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鸭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花鸭身上洁净无泥渣,常常在阶前缓步而行。
它让羽毛不同于群鸭,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浑然不觉众鸭的惊猜与嫉妒,不要惹得众眼受惊。
你既然沾受了主人的稻粱恩,就千万不要先出声。
注释
花鸭:水禽。
泥滓(zǐ):泥渣。
阶前:一作“中庭”。
牵:惹得。
稻粱:鸭饲料,比喻禄位。沾:沾受恩惠。
先鸣:比喻直言。

赏析

  这是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花鸭身无泥渣,阶前徐行,羽毛独立,黑白分明。颔联展现了诗人发现花鸭致祸根源焦躁和急切的情状,进而在尾联直接呼劝花鸭:受人恩惠就不要“先鸣”,这也是遭斥一事而发的“自警”之语。这首诗借物说事,笔调轻松而情感含蓄蕴藉。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诗人明白提醒读者,江头所见的“花鸭”,羽毛洁净,不染泥滓,而且步态从容不迫。屋檐下的阶除大约是众鸭得食之所,诗人把花鸭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是为了收到一种对比的效果。众鸭竞食,花鸭却独自缓步于阶前。举止显得与众不同,花鸭不与众鸭争食,也许表现了它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这肯定会引起众鸭注目,并招来不测之灾。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仍是写诗人所见。原来“花鸭”毛色不杂,只有“黑”“白”二色,但这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两种对比色。它正象征着花鸭,甚至也是诗人那“黑白分明、的处世态度。可见“花鸭”正是以其特殊的“花”才引起诗人注意、得到诗人赞赏的。

  这句诗中的“太”字也值得特别玩味,它至少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赞赏花鸭立身行事,态度特别分明、不容丝毫苟且;其一是饱含着诗人对花鸭处世过于分明会导致祸患的深深忧虑。体会到这一点,在读到后面诗人直接出场呼劝花鸭的诗句时,才不会感到突然。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前一句仍是叙写,但已侧面展现了诗人焦躁和急切的情状,后一句则是直接呼劝了。“不觉”二字,表现出花鸭十分超然的精神,对众鸭的惊猜、嫉妒浑然不觉,或者竟是满不在乎。这是花鸭受诗人赏爱的一个原因,也是花鸭致祸的根源。花鸭自然不明其中的道理,但诗人却已有过类似的教训。回想当初疏救房琯那惨痛的一幕,正是与花鸭此时处境很相似。诗人由己及鸭,不由为花鸭的处境忧心忡忡。诗人动了感情,撇开鸭与人的界限,便要直接呼劝花鸭了。实际上,“不觉”一句已暗含了诗人的劝诫,联系后一句“休牵众眼惊”的明劝,这一句所暗谕的花鸭要“警觉”“群心妒”之意就容易理解了。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是进一层劝说。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你花鸭既然沾受了主人的稻粱恩,就千万不要率先呜叫了,那样会触怒主人,失掉既得的稻粱恩的!但这两句诗还有更深的含义,可以把它看作是诗人反思自己沾受肃宗之恩作左拾遗,最后终因疏救房琯而遭斥一事而发的“自警”之语。

  杜甫这里的“莫先鸣”,其精义就是要处于“鸣”与不“先鸣”之间,不能不鸣,也不能先鸣。杜甫丢掉谏官,缘于先鸣。以后流离陇蜀,依人为生,不鸣则无从致“稻粱”;当然更不能先鸣,一旦先鸣,既沾之“稻粱”又会失去。杜甫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通过提醒和劝诫花鸭而曲曲传出,读者自然想象到杜甫当时处境之艰难。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他举家由陇入蜀。此间,杜甫在纵情领略自然生命之美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遭遇进行冷静的反思。《江头五咏》便是诗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动物、花草,睹物生情的即兴之作。《花鸭》便是其中最后一首。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冲尚犹来出范围,肯将经世作风徽。三台位缺严陵卧,
百战功高范蠡归。自欲一鸣位鹤寝,不应孤愤学牛衣。
西州未有看棋暇,涧户何由得掩扉。

