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有道家声远,沉机足干时。松生非培塿,檀伐待沦漪。
虎脊卑凡乘,蛾眉疾众姬。一鸣伐伍举,千里器王圭。
德令温温著,名香蔼蔼驰。披庄问同异,执礼判嫌疑。
操尚倾涓子,才华进客儿。适齐非鼓瑟,逃楚笑吹篪。
艺苑高三绝,书庠肃五仪。涌泉推敏思,翻水播英辞。
计吏趋兰省,诸生偃璧池。行殊师也过,论鄙释之卑。
默识扳安世,多方劣惠施。风标寒似玉,机警利如锥。
高翥千龄鹤,前知五总龟。碎金珍谢傅,馀锦梦丘迟。
谬学邯郸步,工施浑沌眉。文科将赫奕,荣路即威夷。
器业今为重,功勋士所期。他年青竹上,凛凛看名垂。
名都郁垝垒,浮云荫孤台。宿昔与丈人,揽袂凌崔嵬。
延眺殊未已,明月从东来。俯身袂九陌,车马何諠豗。
朱门竞笙竽,钟鼓趣行杯。讵知前代人,寒隧生青苔。
金珠委瓦砾,铅华安在哉。沉冥日云富,感激人心哀。
丈人方岳裔,夙质谢尘埃。婚嫁慕向子,幽栖放颜坏。
七十尚蛇蛰,白衣潜草莱。嗟余纠簪绂,俛仰阻沿洄。
逝将亲逸躅,荣盛等浮灰。
何事秦人怜楚节,家家蒲酒相怡悦。苫居嗟我久忘情,停诵蓼莪罢朝谒。
肩舆暂出坐池亭,悠然喜见南山青。忽惊头上黑云起,四檐飞瀑声泠泠。
却忆吴侬当此日,竞渡龙舟逞飞疾。锦幖夺得气凌人,不管沈骸坠蛟室。
从来楚俗恤无辜,千古犹怜屈大夫。角黍綵丝传故事,三闾精爽今存无。
为话前贤挥玉麈,汨罗江远伤遭遇。离骚读罢鉴前王,谩听淋漓池上雨。
太史悲萱树,幽人赠佩兰。故挥风木泪,持答翠琅玕。
不见朝垂露,日烁自消除。人身亦如此,阎浮是寄居。
切莫因循过,且令三毒祛。菩提即烦恼,尽令无有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