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出自
唐代
李白
的《
独不见
》
解释:
译文
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
注释
枯枝:干枯的树枝。
赏析
此句以桃树的生长、繁盛、枯枝,显示出人世变迁的迅速与无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
边塞
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是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
美人
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是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
女子
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
丈夫
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
花落
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
丈夫
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注释
黄龙:古代城池名。又名龙城。在今辽宁朝阳一带。此处泛指
边塞
地区。
蕙:蕙兰,兰花的一种,春日开花。
莎鸡:虫名。又名络纬。俗称纺织娘、络丝娘。
是棕:谓织布梭,状家境的贫是,或冷天犹织,故称。
霜闺:即秋闺。此处指秋天深居闺中的
女子
。
简析
《独不见》,乐府《杂曲
歌辞
》旧题。这首诗描写的是闺中
女子
对
丈夫
的思念之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
卖炭翁
》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 《
辛未七夕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赤壁赋
》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 《
书边事
》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 《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 《
客中初夏
》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 《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
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
—— 《
扫花游·秋声
》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 《
渡湘江
》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 《
清平乐·红笺小字
》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 《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 《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
放言五首·其三
》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 《
玉楼春·戏林推
》
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 《
扫花游·九日怀归
》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 《
临江仙·都城元夕
》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 《
礼记
·
-文王世子
》
朝来嗔寂寞,不肯试新衣。
—— 《
喻世明言
·
-卷一
》
与人生相关的名句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花非花,雾非雾。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与植物相关的名句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与时光相关的名句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桃花相关的名句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