趺坐明初地,灯花出现前。法云空际绕,险道化城悬。

发慧从兹夜,观生亦有年。寄言诸小毒,何苦乱安禅。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沈枪。
定有葛陂种,不知何处藏。

老鹤鸣深夜,林孤五木残。蓬蒿前太守,尘土旧衣冠。

蔓草锄瓜瘦,荒村索米难。梅花堂下雪,入望水漫漫。

秋水四五尺,暮山三两峰。浮云白毫相,落日紫金容。

蓑笠前村笛,楼台古寺钟。殷勤小平远,图画记渠侬。

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
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
平生外骛已知非,木枕藤衾老可依。
春半风光唯掩户,病边怀抱自忘机。
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閒随栩栩飞。
欲寄勤渠问仙李,玄关底处是真归。

青青壖畔蕉,粲粲空谷女。头上金错钗,宛宛鸾凤舞。

腰间碧玉佩,娟娟下兰庑。言采草中英,不践草上露。

新制齐纨扇,自障复自顾。非无合欢被,防身密如堵。

飘风吹杨花,夫君渺何许。长恐时易沉,裁悲以延伫。

晨出东都门,曙旭散城阙。春莺巧如簧,春草绿如发。

韶岁当令辰,丹葩耀林樾。鸣镳事遨游,万里轻秦越。

怀璧照十乘,佩珠悬明月。无端有近亲,叵测通私谒。

琴瑟临邛携,金钱馆陶发。今时不娱乐,容华坐消歇。

先生下堂来,伛偻答我拜。白日当户庭,春光浩无外。

却艾披榛,用舍惟贤,不见古人。叹重湖浪静,臣心似水,沧溟月冷,宦梦如云。

廿载辛劳,千秋义愤,麟阁何人图画新。轩裳贵、只到头难得,清白名存。

交游此日谁亲。记昔岁、长开堂上鐏。看英芬尚在,香森桂树,光风未远,秀携兰荪。

往事空悲,馀年易尽,休道蘧蘧幻境真。擘愁处、又令原草绿,无限伤神。

洪生资制度,
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
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
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
室中盛稻粱。
外厉贞素谈,
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
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
姿态愁我肠。
出身秦川。
爰居伊洛。

郊原春向深,幽居寡来往。和风日披拂,淑气遍万象。

草本意欣荣,禽鸟声下上。静中观物化,胸次得浩养。

缅怀浴沂人,从容侍函丈。舍瑟自言志,宣圣独深赏。

一私尽消融,万理悉照朗。其人不可见,其意尚可想。

我生千载后,恨不操几杖。春服虽已成,童冠乏俦党。

安得同心人,咏归嗣遗响。

恻恻轻风透碧纱。小屏残夜月西斜。照见旧时襟上泪,似桃花。

殢枕蘅芜迷睡蝶,隔墙杨柳有啼鸦。一夕疏窗横烛坐,忽天涯。

满园佳菊郁金黄,寿质清癯独傲霜。
且喜年年花作主,依然相伴向秋光。

亭角明河,帐钩纤月,曙色愔愔庭户。唾碧香茸,泪红宫烛,销魂黛蛾双妩。

问俊侣。桃根渡。还迷旧时路。

奈何许。怅芙蓉、带霜清艳,春纵老、鸳锦待将恨补。

检尽箧中词,写玉颜、犹剩纨素。愿托微波,谢秋娥、星替慵赋。

料镌魂鲽誓,未被隔花人妒。

冤憎会苦,爱别离苦。
钝置瞿昙,一场莽卤。

一望斜阳起暮烟,荒亭余址草连天。骊歌久已消官道,断碣空存纪晋年。

入眼江花伤过客,怀人春酒满离筵。依依尚有长堤柳,几处临风倍黯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