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二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

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

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

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年轻人被轻视,难成俊杰,太阳之车为何这样缓慢运行!

我殷切期待着能得到通显之位,快把白发赐给我,以能早得重用。

洛阳城门外有贾谊的坟墓一座,凭吊的人们很久以来就已断绝;

在花柳飘摇的寒食扫墓节,景象却如深秋,让人感到悲愤、萧瑟!

堂堂西汉王朝,帝王有十二个之多,只有那汉文帝,可称得上聪慧明哲;

可是一旦他也偏信了那些无耻小人,昌明的政治也就永远沉没消歇。

注释

奇俊:才智杰出的人。

日车:太阳。躃(bì)躃:行走缓慢的样子。

纡(yū)双绶(shòu):指做高官。《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金日磾的两个儿子八九岁的时候便封高官,佩双绶。纡,结,系。绶,系在官印上的丝带。

星星发:花白的头发。

都门:东都洛阳城门。

贾生:贾谊,洛阳人。年少才高,被汉文帝重用,但受到毁谤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十三岁时含愤而死。

青蝇:吊客。《三国志》:“虞翻流放交趾,自伤身无可无语,死当以青蝇为吊客。”

摇扬:飘摇。一作“垂杨”。

愤景:悲愤的景象。

肃杀:严酷萧索之貌。

“皇汉”句:此指西汉的十二位皇帝。皇,大。

帝:此指汉文帝。

睿(ruì)哲:圣明,英明。

一夕:即一朝、一旦之意。

竖儿:小子。此句一作“反信竖儿言”。

文明:昌明的政治

沦歇:沉没消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失意文人对进入官僚体系的渴望、焦虑、怨恨、绝望。

  首先是两个耀眼的榜样——金日磾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小儿八九岁的时候便封高官,佩双绶,令李贺羡慕不已。但是他没有这种幸运,双绶没有得到,头发倒白了不少。年华已逝,功名无望,不仅焦灼,还有失制和怨恨,借贾生之事发出。文人望获得帝王的垂青,获得垂青后仍旧可能好景不长。皇帝们是那么容易听信谗言。西汉十二位皇帝中,唯有文帝堪称睿哲,但他也难免听信小人诲言。贾谊终于被贬为长沙太傅,三十三岁即忧愤而死。而今又值寒食,杨柳播荡,昔日那些毁谤贾谊的无耻小人们虽然早已不在人世,洛阳城外的贾生墓却少人吊祭,呈现一片肃杀之景。这肃杀之感是贾谊之悲与李贺之怨相互碰撞的产物。

  李贺也遭小人谗言的陷害,“家讳”问题就是缘于小人的告发。贾生毕竟曾获帝王垂青,曾经进入权力核心,也算“潇洒走一回”;李贺则被小人陷害得十分彻底:当他正欲一展宏图的时候,命运之门就向他彻底关上了。但他心中永远也放不下“蒙帝王垂青”的信念。“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一旦相信了这些进谗言的小人,便会永远失去文明的政治。这是“为帝王师”价值的“反面论证”。获得垂青,建功立业,甚至“为帝王师”,是无数文人心中的一个“心结”。“解铃还需系铃人”,可这个“系铃人”却总是期盼不至——系铃人常常只管“系铃”,不管“解铃”。

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
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
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
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
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
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瑶台烟雾外,一去不回心。清海蓬壶远,秋风碧落深。
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岂是笼中物,云萝莫更寻。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朝看月令。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杏梁双宿复双飞,海国争教只影归。想得秋风逼凉冷,谢家儿女亦依依。

朝市竞纷华,山林甘寂寞。
要之其间各有趣,飞鸟冲天鱼纵壑。
我本麋鹿姿,误被簪绅缚。
男婚女嫁苦逼人,薄宦天涯失身落。
似吏非吏兮似隐非隐,谓强不强兮谓弱不弱。
五斗红腐可以疗饥,一室琴书可以自乐。
负暄扪虱度清昼,未觉岭南官况恶。

恋阙丹心老益坚,短蓬长路岁寒天。谁知造物无情甚,华屋丘山在眼前。

绝域通南舶,炎方接海涛。神仙比徐市,使者得王敖。

异俗书能记,夷音孰解操。相看十年外,回首兴滔滔。

寒蘼泫幽露,清漪湛虚塘。月时润芳气,风处偃微光。

初溥丛缀白,将晞叶翻黄。欲采赠远别,沾衣徒感伤。

种种闲愁先上眉,愁应白早不应迟。
定知白了愁谁管,直到无愁是白时。

望中楼阁似仙家,徙倚浑疑泛渚槎。爱暖柳条依旧叶,避寒梅子尽情花。

不韦城上长含雾,诸葛祠前烂吐霞。去岁登高无此景,且抛乡思醉天涯。

淡月照疏窗,铃语风初定。曲曲阑干梦亦迷,俏倚梨花影。

旧事去如云,脉脉闲追省。香霭空濛夜色深,露湿云鬟冷。

昔别旌旗逾十年,山城豪兴更翩翩。金尊夜倒铜崖月,鼓吹朝□笔岭烟。

太白才名今已远,令公德望尚依然。别来夜宿提溪上,无限相思细雨前。

邹峄孤桐不可寻,汧公旧斲万黄金。顾余久有沈舟志,知子尝怀欲炙心。

便好安弦求妙趣,不须变雅作新音。席间弟子来倾耳,为问何人属意深。

日暮驱车过客乡,美人孤冢带斜阳。镜鸾尘掩人何在,窀穸风凄恨独长。

衄血碧凝留斗草,芳魂丹染寄苍茫。休嗔粉黛能倾国,回首残碑自可伤。

万里色萧骚,千山气泬寥。雪肥天北马,风劲漠南雕。

燐火吊今古,浮云空暮朝。荒崖铭战绩,谁是汉嫖姚。

传来风鹤忽如麻,仓猝西行入夜哗。未必婚姻能谷我,那堪衰病更离家。

眼前骨肉还欣聚,身外风尘不暇嗟。见说将军能却敌,全师应向玉关遮。

茸城愁绝各风烟,倾倒今朝倍黯然。坐上清歌闻《子夜》,人生行乐及丁年。

三春会面常多阻,百罚深杯且共传。旧事凄凉言未尽,檐花落久雨纤绵。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乘兴时。得暇分畦秧韭菜,趁晴樊圃树棠梨。

山烟青笠等闲去,沙地乌犍和醉骑。一片野情羁不住,春来非是爱吟诗。

芳草池塘,绿荫阶除,清和暇时。有膝前爱子,牵和问字,闺中博士,习礼明诗。

暖律调莺,新声啭凤,贤母由来即令师。韶华暮、对东君怊怅,忍赋将离。

人生百岁难期。最寒暖、中年费护持。叹华胥短梦,霜兰坐萎,春晖寸草,风树含悲。

合浦明珠,空梁夜月,应有安仁百首词。瞻遗照、羡千秋彤管,一代蛾眉。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