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晴川倚落晖,极目思依依。野色寒来浅,人家乱后稀。
久贫身不达,多病意长违。还有渔舟在,时时梦里归。
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閒。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文章小技在充足,洮洮易尽何足论。
曾侯自谓喜雄峻,徒长躁气非本根。披图至我识微意,嵚崎欲压仇山村。
鸟林赤壁江东注,千载曹刘争战处。黄州迁客雪堂成,水落山高天薄暮。
扁舟一叶迁流光,洞箫吹月鹤横江。自从两赋留传后,世人不复谈周郎。
我有金玉交,家在临流处。秋来诗更清,吟喉饮风露。
崔子在何方,清思满残阳。不知今夜梦,几度过衡湘。
虎溪笑后几人来,空说山中有讲台。青嶂冥蒙谁是主,白莲零落不须开。
只闻樵子吹芦出,何处山僧负钵回。一壑消沉千古事,欲寻往迹转生哀。
两菖蒲,新野乐。
欲采秾花可自由,春林多是不宜秋。相如解作《长门赋》,竟遣文君怨白头。
皇心闵雪正倾祈,盈尺呈祥靡愿违。润浃土膏占岁稔,和生民气敌炉辉。
千门琼瓦连云耸,九陌瑶花扑面飞。圣德格天超旷古,更须宸翰述沉几。
骢马何时到,重闱计日开。迎门稚子笑,载酒故人来。
休沐犹三日,狂歌且百杯。祥麟秋苑静,更约看龙媒。
惊风拍岸势漫漫,大地真成墨一团。直使乾坤留浑沌,故教雷雨供波澜。
为霖天许昂头近,出岫云都住脚难。飞上禹门人不觉,依然壁上等闲看。
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阑便不同。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东风。
此岭九十里,所历颇险恶。两夫舁一兜,袅袅竹竿弱。
片篷圆幕天,尺板危垫脚。所见高一头,有美自呈跃。
岭转初螺旋,崖断忽瓜削。曲则蚁穿珠,窄作鼠入角。
陡则马蓦坡,藏则蛇赴壑。进则鸟道争,退则蚓行却。
溪回路已穷,林转山又廓。峰峦递显藏,隐现随起落。
肩舆升降间,一一归领略。景色真难名,可喜又可愕。