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有梅

先秦·佚名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快开口莫再迟疑。

注释

摽(biào):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
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树上未落的梅子还有七成。
庶:众多。士:未婚男子。
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
今:现 在。
顷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 jì或qì):一说取,一说给。
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

赏析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摽有梅》作为先民的首唱之作,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此篇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前人基本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明白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对这首情急大胆的求爱诗,就不难理解了。陈奂则对此篇巧妙的兴比之意作了简明的阐释:“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年齿也。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而起兴”(《诗毛氏传疏》)。龚橙《诗本义》说“《摽有梅》,急婿也。”一个“急”字,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调,也揭示了全诗的旋律节奏。

  全诗三章,“庶士”三见。“庶”者,众多之意;“庶士”,意谓众多的小伙子。可见这位姑娘尚无意中人。她是在向整个男性世界寻觅、催促,呼唤爱情。青春无价,然流光易逝。“真正的青春,贞洁的妙龄的青春,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罗丹艺术论·女性美》)。如今梅子黄熟,嫁期将尽,仍夫婿无觅,不能不令人情急意迫。青春流逝,以落梅为比。“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由繁茂而衰落;这也正一遍遍在提醒“庶士”:“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无名氏《金缕曲》之忧心“无花空折枝”,似乎深有《摽有梅》之遗意。

  从抒情主人公的主观心态看,“急”就急在青春流逝而夫婿无觅。从诗篇的艺术结构看,“急”就急在三章复唱而一步紧逼一步。重章复唱,是《诗经》基本结构。但从诗意的表达看,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重章之易辞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渐进。《摽有梅》属于重章之循序渐进。三章重唱,却一层紧逼一层,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理过程。首章“迨其吉兮”,尚有从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见敦促的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谓之”,可谓真情毕露,迫不及待了。三复之下,闻声如见人。

创作背景

  根据《周礼媒式》记载,先秦时代,在召南地区,每逢仲春之时,当地的媒官便让未结婚的大龄青年去幽会。本诗应当是青年女子在类似三月三这样的男女自由相会的集体狂欢中吟唱的歌曲,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以寻觅幽会的伴侣。

  猜你喜欢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
严陵台下桐江水,解钓鲈鱼能几人。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
涧松咽风绪,岩花濯露文。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
无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粤从融结此山川,便作人间小洞天。
香火丛林千古盛,神仙窟宅自今传。
品分三洞丛犹宇,脉贯两岩下出泉。
我自有缘聊乞取,万松阴里一牛眠。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
山岳降气,龟龙负图。 ——裴济
爰有书契,乃立典谟。 ——皎然
先知孔圣,飞步天衢。 ——汤衡
汉承秦弊,尊儒尚学。 ——潘述
百氏六经,九流七略。 ——裴济
屈宋接武,班马继作。 ——皎然
或颂燕然,或赞麟阁。 ——汤衡
降及三祖,始变二雅。 ——潘述
仲宣闲和,公干萧洒。 ——皎然
士衡安仁,不史不野。 ——皎然
左张精奥,嵇阮高寡。 ——汤衡
暨于江表,其文郁兴。 ——汤衡
绮丽争发,繁芜则惩。 ——潘述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 ——潘述
景纯跌宕,游仙独步。 ——汤衡
青云其情,白璧其句。 ——汤衡
灵运山水,实多奇趣。 ——潘述
远派孤峰,龙腾凤翥。 ——潘述
陶令田园,匠意真直。 ——皎然
春柳寒松,不凋不饰。 ——皎然
江淹杂体,方见才力。 ——汤衡
拟之信工,似而不逼。 ——汤衡
鲍昭从军,主意危苦。 ——潘述
气胜其词,雅愧于古。 ——潘述
隐侯似病,创制规矩。 ——皎然
时见琳琅,惜哉榛楛。 ——皎然
谢脁秀发,词理翩翩。 ——汤衡
孤标爽迈,深造精研。 ——汤衡
惠休翰林,别白离坚。 ——潘述
有会必惬,无惭曩贤。 ——潘述
吴均颇劲,失于典裁。 ——皎然
竟乏波澜,徒工边塞。 ——皎然
彼柳吴兴,高视时辈。 ——汤衡
汀洲一篇,风流寡对。 ——汤衡
何逊清切,所得必新。 ——潘述
缘情既密,象物又真。 ——潘述
江总征正,未越常伦。 ——皎然
时合风兴,或无淄磷。 ——皎然
二杜繁俗,三刘琐碎。 ——汤衡
陈徐之流,阴张之辈。 ——汤衡
伊数公者,阃域之外。 ——潘述
吁此以还,有固斯郐。 ——潘述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一望青山辄解颜,况临高阁对层山。长空独任云舒卷,故国虚凭梦往还。

烟火万家新雨霁,桑麻千里捷书闲。年年笳鼓边头听,谁遣班生入汉关?

客心秋萤点,更觉永夜孤。庞眉彼上人,主礼良渠渠。

揖我顾我笑,坐我庭之隅。饮我叶家白,恍与颢气俱。

玉露下金井,缺月低云衢。扰扰百年身,终惭窘囚拘。

黎明掉尘鞅,毕景真良图。

古今皆效动,欲静势不遣。古今皆效静,欲动功不展。

乘之有顺逆,用之有深浅。无心即无知,有心智复蹇。

脉脉以持危,非言能宣显。

曾期哭我必公诗,岂料公先我自悲。共洒十年前代泪,独留数卷后人思。

于今白社无陶令,难把黄金铸子期。纵使故交扪雪至,不知将剑挂何枝。

野桥山店记年时,管领春风有一枝。却笑罗虬不解事,百篇空赋比红诗。

旌旗捲尽渡黄河,春满皇州雨露多。直过李陵台北畔,番人皆唱汉铙歌。

见月长垂泪。
看花定敛眉。
从今一别后。
知作几年悲。

佛国亲登七宝墀,见超无见总持尼。情尘空尽还同俗,结习都忘不断痴。

东岭云归招共宿,北山鹤怨任他之。吾徒未识毗耶老,衣染天华不自知。

手碎琵琶断玉箫,青青谁竟折长条。
背啼红袖逢人笑,岁岁春风恨不销。

目极川原阔,登楼时倚栏。高风一雁远,晴雪万家寒。

景短残年逼,时荒善政难。流离怜老弱,辽海路漫漫。

老圃问孤影,美人为独知。带来山翠远,题就月高时。

书阅蠹鱼尽,帆过鸿雁迟。五君有佳咏,终古诵延之。

案前曾立二贤良。

宝剑横斜天欲晓,洗净魔佛逼人寒。
匣中阴阴光生处,衲子徒将正眼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