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五句写词人在边防岗楼上远眺中原大地,被荒凉而残破的景象所震撼。“腰刀首帕”采用示现的修辞法,刻画出从军的装束,其中“首帕”源自头裹黄巾起义的黄巾军的装束。“狐居兔穴”,是描写战后残破荒凉景象的典型写法,与《古诗十九首》中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及杜甫《无家别》中“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写相近,而且还含有鹊巢鸠占、中原沦陷之意。而后六句连用数典,抒豪情,表决心,委婉而深刻。
“世变沧海成田,标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这五句表达了词人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无限同情,并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一句“凭谁驱扫”的发问,使无数爱国志士意识到了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感,催人奋进。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三句激情澎湃迸发,让人不禁联想起那大呼“还我河山”的岳飞所高唱的“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满江红》)
“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燕赵”自古便为汉族统治地区,此以“燕赵”代北方,意含驱除外族之意。结拍二句虽然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有点不切合实际,但它确实抒发了词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很能鼓舞人心。
柳塘三十亩,茭苇翳其半。寒毛与垢瘢,蚀却青娥面。
童子厉镰刃,飞光激流电。疾风卷残枯,倏忽青天见。
照我池上人,露髻白团扇。芰荷一族风,碧水千丈练。
送能入东溪,招鳖过西堰。鳞介授族行,知有蛟龙遁。
金粟堆边,冰蒲水畔,紫骝迢递迎来。月中惊见,光艳似云开。
桑落沾唇半醉,将长笛,弄向秦台。天明去,挥鞭岸曲,愁杀渡人催。
徘徊。空叹惜,桃花易嫁,凤子难媒。和香雨氤氲,飞作尘埃。
坠井银瓶永绝,谁复取、仙液盈杯。应知尔,三春绣阁,幽寂委苍苔。
小艇辞公晚发,高斋记客初来。耿耿不忘归路,阻修万折千回。
永日湖山中,径复胜抚玩。往景神未怛,新眺赏屡换。
崇岩若碍眉,绝磴每振腕。积水层云缝,芳林隙风窜。
皛皛白银阙,亭亭青玉案。披香递高下,点黛时聚散。
川霓吸冥濛,山鸟度凌乱。澄鲜帆色开,皓皓屐齿断。
荆班真坐忘,笋将告日旰。清泉聊复濯,尘颜久自叹。
松梢有余青,炊烟起山半。
冻云胶合天梦梦,田水结作冰玲珑。啄枝乾鹊嘂声哑,野梅千树无春容。
老夫经旬不出户,呻吟有类号寒虫。岂知岁朝忽澄霁,六合晃朗光冲融。
里邻纷纷贺新岁,花幡爆竹喧儿童。天运穷极固心反,否复还泰理则同。
行将策杖寻樵踪,往听百舌呼春风。不然放艇随溪翁,间窥锦鲤跳波红。
俯仰乾坤亦自得,无为龌龊嗟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