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夜郎寄内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身在夜郎的我因离居而怨恨愁闷,明月楼中音信稀疏。

北飞的大雁就要归尽了,仍然没有收到你的书信。

注释

豫章:郡名,即洪州,天宝元年改为豫章郡,在今江西南昌。

赏析

  李白《南流夜郎寄内》诗道:“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这是李白在盼望安陆妻子许氏的来信。“离居”和盼“豫章书”,都足以说明李白已经不是在途中流走了,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地址了。这首诗的标题中的“南流夜郎”和诗句中的“夜郎天外”说明这个固定的地点,只能是夜郎。首句中的“怨”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不平。次句言自己身在天外,妻子音信杳疏。最后写北飞的大雁都没有了,仍没有等到妻子的书信。

  可知宗氏在白上流途后仍然留在江西,宗璟又何能不陪姊而随李白?“南流”,更可知其不是溯江西去而是向南。时正是在乾元二年春天,按《大唐诏令集》卷八四《以春令减降囚徒制》:“其天下见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以下全免”之下有注曰“乾元二年二月”可知,李白正是依此诏免流,时正在洞庭舟中,还没有得闻诏令。

创作背景

  此诗为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寄给居住在豫章的妻子宗氏所作。李白一生很少顾家顾妻子的诗,而流放夜郎途中,却写出了满怀深情的寄内诗。可见流放事件对李白内心造成的刺激之大之重之深。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看人掷果,看人罢织。难得团栾七夕。蟠桃只在屋东头,庆西母、年开八。去年今日。今年今日。添个曾孙抱膝。人间乐事有多般,算此乐、人间第一。
檐影亭亭日正中,莓苔不扫绝尘踪。
闭门相共蒲团坐,看读华严一卷终。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利害相磨生内热。
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
旧射双雕落,新乘五马行。
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
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日暖莺声细。喜亭亭、依然玉琢,吴宫小字。暂别红尘刚一载,还傍画楼珠砌。

却又斗、新兴鬟髻。多少桃腮和杏脸,算旧人、远胜新人丽。

论族望,雒阳魏。

看花漫忆当年事。记人名、一般颜色,几般才艺。自被子规催去急,零落娇香满地。

拚舞榭、为伊长闭。若使紫台真再返,笑鸿都、枉用骖鸾计。

花凝笑,又含睇。

长虹如玉跨长川,下马摩挲得细看。他日燕郊如旧识,芦沟桥下古桑乾。

白杨新叶嫩萧萧,野寺春归更寂寥。晓殿敲钟僧俗佛,鹘崙柏子满炉烧。

月华星彩满瑶坛,雪后风微夜不寒。十里旌旗千帐列,两街灯火万人看。

回廊有径斋庐远,大地无尘辇路宽。二十年来瞻盛礼,始从簪绂候鸣銮。

青山在船头,正对香炉面。如何五老人,一老不可见。

临流问四老,相遇何不早。一老对我心,万古青不了。

试耕黄犊健,入社白鸥真。
柳外呼舟去,水风吹葛巾。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名因南山出,迹为南山止。少室价自高,大劳招不起。

君恩动林壑,古道变闾里。堂下松桂栽,清阴从此始。

苏堤路。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野芳竞吐。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六桥徙倚。喧处处、行春箫鼓。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愁情几许。更多似、一天飞絮。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白头宁俯仰,自觉住山非。
旧业双松在,初秋一锡归。
从人借茶具,就日补寒衣。
团党委见新诗久,朝来叩我扉。

月到天心影满湍,盈盈万顷夜光寒。举杯邀月舟中醉,来去应同镜里看。

月下看山夜色多,剖藏无奈月明何。
精神正在微茫内,不道龙蛇满眼过。

年光如水去何赊,星影侵人鬓渐华。身有余闲拼中酒,梦忘是客竟还家。

堂高雅爱来春色,山冷凭谁说旧花。寄语娇儿痴弗卖,不痴我尚困尘沙。

小县曾闻鼓角传,云山深处梦相牵。年来还爱深园近,老去偏于杖履便。

树绕石头知客路,岩回谷口见人烟。携琴出郭茅堂宿,谁复含愁鸟道边。

男儿尚怕饥驱,奈何吾母传经远。平安虽报,主贤弟慧,老怀可遣。

犹恐慈亲,或怜幼女,慰辞宛转。只六桥花柳,三春赏遍,添吟兴、眉应展。

但是宵来梦见,怎愁容、数声长叹。痛椿早萎,伤萱遥隔,冷闺肠断。

欲诉离情,吴山越水,寡鱼稀雁。待何时,再得绕娘膝下满,将雏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