,忽梦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这一名句。灵运颇以为得意,常说:“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可见两人之一往情深。这次分手是难舍难分的。更何况,这一年春正月,与谢灵运深构仇隙的会稽太守孟颛颉告发灵运谋反,灵运只好诣阙上表以自解,被命为临川内史。这就意味着,这次离别非同以往,两人都要远离会稽,各奔东西了。这更加剧了久结于怀的离愁别绪。“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执手话别,意绪绵绵。一叶轻舟渐渐的隐去了,身影渐小,别音渐消。

  九至十二句刻画了诗人拭泪启程后的戚戚怀抱。“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行迈靡靡,中心遥遥,长路漫漫,前程难料。这些,诗人以为自己尚可排解,但内心的忧思又向谁来倾述呢。“行行道转远,去去行弥迟。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离愁是绵长的,像一条路,走到哪里,它就伸延到哪里。正如李后主所感悟到的“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往今来的离愁,凝结成了这些感人肺腑的诗句。后两句用“昨发”“今宿”等字眼,将时光推移,隐含着诗人别情凄苦悠长。

  十三至十六句渲染诗人在西陵行舟受阻的场景。“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浓云滚滚,覆盖着层峦起伏的群岭,惊风阵阵,掀起了无数的浪花。霎时间,雨雪纷飞,润泽了大地,笼罩了林丘。“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则与诗题相映照。在这种恶劣的气候里,诗人被迫在岸边停泊下来。

  十七至二十句以悲慨的语调总括全诗。“临津不得济,伫楫阻风波。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此借用《孔丛子》记载的“临津不济”的语句,既是凭古伤今,也是写的眼中实景。茫茫原野,万物萧条,自然逼出最后四句:“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不管西瞻也好,东睇也好,叹前程凶险,念知己已去,留下的只有悲慨,只有凄歌。积愤成疾,何以消忧。

  这首诗结构十分严整。它以倒叙的手法,通过景物的细致描写与时间的缓慢推移,将那淡淡的愁绪渐渐推向忧思难忘的极致,因而把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读其诗,回环往复,丝丝入扣,给人以“渐入佳境”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元嘉七年(430年)夏历的仲春二月,年已二十四岁的谢惠连告别了他所熟悉的会稽(今绍兴),沿水路北上,向着当时的京城建康(今南京)进发,首次踏上了仕宦之途。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猜你喜欢
纱巾竹杖过荒陂,满面东风二月时。
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
士衡去国三间屋,子美登台七字诗。
草绕天西青不尽,故园归计入支颐。
关征市赋縻贤俊,谁爱此官为吏隐。
将作晁丞于役时,婺女星临海边郡。
黄绢辞高位尚卑,白华行洁身犹困。
会待时来即并伸,也知道在终无闷。
君不见路随含笑坐市中,屈身岂愧丹阳尹。
又不见张生狂醉恋扬州,冬瓜堰下甘肥遁。
此行况是奉皇华,收丈轻舠载一家。
携瓶下岸买竹叶,挂席背风穿蓼花。
霜晴震泽初尝橘,泉过惠山应试茶。
虎溪晓云灵隐雪,钱塘夜潮照湖月。
密排诗景在途中,旋吟新句教儿童。
渐近金华见隼旟,五马来迎使者车。
应知骥足暂拘绊,八咏楼开频启宴。
醉中官妓乞歌诗,剡溪纸贵抄新词。
他年谁献子虚赋,召入金门五云路。
因思元白在江东,不似晁丞今独步。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左学驰声旧,中朝得录初。
宠材知底用,壮志亦成虚。
归旐三千远,新年八十余。
苍天谁与问,行路亦欷嘘。
月下骑寒犊,三生事细论。
已遭人点检,休弄鬼精魂。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信断常怀信断忧,得书还有得书愁。未应宿业都相似,总为饶声不肯休。

见说胸中养云梦,莫将皮里贮阳秋。而翁有道知兴废,不患无词诣播州。

是处有人家,停舟见落花。黄茅沽酒肆,红蓼钓鱼槎。

社古榕阴阔,山高石径斜。东南车马路,何地得如他。

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点周易。

借问下车日。
匪直望舒圆。
寒城一以眺。
平楚正苍然。
山积陵阳阻。
溪流春谷泉。
威纡距遥甸。
巉嵒带远天。
切切阴风暮。
桑柘起寒烟。
怅望心已极。
惝怳魂屡迁。
结发倦为旅。
平生早事边谁规鼎食盛。
宁要狐白鲜。
方弃汝南诺。
言税辽东田。
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闼。
借问叹何为。佳人渺天末。
游宦久不归。山川修且阔。
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
离合非有常。譬彼弦与筈。
愿保金石躯。慰妾长饥渴。
畴曩伊何。
逝者弥疏。
温温恭人。
慎终如初。
览彼遗音。
恤此穷孤。
譬彼樛木。
蔓葛以敷

两峰削玉倚青天,一水分流碧汉边。好境直须真见得,莫将图画看山川。

梧桐叶老菊花肥,秋气催寒及授衣。
青眼故人频入梦,白头孤客未言归。
江湖寂寂双鱼冷,风雨凄凄一雁飞。
尊酒论文久相约,不堪时与素心违。
不到凝安二十年,丹青一幅尚依然。
青牛已去仙踪远,却有山禽下玉田。

后庭花发最堪思,帝子吟成十客知。更唱阮家新乐府,明驼已报隔江师。

行行竹间径,时此一登临。为有凌霄干,长垂满座阴。

海云生远目,山月照闲心。幸免材为累,无言弃掷深。

今日知何日,谈诗得伟人。闭门方掩雪,老砚自回春。

湖海清尊乐,乾坤白屋贫。时时看云色,吹落紫纶巾。

紧隘花班项,无毛黑漆光。
纵有完颜勇,终须受祸殃。
君不见何曾万钱不下箸,一食淋漓污刀俎。
又不见王济春醪人抱瓮。盈缶蒸豚渍人乳。
百年光景电画水,口腹何须事如许。
夫君景德公侯家,鸣钟列鼎相矜夸。
奈何乌帽嵌岩底,栽松艺菊餐烟霞。
年来删剃到口腹,不待闻韶便忘肉。
前身知是永禅师,想似当年房相国。
庖厨渐远世缘轻,定水泓澄久更明。
蒲团好究风幡句,率陀未是公归处。
一日不家不移步,方信今吾了非故。
作诗相贺杂苦语,爱人以德吾非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