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关山戎马信音稀,肠断无人寄一枝。沾酒西城联骑入,上林踏雪探春时。
空台寂寞久,日日满残阳。不见雨花迹,时闻丛桂香。
冈头望深竹,幽处有茅堂。长揖就处士,别来颜鬓苍。
天时人事底推迁,一别俄经二十年。华屋几空玄鸟计,沧江重对白鸥眠。
前程扰扰三义路,往事滔滔百道川。共语平生夜来雨,故人高榻未虚悬。
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
凤鸾止荆棘,䲭鸮据梧冈。驺虞不饱肉,豺狼厌肥羊。
人龙困田野,人猫登庙堂。倒颠有如此,天下安所望。
吁嗟汉唐宋,参会何纷攘。载读虞书篇,千古心遑遑。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
春风驰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