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在歌舞筵席上侑洒佐欢的歌女形象。她琴艺高超,琴曲哀怨动人。作品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对歌女的同情。
上片点明宴会在宽敞的画阁里进行,其后进入正题,写到女子弹奏琵琶的技巧。大概作者明知描写琵琶演奏不可能超越白居易的《琵琶行》,所以干脆把《琵琶行》里“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成句搬移到词中,反倒显得朴素真切。欣赏琵琶的人,不可能不同时欣赏弹奏者高超的技巧,于是作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女子的手上,干脆又把自居易的“十指剥春葱”挪移过来,于是翻新成了另一个完美的琵琶女。这种移花接木的效果,往往比自出机杼更有神趣。
下片刻意点明女子弹奏的曲子是《拨头》,其中妙处,今人可能无法知晓,因为这支曲子已经失传了。然而作者之所以要明言曲名,定有他的深意,这种深意随后的描写中显露无遗,先是出现了“怨月愁花无限意”的幽怨哀愁,而且是面对皎月和鲜花产生的愁怨,表明女子的弹奏一定触动犷她内心的隐痛,她是把自己想象成了皎月和鲜花,其晶莹娇美本该得到尊重和欣赏,如今却沦落到为人佐酒的卑贱地步,其中的“无限意”怕是无人理解。作者似乎隐隐感到了女子情绪的变化,所以对这位“红粉轻盈”的美女为什么突然停止弹奏产生了极大的疑问,这种疑问他没有道破,留给读者去细细体会,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才是这首词成功的设计。
大道散草泽,呻吟在康衢。蔓葛自缠绕,兰蕙日萧疏。
鸡鸣出门去,薄暮还走趋。进则蚊蚁萃,退为失群乌。
君看拜尘友,逸气凌东都。凄凉白首叹,千载为嗟吁。
万山建瓴水,直下势悬溜。而故屈折之,拗怒毒愈厚。
呀然立洞门,夹东气不透。穿罅鸱鸣箭,殷空牛吼柩。
涛舂堆叠雪,漩撇蹴众绉。船尾如曳龟,船头仰舒咮。
铿然不受篙,支左先诎右。中心起镡锷,大声呼疾救。
跳珠湿满身,手与霹雳斗。负索腰环环,邪许声应候。
朱鹢防退飞,吴象忌反走。蚁旋磨出险,喃喃口诅咒。
不敢问前滩,惫矣矧多又。
碧天新霁片云无,一望澄江似练铺。鱼向小孤山下买,酒从彭泽县前沽。
征帆催卸风微转,飞鸟知还日欲晡。五柳人家今在否,凭谁为我问樵夫。
君家拄杖班龙质,十二星精光怪多。直教腾踏风云去,王道平平奈尔何。
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临强一开。风物尽为愁里景,山川疑是梦中来。
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欲把烦愁付杯酒,祇应清梦待尊罍。
我来庚辰初,万里动遐思。岂不惜薄劣,君命胡敢违。
明明国常宪,奉扬臣之宜。矧兹荒服外,人心还浇漓。
贿成放以宠,刑政日纷披。我材本樗栎,所志良不卑。
愿言效前哲,明允人乃依。舒惨一以理,而敢乘之私。
苞苴与女谒,赫赫天鉴兹。任重道更远,心役神已疲。
所幸僚寀贤,日夕相夹持。寡过虽未能,励行真有资。
脂辖忽东往,宁免负乘讥。诸君并才俊,矫矫麟凤姿。
神尧起唐服,万国开重离。拔茅忆连茹,以次升鼎彝。
祖鞭谬先着,临岐增忸怩。把酒不能别,贡言非谀词。
明朝渺南北,曷负同心期。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